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汶川地震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评估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汶川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尤其对该区域分布的大量具有国际意义的自然保护区造成严重威胁,给区域生态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本文在对受灾省份自然保护区损失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灾区自然保护区基础状况,分析比较震前和震后生态环境变化,调查地震造成的自然保护区损失情况,分析了面临的生态风险,并相应提出了自然保护区恢复重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区管理是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事业.虽然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近些年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所在之后,提出依靠在自然保护区内发展生态旅游业来解决,旨在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以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为主,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将遥感评估方法应用于河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变化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的特点,结合河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优先选取分辨率为2m的民用卫星,提出了遥感调查方法在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和开发建设活动中自动监测、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生态系统质量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四方面的评估应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专题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保护生物圈及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000多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各类开发建设项目涌现,一些开发建设项目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要求发生矛盾。使开发建设项目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不利影响,做到保护与建设的双赢,是编写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一般要求编制对自然保护区影响的专题报告,本文根据工作实践,提出编制该类专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程开元 《环境教育》2006,(11):13-16
我国自然保护区经历了数量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功能从单一到综合的发展历程。五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健康发展,对保护国家战略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自然保护区这一话题,本刊记者对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司副司长朱广庆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17(1):46-46
10月27日,由国务院7个部门联合举办的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5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召开。有记者就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问题对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进行了专访。以下就部分内容进行了节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自然保护区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来自云南、广东等地的8个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个人讲述了他们在自然保护区工作上的管理经验和个人事迹。本刊选摘了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8.
黄明书 《绿叶》2012,(4):61-67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要是有机农夫市集出现的动力,而在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过程中,有机农夫市集承载的不仅是钱货两讫的商品贸易,还承载了交易各方的人际往来,在商业时代的背景下回归到了更具人情味的熟人贸易,这一特质成为有机农夫市集良性发展的动力,但同时也是其走向规模化、市场化的壁垒。  相似文献   

9.
卢风 《环境教育》2006,(11):58-59
我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旅游开发,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思路,缺少科学管理经验,自然保护区内的旅游业在产生社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与保护生态环境背道而驰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2000—2015年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分布、湿地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地表植被、景观破碎度等方面现状情况,对油田开发在土地利用格局、生态系统功能、地表植被质量、景观生态完整性、动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油田开发活动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1.
对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保护区的重点保护措施及恢复植被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生态安全是生态系统的健康完整,并且能为人类生存发展及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支撑和保障能力的状态.青海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高原荒漠生态系统为目标,但该保护区存在区域划定不合理、界限不清晰、管理工作滞后、补偿机制存在弊端等问题.保障青海地区生态安全需要从完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定或调整的前期调研与规范体系、改善水资源利用与...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组织大力提倡的最佳形式的旅游活动,自然5保护区为生态旅游提供了绝好的生态本底条件。本文探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群绩  梅林  王灵恩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1):1036-1039,F0004
吉林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生态风险源来自人类活动,该保护区目前以开展生态旅游为主。以吉林省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运用生态风险评估的一般方法系统分析影响其生态风险的因素,确定其主要生态风险源为干旱、盐碱化、水土流失和人类活动,其中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特别突出。将ArcGIS应用于生态风险的评价当中,结合2004--2011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绘制综合生态风险等级分布图,提出针对性的旅游开发对策以降低该保护区面临的生态风险,实现吉林省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生态服务的市场交换行为伴随着货物贸易快速增加,已成为生态服务贸易的主要形式。市场型生态服务贸易导致生态服务使用在区域间的巨大不公平,已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隐含自然资源产品提供、隐含能源提供和污染物净化三个方面设计了生态服务贸易的测度框架,并构建了生态不对等交换指数评价生态服务交换的不对等程度。  相似文献   

16.
深圳湾公园位于深圳市西南部沿海,东起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西至深港跨海大桥西侧,北靠滨海大道,南临深圳湾,隔海遥望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7.
经过对勃利县的自然生态和地理环境的调查,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根据生态环境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措施,例如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18.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9,19(4):24-24
“以生态修复为使命”的贸易发展方式,是指把改善环境、恢复生态作为我国贸易发展的一种新使命和新任务,建设一个与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新贸易体系。这个体系包含3个内涵:一是控制和减少资源和环境消耗型产品在出口总量中的比重,缓解我国环境压力;二是增加进口能替代我国环境消耗的产品,实现环境输入;三是通过调整进出口结构,从绿色产品贸易、环境友好型技术贸易和其他有利于环境的贸易活动中赚取经济利益。这三者是依次优先的关系,即当务之急是减少环境消耗型产品出口,其次是实行环境输入,最后是绿色贸易。  相似文献   

19.
利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利益相关者矩阵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探讨了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和外围层,其中核心层的利益相关者为各级政府、天宝岩保护区管理局、企业与旅游公司、社区居民,对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具有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具有高影响力、低利益/高公益的特点,关注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生态补偿的公共主体;天宝岩保护区管理局具有高影响力、高利益的特点,关注生态价值,是生态补偿实施的主体;企业与旅游公司具有低影响力、高利益的特点,关注经济价值,是生态补偿责任的主体;社区居民具有低影响力、低利益,关注经济价值,是生态补偿的客体.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研究保护区的生态沿革,分析保护区的生态功能、生态作用等生态效应,针对当前所存在的草甸严重退化、动物种群密度降低、水量减少等生态问题,提出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应尽快制定环境保护规范化,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权威机构,实行社区共管,开展科学生态旅游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