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影响电工铝杆延伸率的主要因素 ,利用多元回归建立了铝杆延伸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 ,为有效地对铝杆进行质量预测与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新的螺旋钢二切分孔型系统。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计算了两种不同孔型系统轧件的变形与轧制压力,分析表明,改进的孔型系统较原孔型系统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借助有限元模拟软件ANSYS/LS-DYNA对304不锈钢线材椭圆孔型两道次冷连轧过程进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拟,得出轧件在轧制过程中的等效应力、应变、金属流动、宽展等结果。模拟所得轧件的宽展与实验值的对比证实了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进行模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此文对专家系统技术应用于角钢孔型设计所涉及的知识表达、知识库建立和角钢AICAD系统的构成及其控制策略、推理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角钢孔型设计知识作了扼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用切分法进行H型钢粗轧开坯的孔型系统,典型工艺及其适用范围,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定位孔、切分孔、展平孔及异型孔等具体孔型的设计方法,对用板坯切办法生产H型钢的优缺点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此文对斜轧球类件轧辊的孔型设计的计算模型和设计要求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孔型凸棱高度和宽度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它们的适用解析形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孔型设计的优化模型.结合约束非线性混合离散变量组合型优化算法所做的设计实例表明,模型合理,明显改进了原设计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特性,并分别研究了大孔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纯水处理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火力发电机组和工业生产中使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提高凝结水水质的实践进行了研究.通过神华堞直接液化示范项目凝结水处理装置的实践得出大孔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能够很好的用作纯水处理,对于确保汽机和工艺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能够一直在较为恶劣的水质环境下保持正常的工作.保持机组的正常运行。同时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水温和pH对饮用水中铝形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对输配水系统及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与其存在形态有关.本研究采用硫酸铝模拟配水考察了水温和pH对溶液中铝形态分布的影响情况.考察的主要铝形态包括单核铝、溶解铝、悬浮铝和多核铝;采用的形态分析方法为荧光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当pH=6.5时,悬浮铝为饮用水中铝的主要存在形态,在总铝中的质量分数为62.2%;而当pH>7.0时,单核铝为主要形态,且随反应时间的增加变化不大.各水质条件下的多核铝浓度均较低,且随反应时间的变化也不大.水温对铝形态的影响与pH是一致的,由pOH可将二者统一起来.通过调节pOH可以实现饮用水中铝形态的控制,这将对输配水系统的运行管理及铝毒性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高温对舵面结构模态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以导弹舵面为研究对象,开展高温环境下结构模态试验方法研究.基于石英灯热辐射高温加热系统和模态测试系统搭建热模态试验测试平台,采用带水冷装置的耐高温加长激振杆实现激励的施加,设计耐高温陶瓷引伸杆进行振动信号的测试,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所提热模态试验方案的可行性.结果 当激振杆的正弦扫频试验在20~1000 Hz范围内,其传递函数值接近于1,说明激振杆传递性能良好.陶瓷引伸杆对试验件前四阶模态频率及振型影响较小,验证了陶瓷引伸杆设计的有效性.试验数据表明,试验件材料的刚度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导致各阶模态的频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 高温会使舵面结构的模态参数降低,该研究为后续型号产品的热模态试验提供了的试验手段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三乙基铝泄漏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3起典型的三乙基铝泄漏事故,总结了现有三乙基铝系统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提出预防三乙基铝系统泄漏应强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多级生态塘/湿地系统底泥中磷的归趋模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多级生态塘/湿地处理系统不同单元底泥中磷的形态分布及释放规律,考察了季节和泥龄对磷形态分布及其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系统前端到后端,钙磷在底泥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铝磷和碱可提取有机磷的比重逐渐减少;3~6月是底泥磷的集中释放期,主要释放单元为复合兼性塘,释放形态为铝磷和碱可提取有机磷;绝大多数铝磷和碱可提取有机磷在泥龄为 1.3 年时都释放到水体中.钙磷和铁磷是底泥中磷的主要贮存方式.  相似文献   

12.
江苏天淮钢管有限公司508无缝钢管项目连轧除尘系统采用了最新一代塑烧板除尘器,通过流场优化、设计高强脉冲清灰系统,取得了良好的除尘效果。着重介绍了塑烧板除尘在该项目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并对变频器和液力偶合器调速的实际效果做了对比,采用变频器调速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冷弯型钢在工业及建筑业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以设计三轮车车圈成型辊孔型为例,论述了冷型型钢坯料宽度的计算公式,拟定成型方法,确定成型制度以及设计成型辊孔型等。  相似文献   

14.
混凝沉淀过程中铝系混凝剂的形态转化规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模拟配水中硫酸铝和氯化铝2种传统铝凝聚剂和2种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在混凝过程中的形态转化规律以及原水浊度和溶解性有机碳(DOC)对残余铝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浊体系中,投加铝系混凝剂是导致出水余铝升高的主要原因;但在高浊体系中,铝系混凝剂,尤其是聚合铝具有一定的除铝功能;混凝沉淀过程中传统铝凝聚剂的残余铝总量明显高于聚合铝混凝剂的残余铝总量;聚合铝混凝剂的残余铝全部为悬浮态铝,传统铝混凝剂的残余铝中还存在着胶体态铝和溶解态铝.原水浊度和DOC浓度增加,会提高残余铝中胶体态铝和溶解态铝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产生并堆积于中国内蒙古西部的高铝粉煤灰,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但因其含有丰富的铝硅资源,可通过制备铝硅系材料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然而,类似这种固废资源化产品,其生产和使用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环境影响却少有系统研究,尤其是重金属迁移转化所带来的区域环境风险.因此,本研究基于物质代谢和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并结合Nemero污染指数和Hakanson风险模型,对高铝粉煤灰制备莫来石产品因重金属元素迁移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物理球磨活化过程明显增加了高铝粉煤灰中各重金属的释放,80%以上的铁族元素(Cr、Mn)迁移到酸活化过程产生的聚铝残渣中,最终进入莫来石产品中的Cr、Mn、Zn、Pb、Cu分别为20%、9%、24%、22%、24%;另外,聚铝残渣的潜在生态环境风险较大,超过极强水平标准6.6倍,其中尤以Cr的风险最突出;硅酸钙产品重金属浸出毒性表现为Zn>Mn>Cu>Pb>Cr,莫来石产品重金属浸出毒性表现为Mn>Cu>Zn>Pb>Cr,但均远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限值.总体而言,尽管在制备莫来石产品...  相似文献   

16.
钢质零件在卧式肘杆挤压机上的反挤压是道难题.此文阐述了通过对冷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优化,实现了在卧式肘杆挤压机上高质高速反挤压钢质高强度零件,也扩大了卧式肘杆挤压机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应用MARC/autoforge有限元软件对方轧件在椭圆孔型中的轧制温度场进行了热力耦合模拟.研究了模拟过程中的传热边界条件,分析了轧制前和轧制过程中轧件中温度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比较说明二者基本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8.
典型酸雨地区森林土壤中不同形态铝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个典型酸雨地区森林土壤样品中不同形态的铝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两地土壤中无定形铝和有机结合铝占主导地位,弱有机结合铝和可交换铝的含量相对较低(约为10%).有机配位体会减弱铝的交换能力,而且这些有机铝配合物大部分是强有机结合态铝;Al3+对其他碱基阳离子有较强的置换能力.土壤的酸度增大,可交换铝和弱有机结合铝的含量增高,不同土层中可交换铝和弱有机结合铝的垂直变化与相应的pH变化相一致.用复合草酸铵法提取无定形和有机态铝的方法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铝对小麦的毒性及小麦抗铝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讨铝对植物的毒作用以及植物抗铝机理,研究了酸性条件下(pH4.4)铝胁迫对小麦的铝抗性品系TAM202和铝敏感品系TAM105的根和叶细胞内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小麦对不同形态铝的吸收.结果表明,小麦主要吸收单核铝,抗性品系小麦TAM202吸收铝较少;在低浓度铝作用下TAM202培养后其营养液pH值显著升高;在不同浓度铝作用下,铝敏感品系TAM105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表明铝对TAM202的叶片影响小于对TAM105的影响.2个品系小麦根细胞壁的组分含量在铝胁迫下发生变化.在75μmol·L-1铝作用下,TAM202中细胞壁的蛋白及己糖和糖醛酸的含量均升高,表明铝可能促进细胞壁成分的合成,对植物抗铝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A2O污水处理系统聚合铝铁投加对污水中TP的强化去除及对其他污染物的协同去除,通过小试试验对比研究了聚合铝铁分别在A2O系统曝气池前端和末端投加时各污染物的去除特征. 结果表明,与前端投加相比,聚合铝铁在曝气池末端的投加能够显著提升系统对污水中TP和NH4+-N的去除率,但聚合铝铁末端投加时系统出水中ρ(NO3--N)高于前端投加. 结果表明,聚合铝铁投加量〔以ρ(Al)计〕为4 mg/L时去除效果最好,此时系统对CODCr、TN、NH4+-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3.3%、64.6%、83.6%和97.6%,出水中ρ(CODCr)、ρ(TN)、ρ(NH4+-N) 和ρ(TP)分别为19.8、15.3、6.1和0.2 mg/L. 另外,在10 ℃下运行时,聚合铝铁对生活污水中TP及NH4+-N的去除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