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周永玲 《青海环境》1996,6(2):55-57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一门新的产业——环境保护产业正在蓬勃兴起,这门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它是治理和改善环境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环境保护实业总公司系四川省环境保护局直属的,以承担环境工程的论证、设计、施工、运行调试和竣工验收,它以开发、生产与经营环境保护设备、仪器、产品,提供环境咨询服务为主,集科、工、贸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公司的宗旨是发展环境保护产业,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公司依托四川省雄厚的环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在加强环境立法工作的同时,必须重视环境执法工作,使环境保护真正纳入法治的轨道。一、环境保护机构环境保护机构的设置是执行环保法的根本保障。建议国务院环境保护机构里设“立法办公室”,尽快制订出一些特别法规,如:大气保护法,噪声振动控制法,水污染防治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等,使环境保护法律制度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此外,城镇街道、县下公社、各厂矿、企事业单位都应设有环境管理机构,形成一个环境保护网络,以利于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的贯彻执行。当前,由于基层没有相应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2012,(10):98-98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以中国名酒——汾酒、竹叶青酒系列生产经营为主的国家大型企业。公司确立了"清香汾酒、文化汾酒,绿色汾酒"经营理念,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标,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资源综和利用,走出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工作跨越发展的绿色之路。从1987年起,公司投入环境保护的资金总额达1.5余亿元,陆续建成了中水站,酒糟饲料厂,  相似文献   

5.
一、野生生物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人类能够在地球上生存,根本在于地球上存在着适合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形成某一地区生态平衡关系。某一地区物种的减少和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温家宝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坚持从国家战略层面研究环境问题,必须坚持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这一再生产的全过程来研究环境问题,必须坚持紧紧抓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来研究环境问题。——周生贤  相似文献   

7.
实现环境保护管理的目标,要依靠环境立法、环境标准、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可称为环境管理的四大支柱。立法是管理的依据,标准是管理的要求,监测是管理的手段,监督、检查和实施是环境保护机构的职能。一、环境保护法 (一)国外环境保护法简介(略) (二)我国环境保护法 (1)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意义和指导思想。我国环境保护法是和人民生活、生产关系十分密切的一部重要立法。它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法制的新阶段。它的实行,对于调整工业布局,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防治环境污染和生  相似文献   

8.
环境管理是在环境保护的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中国,环境管理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存在仅仅是近十年的事。环境管理包含二层含义:一是把环境管理当成一个工作领域看待,它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最重要的职能。二是把环境管理当成一门学科看待,它是环境科学与现代管理科学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究竟什么是环境管理?它经历了那几个发展阶段?我国目前的环境管理状况如何?沙依巴克区在环境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做好沙依巴克…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企业环境管理机制——企业环境保护工程师制度。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说到底是通过人对环境进行保护;环境教育,归根到底是使人受到心灵的净化与教育。环境保护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而人通过环境教育获得的环境意识是一种自觉的思想积累。爱护环境的思想与行为的统一则构成了高尚的环境保护人格。环境保护人格的树立与培养是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有使越来越多的地球公民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环境保护人格,环境教育才能日趋有效,环境保护才能真正通过每一个人落实到行动上。那么,何谓环境保护人格?它有什么特点?怎样克服学生中的环境保护人格的分裂现象?在教学上如何培育学生的环境保护人格?…  相似文献   

11.
虞伟 《环境教育》2014,(7):48-50
正第一,我国环境教育立法现状我国关于环境教育最早的政策表述是在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通过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文件指出"有关大专院校要设置环境保护专业"。在1980年5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环境教育发展规划》,并纳入国家教育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也对环境教育作出规定,指出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环境统计不仅是制定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科学依据,而且是监督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执行情况的工具。它在环境管理工作中有着服务和监督的双重职能。一、环境统计的涵义、产生和发展环境统计是将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的统计,即围绕着有关环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以及影响环境质量的各种因素和效果的统计。它通常包括环境统计工作、环境统计资料和环境统计学3个涵义。  相似文献   

13.
《绿色视野》2010,(5):31-34
环境质量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环境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说明与描述。它是人类认识环境的本质及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手段和工具,它为环境管理和规划、环境工程、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与决策、环境保护政策制订等提供科学依据,是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从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感到环境保护委员会是大有作为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认识它的作用和如何发挥它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作些分析。一、建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体制的必要性1.建立环境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环委会)是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需要。纵观二十年环境保护的历程,成绩是巨大的。在众多成就中,很值得自豪的是我们在实践中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方针。这一方针指出了环境保护的实质所在,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然而,在实践中,这一正  相似文献   

15.
应日本琵琶湖研究所所长、国际湖泊环境基金委员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吉良龙夫教授的邀请,由四川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省建委主任杜恒产同志率领的四川省江河湖泊环境保护考察团于1989年12月11日至18日对日本的江河湖泊环境保护进行了考察。考察团成员有:省环境保护科研所环境评价研究室主任黄时达,省环境保护局科研监测处副处长李鸣平,省环境保护工业公司经理丁熙(兼翻译)。在日本期间,代表团与日本从事环境管理和环境研究的政府官员和科技人员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开阔了眼界,增进了日本环境界人士对四川省环境保护情况的了解,开拓了我省环境保护与日本交流的渠道,园满完成了预定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正环境文学能从环境正义思想、环境素养与心灵生态建构,以及环境伦理与道德等多方思考,使公众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达到感化和教育的目的以及提升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它也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非常严峻的环境挑战[1]。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人类不得不对自己的发展过程进行深入反思,不得不努力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固然,加强科研攻关可以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对推动环保工作的作用越来越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关于环境意识的论述也不少。本文拟结合我在基层环保工作的实际,对领导者环境意识的作用和如何提高领导者的环境意识进行探讨。一、环境保护工作呼唤领导者的环境意识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从1973年算起,已经走过了近二十年的艰苦历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十分重视,把它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全国人大、国务院相  相似文献   

18.
周围 《环境教育》2006,(6):37-39
“绿色社区”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给予具备了一定的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并实现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的一种表彰。创建“绿色社区”寄托着人们对优美舒适的良好人居环境的憧憬,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符合我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2009,(8):22-22
原生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天然物种基因库,富庶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人类开展森林生态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上得力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这里的野生生物提供了一方乐土。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已于1989年12月26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由国家主席令第二十二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它的颁布,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和环境保护事业的一件大事,为落实基本国策,保护和改善环境加强我国的环境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也是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新标志。这部基本法律与已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一起.构成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