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关键性一年。国家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陆续出台,有效地促进7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已经或者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一些关系远未理顺,甚至还发生碰击。为了使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自去年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以来,中央特别强调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三者的关系。因而对资金投放和基建规模控制很严,使企业资金和市场购销受到一定制约。特别是今年国家新税制出台以后,对我们再生资源行业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和影响,企业税负成…  相似文献   

2.
马中  蒋姝睿  马本  刘敏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6):2715-2728
本文从电价政策优化视角,分析了环保电价与可再生能源电价的目标、补贴率变化,首次核算了两类政策的资金总额,对比评估了两类政策的资金规模、微观作用机制、资金机制和决策机制.结果发现,环保电价长年稳定,为燃煤发电行业污染治理资金提供了稳定预期,实现了污染物的快速减排;可再生能源上网标杆电价多次下调,激励企业技术进步的同时,助长了企业投机行为.微观作用机制上,环保电价刺激了燃煤发电企业治污技术进步、企业私人成本下降,但社会承担了较高的污染治理成本;而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促进了发电社会成本的下降.可再生能源电价资金传导机制更为刚性,但存在附加征收率不高、资金缺口大等问题,政策设计未做到激励相容.2015年环保电价与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资金总额分别为767.97亿元(不含税)和429.1亿元(供给侧).环保电价资金总额超过可再生能源电价资金总额,强化了燃煤发电成本优势,制约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利于电力结构的清洁化.  相似文献   

3.
齐建国 《环境保护》2007,(21):12-14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在客观上存在强劲增长的动力.2003年以来,GDP增长速度持续超过10%,在节能减排压力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不仅没有放慢,反而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4.
清洁生产在企业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9年联合国环境署(UNEP)首次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到1999年国家进行清洁生产试点,并于2003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已成为中国企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践表明:清洁生产的推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实施清洁生产的政策、法规、资金、技术等,当前企业清洁生产的实施进展得还比较缓慢.要进一步推行清洁生产,还需要完善制度,制定一定的对策,如:落实清洁生产优惠制度,大力研发清洁生产技术,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政策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积极、主动、长久地推进和实施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在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适应形势,转变观念,开创工业污染防治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报告的第一部分是11年来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总结.他认为,11年来我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这表现在:防治工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工业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日趋成熟;环境管理不断加强,环境管理队伍逐步扩大;工业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加强了工业污染源监测,摸清了工业污染底数;工业污染发展趋势有所控制.他说,工业污染防治的基本经验是:加强宏观调控是防治工业污染的根本手段;采用先进技术,结合技术改造,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是求得自身发展、防治污染的基本途径;合理利用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工业“三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轻工业污染的必经之路;运用经济手段调控企业行为是促进工业污染防治和企业发展的有力措施;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是控制污染、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保证.解局长指出了工业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业污染十分严重;二是有些地区、部门、企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现象还存在;三是老污染治理资金渠道多数不畅通,治理资金数量不足;四是环保产业发展过度缓慢  相似文献   

7.
《沿海环境》2003,(6):31-32
美国国会1990年10月通过了“污染预防法”,把污染预防作为美国的国家政策,取代了长期采用的末端处理的污染控制政策,要求工业企业通过源削减,包括:设备与技术改造、工艺流程改进、产品重新设计、原材料替代以及促进生产各环节的内部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在组织、技术、宏观政策和资金做了具体的安排。欧洲许多国家把清洁生产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例如欧共体委员会1977年4月就制订了关于“清洁工艺”的政策。1984年、1987年又制订了欧共体促进开发“清洁生产”的两个法规,明确对清洁工艺生产工业示范工程提供财政支持。1984年有12项、198…  相似文献   

8.
马本  孙艺丹  秦露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2):5928-5940
为保障生态产品供给,中国设立了限制开发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立了生态保护转移支付制度.本文首次在县域层面构建2002~2017年县级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造政策组的“反事实”情形,基于双重差分法评估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的县域经济效应.结果表明,该政策提高了县域财力、长期来看一定程度改善了产业结构;以标准财政缺口为主的资金分配机制弱化了县域经济发展激励,资金补助不能完全抵消限制开发对县域经济带来的负向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和内资企业受影响较大.随着投入资金累积、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该负向效应随时间而减弱、经济促增效应逐渐显现.政策效应在不同生态功能和经济区位间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建议持续增加生态转移支付资金、将生态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作为资金分配依据,考虑按生态功能类型设计差异化政策,更好激励县域生态产品高水平供给与经济价值实现的双赢,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形  相似文献   

10.
疏通企业污染防治资金渠道陈素华(四川省乐山市环保局乐山614000)企业的污染防治,无论是清洁生产技术还是“三废”资源化利用都是一项必须有投入才有效益的事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按照政策规定来保证资金到位,而市场经济的建立改变了其中的大部分政策,为此...  相似文献   

11.
企业本应是治理环境的主体,国家制定的政策应该真正能够把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政府可以考虑以贴息的方式,资助环保企业发展,通过适当放宽地方银行的贷款限额,保证中小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流。  相似文献   

12.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及资源再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国家发改委已将废旧金属的再生与利用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独立产业,并制定了《中国再生金属产业“十一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再生金属的产业发展加以引导和扶持。自2004年以来,国家不仅对再生金属行业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还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再生金属企业列入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企业。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总则一、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有效地、科学地组织再生资源企业的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实用性,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咨询和监督作用,为国家宏观管理,为各级政府制定有关政策,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正确、科学的统计资料和重要依据。根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统计制度》和全国再生资源信息工作会议精神,特制定本制度。二、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统一领导下,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国再生资源商品流转统计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  相似文献   

14.
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完善是深化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解决生态转移支付政策尚未充分改善环境质量这一现实问题,基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决策机理提出相应假设,选取山西省96个县域的环境和社会经济相关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评估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环境效应. 结果表明: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总体上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改善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县域的环境质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环境效应逐渐变差. 生态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改善了环境质量,每增加1 000元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环境质量就得到2.285个百分点的改善,且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环境效应呈现出功能区类型、民族聚集程度的差异化特征. 进一步研究发现,贫困程度是导致不同地区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环境效应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 基于此,建议坚持实施生态转移支付政策,逐步扩大生态转移支付规模,强化生态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导向性和差异性,完善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市场化,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完善补偿资金考核机制等,从多角度完善生态转移支付政策.   相似文献   

15.
如果从1969年的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算起,美国的环境立法已经走过了24年的历史.在美国的立法史上,这24年可以毫不夸张地被称作环境法大发展的24年.经过24年的立法,今天美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联邦环境法规体系.这个法规体系可以粗略地分为两个层次,其上层是独特的《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其下层包含污染控制法规系列和资源保护法规系列.一、体系上层:《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以下简称《环境政策法》)在美国的联邦环境法规体系中占据最高的和非常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是我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政府生态补偿项目。本文系统梳理了其形成过程、体制安排以及历年的政策变化,对政策演进、政策力度、激励约束与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历次的政策调整从政策目标上增强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导向,丰富了监测与考核的指标体系,并引入资金使用的绩效考核,有利于加强对资金用途和使用效率的监督和引导。但作为均衡性转移支付,该项资金的分配方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联性较弱,资金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的效果有赖于更强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议加大激励资金数量和考核制度的作用,动态完善监测和考核指标体系,并对政策效果开展全面和严谨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责任在于工业国家,因为他们的政策与生活方式对环境构成了最大的威胁.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发展中国家需要多方面援助,特别是资金方面的援助,以便采取有效步骤保护世界环境这一"全球性公共财富".毋庸置疑,保护环境有必要依靠各国政府提供经费,但是,所得到的利益却具有全球性和公共社会性.因此,在某种情况下,必须要有优惠资金援助.在1989年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展委员会讨论会上,法国倡议设立全球环境基金,得到与会成员国广泛的支持和普遍的响应.倡议提出不久,到1990年  相似文献   

18.
张璐怡 《环境保护》2021,49(2):32-36
刚刚过去的2020年既是决胜碧水保卫战的收官之年,也是污水处理产业链的分水岭.国家愈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政策.本文基于对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认为目前行业壁垒依旧存在,市场化机制有待完善,解决资金问题仍是重点,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产业政策的优化、融资渠道的拓展、付费机制的完善、创...  相似文献   

19.
试论总量控制及其配套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总量控制,最早是由美国国家环保局提出的。1979年12月,美国EPA开始执行一项新的政策——泡泡政策。所谓“泡泡政策”,就是将一个污染源(工厂企业)所占据的空间范围,设想为一个大气泡,而对这个气泡内的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即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和  相似文献   

20.
罗毅  陈斌 《环境保护》2014,(12):10-13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限制开发区。为保护好这一区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央财政自2008年起对其实施转移支付政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就是要评估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果,帮助和引导地方人民政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践表明,该项工作意义重大,取得了明显成效,已经建立起定期考核评估工作机制,考核结果连续三年运用于调节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额度,是一种比较成功的环境绩效评估模式。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需要继续完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技术支撑体系、加强现场核查,并督促地方切实提高环境监测能力,持续深入地推进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