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一、本区水文地球化学的基本特征天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的渤海之滨,地理座标为:东径116°42′05″至118°03′31″,北纬38°33′57″至40°14′05″,面积约1.13万平方公里。 1、水文地质基本特征 (1) 三大含水组天津地区和华北地区一样,中上元古代沉积了一套巨厚的(沉积中心>10000米)以  相似文献   

2.
<正> 南黄海6.2级地震是近六十年来上海遭受的最强地震波及,也是1932年以来南黄海海域发生的最大地震。震后一个月内,上海地震台网共记录到584次地震,震中密集在北纬32°18′—32°44′,东经121°28′—121°55′,长30公里,宽20公里,方向北60°东的椭圆形范围内。最大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整个地震序列总释放能量的89%,b值(最大拟然法)为0.67,一个月内的地震衰减系数为1.23,反映该地震属主震余震型。下面主要介绍这次地震的宏观烈度分布。  相似文献   

3.
1991年11月5日江苏射阳县与建湖县交界处发生Ms4.7级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建湖县冈西乡五节跳村,即东经119°55′,北纬33°31′震中烈度为V度其面积达105km~2。V度区等烈度线分布的方向和范围与北东方向的马荡—千秋断裂的展布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4.
加卸载响应比是一个表征非线性系统失稳程度的量,在国内外的地震预报中已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选用江苏及邻区(N30°00′~36°00′,E117°00′~123°30′)1970 01~1998 09的地震资料,研究了该区域内5级以上地震(共12个)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变化的特点,并对未来的地震趋势作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12个震例中有11个震前有明显的响应比异常;异常的平均持续时间为8.5个月;异常的最大值绝大多数在10之内;异常最大值出现时间至发震时间多数是在1~2.5年之间。研究结果对今后在预报工作中认清该地区非线性失稳的特点,提高预报效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1990年2月10日江苏常熟—太仓间发生5.1级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太仓县沙溪乡,东径121°04′,北纬31°35′。震中烈度为Ⅵ度,其面积达23平方公里,高烈度值的点沿沙溪乡洞泾至胜利大队,呈北西西向分布,衰减慢,北东方向烈度衰减较快。烈度值分布具有不均匀性特征,出现烈度异常点和异常区,这次地震极震区等烈度线分布的方向和范围,与北西向新生代断陷盆地及控制盆地发育的边界断裂十分一致。  相似文献   

6.
<正> 1982年4月22日7时52分27.9秒在江苏省东台县琼港附近的海域(北纬32°49′,东经121°04′)发生5.0级(Mn)地震,震源深度为24公里左右。到5月22日为止,一共记录到9次余震。这些余震分布在主震震中西南侧,深度为13—18公里,最大震级为3.1(M_L)。尽管这次地震震级较小,震中又在海域,但有感范围较大,北至盐城地区的阜宁县,西南至常州市,西至扬州地区的宝应县,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25日20时41分,20时48分,甘肃省张掖市民乐至山丹交界处发生Ms6.1,Ms5.8地震。震中分别位于北纬38.4°、东经101.2°和北纬38.4°、东经101.1°,震源深度18公里,极震区烈度为Ⅷ度。张掖市、武威市、酒泉市、金昌市等地强烈有感,兰州市、西宁市、银川市普遍有感。 地震灾害与特点 此次地震共造成10人死亡,受伤46人,其中重伤14人,轻伤32人。受灾范围涉及民乐县、山丹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及中牧集团山丹马场等3县1场的46个乡镇,受灾总面积3229平方公里,受灾总户数47371户,206093人。地震使村镇民房、水利、交通、通信等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大量牲畜死亡,多座寺院和大量文  相似文献   

8.
<正> 一、引言 1990年2月10日凌晨1时57分,在N31°36′、E120°59′,江苏省常熟和太仓交界处发生Ms5.1级中强地震,震中距上海市中心60公里、距南汇86公里(南汇地理坐标:N30°53′—31°09′、E120°35′—121°52′),房屋普遍摇晃,震感明显。这是自1984年5月21日南黄海6.2级地震后,距南汇最近、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在群众中造成了较大的波动和不安。本文总结了地震对南汇的影响程度及震后所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加强农村防震抗震宣传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20 0 2 0 7 2 3在江苏和山东交界区的黄海海域发生了华东地区自 1 997 0 7 2 8黄海M5 .1地震以来最大的地震。根据本省 2 0个地震台的测震资料 ,得到该地震三要素如下 :发震时刻 :2 0 0 2 0 7 2 3T 2 0∶47∶5 9.7震中位置 :3 5°3 9′N ,1 2 2°1 3′E ,精度Ⅱ类。震级 :ML5 1。应用江苏、山东测震台网共 3 7个台点P波初动资料 ,在上半震源球面的乌尔夫网上投影求得该震附图的震源机制解 (附图 )。图中空心小圆为初动向下 ,实心小圆为初动向上。该地震发生在海域 ,但初动资料平面投影范围已达到 2 70° ,一些关键点的分布使二条…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质子旋进式磁力仪测量F、H、D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试验,得到了武汉地磁台57型磁变仪各分量的基线值: HB=34514.7±0.6γ,Z_B=34470.2±0.9γ,D_B=-3°25.15′±0.14′,I_B=44°57.80′±0.06′。本文还讨论了利用质子旋进式磁力仪实现地磁台常规地磁观测自动化的一种可能的简易途径  相似文献   

11.
1984年5月21日北京时间23时39分,在南黄海河豚沙一带发生M_s=6.2级中强震(32°28.7′N,121°35.4′E)。本文分析该地震序列及震前地震活动图象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历史记载的地震破坏情况、现代形变测量资料、地震活动性分析和野外考察,~(14)C 年代测定等结果的综合研究,初步认为北西向益都断裂为公元前70年诸城一昌乐7.3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该断裂长约30公里。地震震中位于北纬118°41′、东经36°26′,震中烈度Ⅸ—Ⅹ度,震源深度15—37公里。  相似文献   

13.
一、旱灾是渭北旱原限制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渭北旱原位于陕西境内黄土高原的南缘,包括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和延安五个地市的23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为3.8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0%,占陕西境内黄土高原总面积的46%。1985年农业人口525万,占全省的21.3%。耕地面积1504万亩,占全省27.6%,其中旱地1179万亩,占耕地的78.5%,是以旱地为主的旱农地区。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概况 1983.11.7 山东省菏泽县附近发生5.9级地震,震前一些前兆观测仪器记录到某些异常变化。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联合研制的体积式应变仪于1983年6月23日在徐州台(北纬34°14′,东经117°09′)坑道内安装,坑道底部海拔高程65米。坑道口至埋设仪器点距离约350米,坑顶岩石被复约60米,山体走向与岩体走向近于一致,约北东20°左右,岩层为寒武系中统厚层灰岩,结构完整,裂隙不发育,倾角陡立,约70°左右,在坑道底部的垂直钻孔深30米,体积应变仪的探头就装在钻孔底部。坑道内长年温差小于1℃,看不出温度的日变化,湿度保持在84—90%,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东北区夏季低温冷害的长期预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东北区三大站(沈阳、长春、哈尔滨)50年(1951-2000年)夏季平均气温、前冬和夏季500hPa高度场、距平场及副高面积指数和海温场资料,对东北夏季低温冷害的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东北区夏季低温冷害预报模式;用春季高度距平平均场建立了夏季低温冷害天气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东北区低温冷害与冬季副高面积指数及500 hPa乌拉尔山附近的高度值呈正相关,与冬季西风漂流区附近(40°~45°N,160°~150°N)海温场呈反相关;所建方程及模式预报拟合率和预报准确率都比较高,且可提前3个月左右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16.
<正> 根据江苏省地震台网速报资料,1986年5月23日04时25分39秒(北京夏令时)在南黄海海域北纬32°44′、东经121°39′发生了Ms=4.7级地震。这次地震在陆地没有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和人员直接死亡。兹将此次地震宏观调查结果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1980-2005年河网变化对水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圳近30年来的快速城市化使河流水系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而对城市水灾致灾一成灾机制产生影响,水灾发生频次增加。在地形图、河道普查数据、航空相片和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支持下,探讨了深圳市1980—2005年河网水系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近30年来河网水系结构简单化、主干化趋势明显,总长度减少355.4km,总条数减少378条,河网密度从0.84km/km。降低到0.65km/km^2,河网支流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流域所处位置和是否为直接人海,导致各流域河网变化特征出现较大差异。(2)河网水系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或“缩小”了水灾致灾的可能性,因此在目前城市化带来的暴雨产水量增加的情况下,城市发展中应充分尊重自然河网的时空分布规律,合理规划河网,保障其生态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快速城市化地区降低水灾风险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为不同区域恢复河网水系及定量表达其变化特征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和实证案例,亦可为城市化过程中合理规划河网水系,最大限度规避水灾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99年 1 2月 30日 0 7时 1 7分在安徽省利辛县张村镇发生M 4 1地震 ,其宏观震中为 33°2 0′N ,1 1 6°0 2′E ,震中区为一长半轴近 1 0km ,短半轴约 6 5km的近北西西向椭圆 ,面积约 2 0 0km2 ,震中区烈度为Ⅴ度。本文记录了本次地震震中区的地震烈度并对考察结果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吴佳翼等研究华北地震同日本地震的相关性 ,提出日本地震活动的 3个区 :日本海沟地震活动区(A区 )、日本海西部的深源地震区 (B区 )和日本浅源地震区 (C区 )如果相继发生地震活动 ,则中国华北地区 (D区 )将发生 6级以上响应地震。作者用 1 979年以来江苏及其黄海的 3个 6级震例 ,说明D区应扩大到江苏及其附近地区 ,并对历史地震进行检验。如果把D区改为大华北东部范围 ,在地球自转减速段 ,响应震将发生在华北东部 35°N~ 39°N地区 ;在地球自转加速段 ,响应震将发生在 φN≤ 35°或 φN>39°的地区。江苏及南黄海 6级响应地震发生的时间 ,可以用东北深震区与黄海地震带的相关性来估计  相似文献   

20.
南黄海6.1级地震前热红外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6-11-09南黄海6.1级地震(震中位置31°50′N,123°06′E)的地震地质构造环境、临震卫星热红外异常与近地表大气增温异常等3方面进行研究。认为该震震前有较明显的热红外异常显示,并初步探讨了该区地震的临震近地表大气增温与卫星热红外异常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