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金凯 《劳动保护》2012,(11):59-59
本刊讯 为吸取四川攀枝花肖家湾煤矿“8.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四川达州万源永盛煤矿“9·9”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教训,提高职工在井下遇险时自保自救能力,川煤集团达竹柏林煤矿自2012年9月中旬起,对全矿所有下井职工进行自救器使用培训,确保职工在井下遇险时能正确使用自救器,顺利逃生。  相似文献   

2.
正确使用自救器徐州市劳动局殷福元自救器是一种小型的供煤矿井下矿工随身携带的防毒呼吸器具,是在井下遇到灾害事故时进行自救的一种重要装备。《煤矿安全规程》第9条规定:“每一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煤矿工人生命安全的重视和爱护。然而...  相似文献   

3.
毛欣  聂雅玲  许开立 《安全》2012,33(6):15-17
本文分析了化学氧自救器及压缩氧自救器的特点,并讨论在不同呼吸量下两种自救器检验结果的差别及原因,得出结论化学氧自救器更加适合煤矿井下使用。  相似文献   

4.
自救器是入井人员在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时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缺氧窒息的一种随身携带的呼吸保护器具。自救器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防护个人呼吸器官的装备。其主要用途就是在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或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时,供井下人员佩戴脱险,免于中毒或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发生在美国肯塔基州的达比1号矿爆炸事故,成为该州17年来最严重的矿难。这起事故中,该矿矿主被指控犯下玩忽职守、构建密封墙失当、在井下使用明火3项"极严重过失",以及犯下缺少充足的应急通道和路线图、未对矿工进行正确逃生与使用自救器的培训等"严重过失"。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1月26日,辽宁阜新恒大煤业公司发生煤尘燃烧事故。这一事件值得我们从安防行业角度分析矿难,以警示后人。煤矿安防监控系统几大板块煤矿区防爆监控系统煤矿安全的建置内容包括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及通信联络六大系统,其中各个系统皆对应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施工建置一套良好  相似文献   

7.
矿井避难硐室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基于井下发生瓦斯、煤尘事故时,人员伤亡的75%是由于有害气体中毒而死亡,而井下自救器又无法提供长时间的氧气供应这一事实。本文提出了建立井下避难硐室的基本要求,从通风、供氧、防火、供电等12个方面做出了设计,因此建立井下避难硐室,对于爆炸事故的幸存者来说,就是一个通向求生道路的中转加油站。  相似文献   

8.
王家岭"3·28"矿难,再次使建设完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井下安全避险"6大系统"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加快建设完善煤矿井下救生舱等紧急避险设施,才可能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最后一道生命保障。  相似文献   

9.
矿山发生事故时,常常由于遇险人员缺乏自救知识,使可能避免的伤亡发生了。为此,笔者根据参加事故抢救和事故分析时得到的一些自救小知识,介绍给矿山工人,供参考。 (1)若井下发生火灾,且火灾地点不明,而出口被浓烟封锁怎么办? 这时,遇险人员千万不能迎着浓烟乱跑,应到有风、水管的工作面,打开风、水管开关,将浓烟顶住,不让有毒气体侵入,等待救护人员的营救。例如1986年11月16日,江西棠浦煤矿一井起火,大量一氧化碳进入回风巷。有5名工人在回风巷3201工作面  相似文献   

10.
40多年来,全国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与个人防护用品有关。如在易燃易爆场所违章穿化纤衣服和带铁钉皮鞋;不佩戴防毒呼吸护具盲目抢救中毒窒息人员;防护用品选用不当和不懂使用方法;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不按规定携带自救器,导致和扩大伤亡事故。其中一次事故死亡最少2人,多的达70人。这些事故虽已是历史,但是今年火灾、爆炸、中毒窒息事故仍频繁发生,血的教训不能忘记。为防“重蹈覆辙”,本文对典型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供企业管理、生产和经营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是发生灾害导致大气环境污染或缺氧时,能及时提供给人体呼吸氧气的自救装置。它主要用于井下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出现火灾灾害时,作为矿工紧急自救之用,也适用于在有毒有害气体及窒息环境下作业的工矿企业员工。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月2日,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萨戈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导致12名矿工死亡。经调查发现,萨戈煤矿井下一处密闭采空区内由于瓦斯聚集发生了爆炸,并将密封墙摧毁,致使井下部分区域充斥过量的一氧化碳。一些矿工不会使用自救器也是导致其死亡的重要原因。萨戈矿难促使美国出台了《2006年煤矿改善与新应急响应法》。  相似文献   

13.
于翔 《劳动保护》2012,(3):98-100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由于防护技术和监管力度以及煤矿地质特有因素等原因,煤矿开采中生产安全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经过对矿难现场和伤亡人员的大量数据分析,发现井下工作现场死亡人数的90%以上是因为瓦斯爆炸后吸入了一氧化碳气体.因此,自救器是入井作业人员的必备安全防护装置.那么我国煤矿井下配备的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等的性能如何呢?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最近,抚顺老虎台煤矿花费170余万元,购买了国产过滤式和隔离式自救器2万余台,为全矿1.2万余名井下职工的劳动保护又作出了新贡献。 抚顺老虎台煤矿是全国有名的高沼气和煤岩、瓦斯突出的矿井。为保证全矿1.2万余名下井矿工的生命安全,最近矿里花费170余万元为矿工购买了2万余台自救器,矿工在井下一旦遇火灾,可安全脱险,生命安全有了保证。老虎台矿配齐了矿工自救器@李玉山  相似文献   

15.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良庄煤矿安装使用移动式井下防爆无人值守压风机 ,改变煤矿传统的地面集中供风方式为井下分散就近供风 ,效果明显。传统的地面集中供风方式适合于浅部开采矿井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 ,供风管路会不断延长 ,从而降低供风效率。良庄煤矿是个开采 40多年的矿井 ,在对 - 35 0m水平供风过程中 ,地面集中供风方式风量管路损耗高达 2 0 %,全年约有371万m3 的风量损耗在管路上。今年 2月份 ,这个矿安装使用了 3台移动式井下无人值守压风机 ,因设备体积小、无固定基础 ,所以直接安装于矿井巷道内。由于实现了就近供风 ,管路损耗仅为 4…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我国煤矿用自救器行业的生产现状和产品特性;就如何提高我国煤矿用自救装置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快其更新换代进行了论述;简要介绍了新型自救装置的技术优势;指出研发安全科学、佩戴舒适、先进高效、操作简的新型自救装置是我国自救器行业研发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造成38人死亡的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区“6 22”特大事故于9月15日结案,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理。事故调查报告认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井下作业人员违章用照明白炽灯泡集中取暖,造成灯泡炸裂引起着火,引燃井下大量使用的编织袋及聚乙烯风管、水管,引起其他巷道存放的炸药和井下炸药库燃烧,导致炸药爆炸。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风流逆转,燃烧、爆炸产生的大量高温、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井下大量人员中毒窒息死亡。同时,在井下着火长达1小时的情况下,矿主没有采取快速有效的处理措施,未组织作业人员撤离,井下作业人员无自救工具。事故发生后…  相似文献   

18.
煤矿矿井避险硐室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各国对矿井事故的调查,在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现场瞬间受到死亡的矿工只占事故伤亡人数的一部分。在相当一部分矿工都是因为在井下透水或火灾、爆炸后不能及时升井或逃离高温有毒有害气体现场,导致溺水、窒息或中毒死亡的,而且井下自救器又无法提供长时间的氧气。因此,各国都在大力建设矿井避险硐室和研制矿用救生舱,以便为矿井发生事故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制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够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和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同时被困人员还能通过舱内通讯监测设备,引导外界救援。建立井下避险硐室,对事故幸存者来说,就是一个通向求生道路的中转加油站。  相似文献   

19.
这里介绍我参加事故分析时向老工人学习的几点自救知识,提供矿山工人同志们参考。一、井下发生火灾,火灾地点不明,安全出口被浓烟封锁出不去,怎么办?千万不能迎着浓烟乱跑,头脑要冷静,互相照应,到有高压风、水管的掘进工作面,打开高压风、水管开关,把浓烟封住,不让浓烟漫入,等待救护人员。如果火药库起火,引起爆炸,破坏了风、水管道,又冲不出危险区,怎么办?迅速将口罩用水浸湿戴上,找一个有淋水的漏斗下面,用上衣蒙庄头部坐下,让水淋在头  相似文献   

20.
几乎所有煤矿的工友上下班都佩戴AZL-60过滤式自救器,心里颇感安慰,感念矿主对职工生命的重视。感念之余,问及私营小煤矿职工自救器该如何使用,却没有几人能说出。原来一些矿根本就没进行自救器使用培训,佩戴自救器纯是让检查人员看的。某私营小煤矿发生瓦斯爆炸,矿工争先恐后佩戴上自己携带的自救器,下井营救工友,当他们戴上自救器进入灾区时,吸气温度高,感到干热、不舒服,认为自救器失效,纷纷扔在地上,结果无一人进巷,眼睁睁看着工友死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