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于2017年3月、8月和11月,每月月初对绵竹市两条典型河流(绵远河与马尾河)5个监测断面表层水样进行采集,选取8个水质指标进行因子特征分析,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河流水质进行评价。两条河流水体呈弱碱性。单因子评价法表明,总磷(TP)为两条河流水质的主要限制因子。综合污染指数法表明,除马尾河中间断面外,其他水质状况均为轻度污染,且枯水期水质最差。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NH3-N)、TP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主成分分析表明,断面水质主要受砷(As)、溶解氧(DO)、CODMn、氟离子(F^-)、TP和NH3-N等多个因子影响,出境断面水质优于中间断面。3种方法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价,评价结论不一致,所以应用多种方法来评价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论原理,本文用关联度模型综合判定地面水质的类别,其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M相似评判及贴近度评判模型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地面水环境质量综合评判的环境距离模型,该模型中,以几何环境距离G(d)识别水质差别,以算术环境距离A(d)判定同类水质的优劣,以线上距离d(+)定量地表达超标程度,从而使地面水环境质量综合评判中的三个主要问题统一于一个模型之中。  相似文献   

3.
松花江是中国东北重要的渔业生产水域,监测与评价其水质,掌握渔业生态环境特征和水环境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在松花江干流布设23个监测断面,通过现场理化因子和浮游生物分析与调查,并结合获取的数据,依据国家地表水3类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采用综合评价指数(P)、有机污染综合评价指数(A)及生物多样性指数(H)等对松花江水质及渔业生态环境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松花江干流水中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值在5.0 mg/L以下,溶解氧质量浓度平均值在8.0 mg/L以上.浮游植物有102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占47.8%;浮游动物包括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和原生动物,其中轮虫种类最多,占57.6%.冰封季节是鱼类生态脆弱期,经过多年的治理和污水截流,松花江干流水质逐渐好转,P值为1.05,A值为1.25,浮游植物H值为2.48,浮游动物H值为1.58,整体上已由中度污染向轻度污染转变,渔业生态环境和鱼类资源逐渐得到恢复,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松花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为鱼类生长、繁殖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人工神经网络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滏阳河水质评价的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对滏阳河邯郸市区段的从南环到北环的7个监测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并与灰色聚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模型能很好地解决评价因子与水质等级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评价水质简便可靠,预测精度高,具有通性和客观性。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滏阳河邯郸市区段水质污染程度,可以为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5.
沈阳辉山明渠中上游污染水质评价及整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对城乡结合区域的辉山明渠中上游渠段的11个采样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探讨了其整治对策。结果表明:CODMn、CODCr、BOD5、NH+4-N、TP、TN这6类指标均为重度污染,其中1-3断面污染最严重;溶解性有机物和营养性物质氮是辉山明渠中上游主要污染物;除1-1断面外,其余10个采样断面的综合水质级别均为劣Ⅴ类,且8个采样断面水体已黑臭;点源和面源等复合污染源使辉山明渠中上游水质污染严重,这是城乡结合区域河流水质污染的主要特点。最后探讨了改善流域环境质量、实现农业流域和景观流域完美结合的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镇江内江设置水质监测断面,分析水质常规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评价镇江内江现有的水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内江水体污染程度相当严重,较大区域的水体为Ⅳ类,部分区域为Ⅴ类,总磷(TP)对水质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权重在各监测时期内各监测断面中均在30%以上,另外总氮(TN)指标也偏高,权重仅次于总磷(TP),最大达到30%多,也是内江水体的主要污染指标。  相似文献   

7.
基于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的东江河源段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东江河源段水质现状并推测其水质发展规律,以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标准,依据东江河源段全部7个水质常规监测断面中的5个断面(分别为新丰江水库断面、枫树坝水库断面、龙川城下断面、临江断面和江口断面)在2001—2012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年平均值,选择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4个指标,参考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分析评价东江河源段的水质,并讨论其污染风险。结果表明,2001—2012年东江河源段水质总体良好,水库库区断面除枫树坝水库断面TN指标在2012年处于Ⅲ类水之外,其他指标均控制在Ⅱ类水之内;东江干流断面除TN外其他3个指标均控制在Ⅱ类水之内,且江口断面TN在2009年和2011年被污染为Ⅲ类水,在2010年和2012年被污染为Ⅳ类水,而龙川城下和临江断面TN在2012年被污染为Ⅲ类水。由4个指标的历年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东江河源段水质存在较大的氮、磷污染风险。氮、磷污染的空间格局和污染物通量分析进一步表明,下游的污染风险大于上游。  相似文献   

8.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沱江地表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物元分析法构建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综合物元模型,对沱江出水口2000-2008年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沱江出水口地表水水质除2002-2004年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外,其余年均能达到表水Ⅲ类标准.2008年水质变化分析显示,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均能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要求,但在平水期个别月份水质仍有超标现象发生.对物元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比较显示,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吻合,与监测资料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水质指标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实际污染情况相吻合,能客观地反映多因子共同作用下的地面水环境质量状况,这为制定水环境宏观决策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黄河内蒙古段干、支流2011年水质总体情况和沿程水质变化进行了分析。利用水质类别判定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23个监测断面进行评价,主要结果如下:黄河内蒙古段监测断面达标率为65.22%,其中,内蒙古黄河流域干流全部达到Ⅲ类水标准,支流水质58.3%断面水质为劣Ⅴ类,呈重度污染,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应放在支流水质的改善。内蒙古黄河干流入境段、出境段综合污染指数为0.57-0.38之间,水质相对较差;中段综合污染指数在0.29-0.36之间,水质相对较好;入境与出境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57和0.34,出境水质好于入境水质,黄河在内蒙古段水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1.
电梯维护保养质量评价是一项评价指标多,指标间关系复杂,评判结论模糊的工作。应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对解决以上工作中的难点有很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灰色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思想和原理,给出了灰色评价法指标体系的构造方法、计算过程以及关联系数计算公式的分辨系数选取原则。通过实例分析,得出电梯维护保养质量评价中应用灰色综合评价法的特点和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应急预案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模糊评估理论的多级评估方法,对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应急预案进行综合评估,提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评估的一级模型与二级模型,并针对模型给出相应的评判函数。预案的整个评估过程由一级评估模型和二级模型共同来完成。将一级评估所得到的结果作为二级评估的评判向量进行再一次评估,对所得结果进行规一化、正规化处理之后得到相对应的评估数据。经过评判函数对结果进行处理而得到针对某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将多级模糊评估方法用于应急预案评估可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二阶模糊安全评估方法及其在油库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油库安全因素的层次关系,将影响油库安全的因素划分为人员、装备、管理以及环境因素等不同的层次,并对油库安全指标、各层次间的评估方法以及模糊运算方法进行研究,建立针对油库安全的二阶综合模糊评估模型,给出评估的整体流程。评估过程中以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层次和因素的重要度,以加权平均方法为模糊运算准则。利用建立的评估体系对某油库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总体评估结果和各层次评估结果中的不足,提出了油库安全整改意见。评估实施过程表明:该二阶综合模糊评估模型避免了评估中的主观因素,并且可操作性好,评估过程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综合方法的工业污水环境安全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水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工业污水环境安全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构建工业污水污染程度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污水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有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全面考虑企业排放废水中影响环境安全的各种因素,充分体现评价因素和评价过程所固有的模糊性,适用于复杂参数水环境的不确定分析与评价,可以有效地评价水的质量;将模糊评价方法引入工业污水对环境安全影响的评价体系,是污水处理评价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和新领域,它是污水处理评价方法的补充和完善,在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对港口安全管理体系进行量化评估,不仅可推进体系的不断完善,更可促进港口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笔者在港口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类港口的不同情况,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港口安全管理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和构造判断矩阵;通过对沿海,内河,大、中、小港口的调查和方根法数值计算,确定评估体系中各评估要素、评估要点的权值;提出了保障港口安全生产的港口安全管理体系基本评估要点;研究完成量化的港口安全管理评估系统。该评估体系可定量评估港口安全生产状况、港口安全生产程度,及时发现港口在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隐患、不足与缺陷等问题,从而可及时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港口系统重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安全管理状态评价方法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事故大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安全管理状态和管理难度评价方法,能够历史地、客观地、公正地评价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状态,了解和克服管理动态过程的缺陷,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模糊数学理论,结合安全检查表,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企业安全文化等级.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使权重的赋值更加科学合理,较好地反映了各因素对企业安全文化现状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8.
防寒服的研究现状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防寒服装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并就防寒服性能评价的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简要概述,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评价防寒服的参照标准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评价和层次分析法的客运索道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结合我国客运索道安全运行状况,针对国内尚未建立健全客运索道安全评价体系的现状,以单线循环固定抱索器索道为例,依据现行的客运索道安全规范及其监督检验规程,创建客运索道的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模型各级因素的权重,然后将模糊评价方法应用到客运索道安全状况的综合评价中,最终得到评价模型的安全等级,即安全状况综合评价的结果,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客运索道安全评价方法。笔者通过该方法的工程实践,并将该方法与常规安全检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该方法具有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好,结果准确以及适合我国现有索道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飞机座舱工效多级模糊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主要从系统工程角度 ,对飞机座舱工效多级模糊评价方法中的评价因素集、因素权重值、模糊评价矩阵以及综合评价方法等的确定 ,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此基础上 ,构造了模糊评价矩阵、因素权重值数据库流程图 ,为飞机座舱工效的总体评价及其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最后 ,简单讨论了现存的问题及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