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X32 9602647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初探/彭再德(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卜·//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6,16(1)一6~9 环信X一58 明确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研究了对象和研究内容;分析了区域环境承载力与区域环境容量和区域环境规划的区别和联系,提出建立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和指标体系的一般内容,并且建立了各项指标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及各项指标变化的灰色预测模型;按照这套理论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域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新区5个开发小区的区域环境承载力的量值,从而掌握了5个小区的开发程…  相似文献   

2.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承载力指标的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述当前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承裁力指标选取时存在的问题,探讨环境承载力指标合理选取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并以贵阳市小河区金竹片区为例,介绍了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标的选取过程。指出今后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研究要注意指标的科学意义、规范化、实用性、体现区域特性、自动化筛选技术发展等方面问题。该成果可为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环境承载力分析作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核心内容之一,可以在环境承载能力阈值的基础上真实地度量并以系统的观点表达一项规划对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其根本目的在于确定规划开发强度能否与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归根结底是解决区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以群力新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研究实例,建立群力新区的综合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详细地阐述了环境承载力分析的一般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从自然、经济、社会环境承载力3个方面构建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相对比较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关联分析法,计算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承载力指数,最后,得出环境承载力指数,此外,对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伴随着区域发展模式的优化调整,银川滨河新区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指数呈上升趋势,区域环境承载能力逐步增强,各承载力系统之间属于良好协调状态,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呈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GM(1,1)模型预测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容  冉涛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62-164
介绍了重庆市主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现状,根据1996~2002年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数据,建立了GM(1,1)灰色预测模型,通过预测探讨了区域环境噪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主城区未来几年区域环境噪声呈上升趋势,2003年预测值为57.8分贝.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浑南新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分类、指标体系及表述方法,结合沈阳市浑南新区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结果,从水资源、土地资源、污染物、经济等几个方面对浑南新区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延吉市综合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承载力对于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世纪是城市飞速发展的世纪,环境问题是城市问题的主题和核心。近年来延吉市的经济增长呈现了良好的态势,但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却日益威胁到了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延吉市为研究对象,结合环境规划的需要,从理论上阐述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应用环境承栽力的计量模型,对延吉市2006年、2007年综合环境承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延吉市综合环境承载力处于可持续状态并趋于最优值(Qk=0.475)。  相似文献   

8.
针对徐州市水资源系统构成、供需情况及存在问题,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向量模法,构建了徐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量化评价.通过对量化评价结果的分析,找到了影响徐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徐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为深度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准确把握承载力变化趋势,从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3个子系统中选取18个指标构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安徽省2000—2013年的承载力和3个子系统内部承载力水平进行评价,并采用灰色关联系数选择和识别影响承载力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2000—2005年安徽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略微下降,但"十一五"以来,安徽省承载力水平稳步提升.经济子系统发展力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0.99524,几乎达到最优承载力水平;资源承载子系统承载力水平波动起伏,但总体变化幅度小,基本呈"V"型曲线;环境承载子系统(除2009年外)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013年达到最大值0.98106;其中,经济子系统发展力和环境承载子系统承载力变化趋势与整个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采用灰色关联系数计算发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4个指标是影响安徽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区域环境风险区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区域尺度上的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探讨区域环境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确保区域环境安全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以环境风险系统的组成及环境风险事件的发生过程为研究基础,探讨了区域环境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区域环境风险区划的理论及方法.研究了环境风险区划应遵循系统性、一致性、主导性和动态性的原则,讨论了环境风险区划的步骤、指标体系和方法,提出环境风险区划是开展区域环境风险预防性研究,降低区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选取我国三大经济核心地区之一的长江(江苏段)沿江经济带为例,以该区域的开发区为研究单元,建立环境风险区划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评价区域环境风险,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为区域环境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一种改进的属性识别方法,针对属性识别理论模型中置信度λ取值的主观性,提出了灰色接近度的概念,通过计算样品属性测度与理想模式属性测度之间灰色接近度的大小,判断样品所属类别。根据GB3095—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运用此模型对福州市2001—2008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广州大气NOx浓度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与广州大气NOx浓度有关的几个因素。结果表明,广州市区平均车流量和道路面积是影响NOx浓度水平的两个最主要因素,文章用灰我GM(1,1)模型预测了NOx浓度的变化趋势,最化提出了控制和治理NOx污染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亚湾沉积物中137Cs的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水、土壤环境容量研究方法,提出沉积物环境容量的定义,并根据系统中物质平衡理论建立模型,对大亚湾沉积物中的^137Cs环境容量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大亚湾内表层沉积物中^137Cs的静容量,并选择代表性生物,计算了近岸区的年动容量和总动容量。结果表明,计算得出的环境容量接近于目前沉积物中^137Cs年输入量,在控制年限内,将沉积物的输入量控制在该环境容量范围内,是大亚湾沉积物生态系统维持目前状态,不会出现明显恶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针对恒温加速退化试验数据处理中的贫数据问题,利用灰色建模所需数据量少的优势,提出了加速寿命的灰色预测方法.将灰色GM(1,1)模型与阿伦尼乌斯方程相结合,提出了加速退化试验有效性判断依据和常温贮存寿命外推方法,并在某型三极管的加速退化试验数据处理中进行了成功应用.将此外推方法与曲线拟合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腐蚀损伤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在小样本情况下对腐蚀损伤进行预测,结合灰色系统与神经网络,提出了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已知腐蚀损伤数据进行了预测检验。为对比研究,同时采用灰色系统与神经网络方法预测了损伤值。结果表明,3种预测模型中,灰色神经网络预测精度最高,能够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松华坝水源保护区产业受限情况、产业结构现状、发展优势的前提下,提出了保护区产业格局的相关建议:①继续对污染大的工业项目实施限制政策;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③继续推进保护区生态化、景观化建设;④适度发展不突破环境容量的旅游业,包括生态农业体验区、生态旅游观光区、民族风情体验区、滇文化体验区、"田园"生活保护区;⑤适度发展教育科研及房地产业。  相似文献   

17.
用灰色模型理论预测珠江口污染趋势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珠江口海域近10a来的COD、NH4-N、NO2N的监测值,把其当作灰色因子,视珠江口海域为灰色环境,应用灰色理论建立GM(1,1)模型,对该人海口的部分污染物进行污染预测。所建模型经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符合预测规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可行性和适应性。并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珠江口海域的污染的原因,从量化上了解其污染的程度,也为以后分析其他海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灰色模型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灰色系统理论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并且以某区地下水体中NO3^--N含量的观测资料为例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将预测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灰色预测模型对于波形特点的污染元素含量预测,其效果是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19.
以沪东造船厂、上海炼油厂和上海高桥巴斯夫分散体有限公司等为例,阐述了浦东新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实践,地方环保部门在推行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水环境质量评价灰色模式识别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灰色关联度的基础上,以定义的关联差异度为测度,并结合水质综合指数,构造一种新的水环境质量评价灰色模式识别模型。该模型克服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评价结果趋于均化而分辨率低的缺点,同时评价结果具有连续性和可比性,能够更精确地反映水体污染程度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