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减速慢行,保持车距 雨天行驶,应加大跟车距离 雨天在沥青路面行驶,由于雨水容易在路面与轮胎之间形成水膜,这时轮胎与地面的磨擦系数就会相应下降.所以建议雨天行车车速尽量控制在40到60公里,随时注意观察前后车辆与自己车的距离.跟车的距离也要注意,一般雨天行车间距要比晴天增加50%.这样的话,即便前方车辆紧急制动,您也会有充足的距离作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2.
一、减速慢行,保持车距雨天行驶,应加大跟车距离雨天在沥青路面行驶,由于雨水容易在路面与轮胎之间形成水膜,这时轮胎与地面的磨擦系数就会相应下降。所以建议雨天行车车速尽量控制在40到60公里,随时注意观察前后车辆与自己  相似文献   

3.
深冬时节,冰雪路面附着系数小,路面滑,给汽车行驶造成困难,处理不好便会发生轮胎打滑、侧滑、制动后停不住车等危险。那么,冰雪路面应该如何驾驶车辆呢?首先,由于制动距离会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加大,所以控制车速和加大前后车距是冰雪路面行驶的关键。其次,要注意以下要诀: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遇大风、雨、雪、雾天或者路面结冰时,应当减速行驶。为什么要减速行驶呢?许多司机朋友不甚了解,以至在雨天高速行车时发生了交通事故才清醒。雨天路面积水易引起水膜滑溜现象。汽车在积水的路面行驶时,轮胎一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跟车预警系统给出的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利用毫米波雷达开展实际驾驶试验,获取驾驶人在跟车过程中的稳定、加速和减速状态表征数据。以自车速度、自车与前车相对速度、自车与前车相对距离等3类参数的不同组合为输入变量,以自车的加减速特性为输出变量,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用遗传算法(GA)优化该模型。结果表明,单纯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准确率较低,利用GA优化模型后可有效提高模型的准确率。当输入参数为自车速度、相对距离与相对速度时,模型的有效率达到94.17%。  相似文献   

6.
《安全与健康》2008,(4):28-28
追尾事故是一种常见的交通事故,特别是在应变能力差的新司机身上更容易发生。追尾还是一种很危险的交通事故,在高速公路上很容易发生多车追尾而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其实防止追尾主要在于跟车技巧,在路上行驶,不是什么车都可以跟的,以下六种车尽量不要跟,以免惹来麻烦。  相似文献   

7.
上个章节,和大家谈了雨天驾驶汽车行驶公路的一些要领及应注意的问题,本章节继续讲述其他不良气候条件下,驾驶汽车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与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8.
为解释实际道路交通流中的跟车距离差异,引入期望及参照点理论,提出期望安全车距(ESD)概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采用C#编程模拟车辆跟驰行为,以跟车距离的试验值作为ESD的代表值,从横向角度考察ESD的个体差异,分析性别及实际驾龄对ESD的影响,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方法对比分析不同驾驶类型间的差异。数据显示:驾驶人ESD的个体差异较大,性别对ESD有一定影响,实际驾龄对ESD的影响无明显规律。ANOVA分析表明:驾驶类型对ESD有极大影响(P0.001)。ESD是驾驶人判断车距是否安全的参考点,是导致实际跟车距离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路面湿滑状态影响行车安全性,雨天行车达到一定速度时,汽车轮胎将与路面彻底脱离,发生十分危险的轮胎完全滑水现象.探索了汽车轮胎受水膜作用而产生滑水现象的机理,讨论了国内外计算轮胎滑水速度的常用方法及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胎-液-路三者特征参数的汽车轮胎滑水速度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胎压越低、水膜越厚、路面平均纹理深度越小,则轮胎滑水速度越小,汽车出现滑水的可能性越高.该方法有助于科学地指导制定汽车在积水路面的行驶速度控制策略,降低雨天交通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10.
本栏目前几个章节与大家谈了在晴朗良好气候条件下,驾驶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要领与应注意的问题,本章节主要讲述在不良气候和恶劣气候条件下驾车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与操作技巧。我省属多雨省份,雨天路面湿滑,  相似文献   

11.
陈宏 《安全与健康》2004,(22):35-35
忌跟车太近与前车的距离太近的话,驾驶视野会被前车所遮挡,无法清楚观察前方的交通情形,一旦发生紧急事故,如前方有障碍物,又或者前车突然慢速行驶,就无法作出最快、最敏捷的反应,甚至因刹车距离太近,不可避免地撞上前车,引起交通意外。  相似文献   

12.
车行千里,难免也会遇到一些 紧急情况。当遇到如下麻烦时,应 掌握如下技巧,正确应对。 化“轮胎爆裂”之险 行驶中的汽车一般不容易发 现轮胎爆裂之前的征兆,只有当汽 车发出爆裂声、随之出现偏行现象 时才会发现。 此时,如果是后轮胎爆裂,汽 车尾部会摇摆不定,颠簸不已。此  相似文献   

13.
为预防冰雪道路环境中驾驶人因视觉感知错误引发交通事故,研究了冰雪道路环境对驾驶人视觉感知特性的影响,选择8名熟练驾驶人作为试验样本,且每2人一组,采用跟车调查的方法采集驾驶人对于自身感知车速和前导车车距的视觉感知信息,并利用非接触车速仪检测2辆跟驰行驶试验车的实际车速与车距,对冰雪条件与非冰雪条件下驾驶人的视觉感知信息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冰雪环境中驾驶人视觉感知车速比非冰雪环境中低5%~14%;但当2辆跟驰车辆前后车间距在50 m内时,驾驶人在冰雪环境与在非冰雪环境中行驶时,其视觉感知的车距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正>雨天行车需要注意什么?车辆涉水如何正确行驶?车辆被淹该怎么办?雨天开车注意事项雨天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公安交警部门相关人士提示广大车主,雨天驾驶要诀:第一,不要快;第二,要"预留空间"。1.克服湿地驾驶恐惧雨天路滑,对车辆的制动也是一项考验。在下雨天驾驶,首先要克服的是心理关。如果你能在湿地上随心所欲地驾驶,在干地上行车便更有能力应付突发事件。2.动作不要过"猛"动作不宜过猛,是指遇到紧急情况不要急踩制动踏  相似文献   

15.
本栏目上期介绍了在雨天驾驶汽车的一些要领,本期继续介绍雨天驾车通过泥泞路的安全行车要领和一些抗滑自救措施。一、雨天通过泥泞路的安全行车要领泥泞路是指水湿泥浆路和水湿黄土路的总称,它的通行特征是路面附着系数低,且轮胎滚过后泥浆会迅速填满轮胎的花纹,会很快降低轮胎的抗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车基本上都是双轮车。两轮间印距离谓之“轨”。车行驶时两轮在地面上压出的印迹称为“辙”。辙宽与轨宽是一样的,因此这两个词可以互用。从前老上海滩、上行驶的“有轨电车”实际上准确地说应称为“有辙电车”才对,因为它的“轨”是凹陷下去的。  相似文献   

17.
轮胎失压、爆裂、脱落——车轮的“躁狂症”危情:车头突然左右摇摆,方向突然加重,前轮噪音巨大,车辆控制迟钝,向右打方向车还是往左跑,甚至会听到“呼”的一声巨响。反应:切忌慌乱,双手紧握方向盘向正前方行驶,切记不要猛踩刹车,注意后车,打转向慢慢向路边滑停。  相似文献   

18.
《安全与健康》2012,(20):40-41
第10计:摸索并线动作和时机很多交通事故是因为驾驶员并线不慎造成的。对于新手来说,并线是一项很恐怖的事:川流不息的车、不时响起的喇叭和闪烁的灯光、其他车驾驶员嘲笑的眼神,都会使新手感到莫名的恐惧。因此从实际情况出发,新手在未完全掌握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路况、跟车距离等基本技能时尽量老老实实开车,非万不得  相似文献   

19.
安全行车距离包括反应距离和停车距离。影响汽车安全行驶距离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车辆的行驶速度,驾驶员的反应能力、时间,路面状况,天气变化,载重量的多少及车辆制动系统的结构形式等等。如何掌握判断汽车的安全行车距离,对驾驶安全十分重要。由于前后车的行驶速度一般都差不多,同时,制动过程也  相似文献   

20.
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汽车来说,车轮是脚,车胎就是鞋,一旦在行驶中出现爆胎的状况,不但寸步难行,更容易发生事故。所以,轮胎的保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轮胎保养常识防止爆胎要注意加强轮胎的保养,并要定期更换轮胎。当轮胎逐渐磨耗、钢丝层渐渐疲劳、胎面老化之时,它的性能也必然减弱。车主更换轮胎尽量4个轮同时换。如果磨损程度不同,尽量把新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