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内在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从化市为例,揭示了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与障碍,并提出了走资源产业化开发道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电力事业的发展中来。近年来,新疆的风力发电发展迅速,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壤及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人为地加剧了水土流失。概述了风电项目水土流失特点,以新疆华电小草湖风电场工程为例,结合项目区具体特点,分区设置防治措施。通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的有机结合,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3.
王慧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5):329-331,34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健康发展是我国农村许多地区面临的共同课题。文章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主导产业选择与培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创新三个方面探讨了寿光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地域推进机制,对我国其它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铁路建设单位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实现工程沿线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从铁路建设单位水土保持工作管理角度入手,通过划定合理的水土保持工作管理原则,分析铁路工程建设不同阶段水土保持管理的重点工作及过程控制措施,探讨了以全过程、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为基础的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方向,切实促进建设单位提高各项水土保持工作管理的质量和效能。  相似文献   

5.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选择果树业作为科技扶贫的支柱产业是近几年来探索出来的一条成功经验。通过对环江县科环公司果树业发展模式的分析,作者对桂西北果树业的结构优化及产业化道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宝清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与其取得的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得出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取得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秸秆综合利用5项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黑龙江省中部漫川漫岗侵蚀区坡耕地利用现状和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在黑龙江省坡耕地治理中应用垄作区田技术标准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运用资源型经济的形成机制理论及相关理论方法剖析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主要症状,运用资源型经济的规避和转型机制理论提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策略和实现途径,为资源型经济地区加快转型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贺卫  李坡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2):129-131,134
喀斯特峡谷区河深坡陡,地下水深埋,水资源利用难度大,加之经济和水利工程薄弱,是贵州省工程性缺水的典型区域。通过对花江峡谷示范区工程性缺水的原因剖析,提出一系列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的措施,如雨水收集、表层喀斯特水和基岩裂隙水的开发利用、节水、加强对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加大水利投入以及提高植被覆盖率等,这对解决喀斯特峡谷及类似区域的工程性缺水问题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途径--以临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临安市生态旅游发展实践为例,通过参与性农村快速评估方法(PRRA),实证分析了生态旅游对开发企业、当地农民和政府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对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指出准确的市场定位、参与式市场运作、政府重视和支持是临安生态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说明生态旅游业作为最终需求产业,在具备一定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山区,是实现山区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1.
达县百节"水保生态园区"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敏 《四川环境》2005,24(2):63-64,75
本文反映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导致达县百节河小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阐述了通过实施水土流失治理三大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耕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的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陈述了百节河小流域生态园区的建设特色:组织协调部门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投入:业主参与,责、权、利统一,投资渠道多元化,为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对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主要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了分析。在预期收益的计算中,利用离散时间的Markov决策过程进行了相关系数、关联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水土保持投资与各类收益之间的相关性,进而可以分析出水土保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土保持对维持良好的水库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生态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水土保持措施,可实现受损水库生态环境的修复.围绕水库消落带、水库涵养林、库区耕地和水库水环境等方面来研究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库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若尔盖水源涵养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区是全国50个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区域之一,具有极重要的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功能。该区涵盖四川省境内的黄河流域区,面积约1.6×104km2,区内分布有涵水能力极强的沼泽土和泥炭土,对调节黄河径流时空分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用土壤饱和蓄水量指标评价了本区的水源涵养生态服务...  相似文献   

15.
史小栋  操昌碧  朱永刚  尹嫚 《四川环境》2010,29(4):78-79,105
竣工验收是开发建设项目总结经验、提高认识、促进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收集资料和现场查勘,提出水土保持竣工验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对输电线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输电线建设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设计变更问题,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与可研方案报告书中提出的水土保持措施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植物措施和施工临时措施方面。  相似文献   

16.
干旱区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包头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评述了包头市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揭示出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用供需平衡法预测了2005年、2010年规划年包头市城市水资源供需水平及水量余缺情况,提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文章针对我国山地、丘陵面积较大、地质条件复杂、人为破坏加速、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分析了因人类自身的破坏造成土壤侵蚀的一系列问题,论述了因水土流失危胁生存环境、造成土地质退、降低土壤肥力、淤积湖库和湖泊、制约粮食生产、影响城市安全、干扰能源基地建设等严重危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西部的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亚西  温泊 《四川环境》2001,20(3):38-40,44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西部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因此,西部的生态恢复,必须从解决水生态失衡和控制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入手,以提高植被整体覆盖度为手段,逐步达到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开发利用荒山(坡)、荒草地和荒水资源是当前农业向深度开发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铜梁县“四荒”资源的现状、开发“四荒”资源的措施和经验,提出了开发利用“四荒”资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浅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有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简明阐述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有关规定和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工作内容,旨在宣传水保法规、推动我区水土保持,尤其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工作,为提高社会各界水土保持意识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