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本文对安徽沿江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了论述;把地下水分为地下热水、饮用矿泉水和一般地下水.该文进一步展示了开发利用地下水有利于开发性农业的发展,同时提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开发前景与建议王华启(中山大学城市与资源规划系,广州510275)1饮用矿泉水资源开发的历史和现状我国可饮用的天然矿泉水资源不仅蕴藏十分丰富,而且类型多、水质好、分布范围广,全国各省几乎都有分布,但我国饮用矿泉水的生产起步较晚,据... 相似文献
5.
秦皇岛市天然矿泉水水质特征及开发利用前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皇岛市天然矿泉水主要赋存在早太古代的花岗岩和变质岩的构造裂隙与风化裂隙之中,有锶、偏硅酸、锶及偏硅酸、锶溴及偏硅酸等4种类型。矿泉水水源地数量较多,水质优良,但开采程度较低,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7.
“悠悠古驿道,巍巍胜境关。”站在雄关,眺望漫漫三道箐,汩汩清溪泉,潘廷宏用那颗质朴的心谱写的生命篇章渐显辉煌……来到离富源县城18公里的三道箐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经雨后的树木,绿得仿佛可以拧出水来。谁曾想这个几年前还是寸草不生的荒山秃岭已是绿意盎然。车窗外轻轻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城乡统筹发展效率的DE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9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城乡统筹发展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了各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效率,对其空间差异变化特征与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城乡统筹发展效率总体上呈"中部较高,普遍分化"的分布特征,并存在两大"DEA有效"集群。自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逐渐形成了中、东、西三大经济地带,即中部盆地区、东部山地区和西部高原丘陵区。规模效率是当前制约山西省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效率的主要方面。全省普遍存在投入冗余现象,可通过优化环境、产业结构高级化、突出特色产业、提升产业技术、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城市化水平等途径来提高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效率。各区域之间城乡统筹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显著;对2009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进行相对效率分析,得出相对有效值为1的城市居多,北部朔州市和南端运城市相对效率差异明显,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下建筑具有重要的民用价值和军事用途,但其内部环境中的天然辐射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用多功能辐射测量仪对不同类型的地下建筑进行监测后,经分析发现:地下建筑内部环境中的天然辐射强度总体低于室外地面和地上层室内,这种规律与以往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在人员年工作时间正常的情况下,地下建筑内部环境中的天然辐射剂量不超过标准限值1mSv/a,对身体健康无损伤效应,可进行工作和军事活动;但在工作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辐射剂量会超过标准限值1mSv/a,存在年有效剂量超标风险,可能对人体造成损伤,需要在开展工作和军事活动过程中采取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在对湖北省饮用水源保护的现状和法律调控的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湖北省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调控的必要性;分析了完善湖北省饮用水潭保护法律调控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创新相应的法律制度,对湖北省饮用水源法制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藻毒素问题成为最近研究的热点,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先进、可靠和高效的藻毒素检测技术。本文综述了目前饮用水中关于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技术,包括动物试验法、细胞毒性检测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毛细管电泳、MMPB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免疫层析法及蛋白磷酸酶抑制分析法等,并对未来藻毒素检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矿泉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化学体系。本文从无机地球化学和化学热力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卧龙饮用天然热矿水的硅、锶、氡、碳酸盐化学和稳定同位素特征。为该矿水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化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化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16.
17.
山东省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开发利用程度差别较大.本文论述了近年来该省地下水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20.
地质医疗矿石的开发已逾2000余年,但至今发展明显落后。本文主要介绍了湖北省具医疗功能的20余种矿石,剖析了医疗矿石的开发现状,并指出今后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