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于维系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秦皇岛市海洋资源开发的现状出发,对海洋资源如何开发和管理进行了科学地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开发与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山东海洋资源的优势 ,提出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并探讨了海洋产业开发与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海洋资源的开发优势及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该区域发展海洋经济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采用层次分析—熵值法结合D-S证据合成理论确定权重并建立评价模型,分析我国沿海11省区2002—2015年的海洋资源开发强度及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整体的海洋资源开发强度从2002年的0. 199提升到2015年的0.370。(2)核密度曲线分布特征由"尖峰对称"分布向"宽峰长尾"转变。(3)海洋资源开发强度空间格局变化明显,高开发强度的省区由2002年的0个增加到2015年的2个,低开发强度省区由8个减少到3个,空间分布上以天津、河北最高,其次是江苏,其他省区开发强度均较低。(4)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强度以天津、河北、江苏、上海等较高,海南、福建等较低;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强度天津、河北远高于其他省区,各省区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强度均很高,天津等6省区均在0. 75以上,江苏等3省区逐年下降;近海养殖强度以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较高,上海较低,近海捕捞强度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较高,广东、广西、海南较低。(5)经济发展水平对海洋资源开强度有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 047,产业结构水平影响系数为0. 838,正向影响明显;社会投资水平对海洋资源开发产业的影响系数为2. 28E-06,表明对海洋资源开发强度的增加有一定的影响;人力科研水平具有明显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109. 764;对外开放水平的影响系数为-0. 0003,影响较小;政府扶持力度的影响系数为-2. 097,负向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编制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因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过往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我国编制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意义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当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得出目前存在概念不清晰、分类不明确、核算不准确、数据不完备四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耗竭,海洋资源的开发又成为新一轮的竞赛活动。本文以渤海为例,运用海域承载力与生态补偿2种理论探讨了在资源与环境成为制约经济发展两大瓶颈的条件下,如何在获取最大利益的同时保持海洋可持续发展,以期为海洋开发利用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7.
Uif  Lie  林宝法 《自然与资源》1990,26(4):22-27
通过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开发不足的资源,如公海中的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的产量将有大幅度增加的机会,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极大地依赖于应用资源探测和 科学以及适当的技术来保证资源的持续开发,海洋资源利用的最大限量最终取决于海洋的生物生产能力。由于每一单位面积的海洋生产量低于陆地系统的生产量,而且海洋植物一般不能用作人类的食物,而用作食物的大部分海洋动物种属是食肉动物,因此,海产食物在数量上无法与农产品相比。主要的问题是,这类海产食物的生产将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红树林区和珊瑚礁的破坏以及沿岸海区的富营养化而减少。  相似文献   

8.
基于VES生产函数,建立了包括海洋资源为生产要素的估计模型,探究了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海洋资本投入对海洋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②以海洋劳动力作为门槛变量,海洋第一、二、三产业中的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增长分别存在单门槛、双门槛和单门槛效应。③以海洋科技作为门槛变量,海洋第二产业中的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增长存在单门槛效应;海洋第一、三产业中的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④以海洋资本劳动力比率作为门槛变量,海洋第一产业中的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增长存在单门槛效应;海洋第二、三产业中的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总体上看,海洋生产要素在跨越门槛值后,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9.
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海洋资源环境对海洋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河北省海洋资源环境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赋权法和综合评价法,对1984年、1993年、2000年、2003年、2007年、2010年和2015年河北省海洋资源环境和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海洋资源环境与海洋经济发展整体上协调性相对较差;1984年属于严重失调类经济受损型,1993年属濒临失调类经济受损型,2000—2003年属于资源环境/经济同步型,2003年以后属于轻度失调类资源环境受损型。  相似文献   

10.
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2000—2015年我国沿海11个省份的海洋资源效率进行了测算,并结合标准差椭圆、Tobit模型,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5年全国海洋资源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整体上变化幅度较为缓慢;全国海洋资源效率标准差椭圆总体呈现东北—西南的空间格局,海洋资源效率重心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南部、中部、西部内部省际差异较大;陆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优势、海洋产业结构水平是海洋资源效率提升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1.
山东蓬莱的滨海旅游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龙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3):271-272,F003
从蓬莱海洋自然资源、海洋人文景观、海洋文化信仰几方面对蓬莱滨海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蓬莱滨海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从沙滩旅游、海洋生物生态旅游、海洋旅游纪念品、海洋历史事件开发的角度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The human population is rising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terrestrial land and its resources are finite and, perhaps, not sufficient to deliver enough food, energy, materials and space. Thus, it is important to (further) explore and exploit the marine environment which covers no less than 71% of the earth's surface. The marine environment is very complex but can roughty be divided into two systems: natural (e.g. wild fishing) and human-made (e.g. artificial islands). In this study, characterization factors (CF) for natural and human-made marine systems were calculated in order to be able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occupying marine surfaces, which was not possible so far in life cycle assessment. When accounting for natural resources while occupying one of these systems,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primary resources that are actually deprived from nature, which differs between the natural and human-made marine systems.In natural systems, the extracted biomass was accounted for through its exergy content, which is the maximum quantity of work that the system can execute in its environment. Reference flows for marine fish, seaweeds, crustaceans and mollusks were proposed and their correlated CF was calculated. For human-made systems, the deprived land resource is, in fact, the occupied area of the marine surface. Based on potential marine net primary production data (NPP), exergy based spatial and temporal CFs for ocean areal occupation were calculated. This approach was included in the Cumulative Exergy Extraction from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EENE) method which makes it the first life cycle impact assessment (LCIA) method capable of analyz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more specific the resource footprint) of marine areal occupation. Furthermore, the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to two case studies: comparing resource consumption of on- and offshore oil production, and fish and soybean meal production for fish feed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3.
Mankind needs to use the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 offered by the marine environment while protecting ecological processes and systems. This is the found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can only be achieved by adopting an appropriate management approach. Whether internationally or at a regional scale, 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marine ecosystems needs to be based on a scientifically robust approach to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Within such a framework, the conservation of marine biological diversity is problematic, as many conventional measures of diversity are not appropriate for measuring the types of change that require management. New indicators are required and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se some of the current methodology being used to derive such indices, which may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rine stewardship initiatives. Through a series of examples we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axonomic distinctness indicator of biodiversity to marin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its development towards becoming an operational tool.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缺乏定量分析的不足,将SWOT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通过量化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得出薄弱的海洋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和海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制约秦皇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论证了秦皇岛海洋文化产业应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丰富的优势,抓住国家战略政策机遇,采取开拓型战略,积极应对各种劣势和威胁,走“以海洋文化产业资源为依托,以海洋旅游产业为主导”的核心产业带动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作为中国的海洋资源大省,在国内率先提出"海上辽宁"战略。阐述了辽宁省海洋经济的现状,以动态的分辨系数为基础,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辽宁省的海洋产业特点进行了分析,进而针对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应如何调整等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浅谈秦皇岛近海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使海域的生态良性循环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秦皇岛近海海域生态 环境存在的严重问题,从多方面,不同角度,对该海域的生态保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海洋环境保护是国际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际社会的合作是构建海洋环境保护国际法制的有效路径。本研究梳理了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的历史演变,分析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意义,从陆地来源、船舶、倾倒、远洋油气和矿产资源开发造成海上污染的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海洋环境污染与国际法保护问题,最后总结了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立法中的教训。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必须对海洋环境进行长期连续、多要素、多维空间的立体监控。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技术摒弃了传统将水样带回实验室预处理、存放再进行后期分析的低效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采集效率,减轻了海洋监测工作者的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本文介绍了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中的系统集成及数据分析平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