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根据染料废水水质复杂且难于生化处理的特点,采用电凝聚技术,对活性黄X—R模拟染料废水的电凝聚处理进行研究,考察各种参数对染料脱色效果的影响,并对其机理和反应过程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采用电凝聚方法可以使活性黄X—R模拟染料废水得到有效处理,其中COD去除率最高可以达到73.43%,色度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7_3%。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利用硝酸、盐酸和醋酸分别对海泡石进行改性,并利用改性后的海泡石处理直接桃红12B模拟染料废水,研究了海泡石的最佳改性条件和改性海泡石对模拟染料废水色度、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15%的硝酸改性12h后的海泡石处理直接桃红12B模拟染料废水的效果最理想,色度去除率达83.45%,COD去除率达73.99%。  相似文献   

3.
以活性黄X-R染料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脱色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和极差法确定染料溶液初始浓度、反应液p H、高铁酸盐加入量、搅拌速度、反应时间、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程度的优先顺序,并确定用高铁酸盐处理活性黄X-R染料模拟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铜铁氧体法处理模拟染料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对铜铁氧体法(in situ copper ferrite process)处理亚甲基蓝、结晶紫、刚果红和酒石黄这4种不同模拟染料废水的效果,并以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为例,研究了铁氧体法处理染料废水的反应热力学和生成沉淀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提出了铜铁氧体法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的主要机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铜铁氧体法的反应条件对4种模拟染料废水均可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在c(Cu2+)=0.01 mol·L-1,c(Fe2+)=0.025 mol·L-1,c(OH)/c(M)=1.7(投加的氢氧根离子与金属的摩尔比),T=40℃,t=60 min的条件下,铜铁氧体法对亚甲基蓝、酒石黄、结晶紫、刚果红这4种模拟染料废水的最大处理能力分别达到349.2、382.2、402.5、831.8 mg·g-1.铜铁氧体法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的机制主要是高活性的新生态Fe-Cu沉淀物对染料分子的高效吸附和在沉淀物聚集过程中的卷扫、包裹作用.沉淀物通过磁分离、分解提纯、高温煅烧可生成铜铁氧体晶体材料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铁为阳极电化学法处理直接黄11染料模拟废水脱色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影响因素包括:电流密度、pH值、染料浓度和电解质浓度。研究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大有利于染料废水脱色,但能耗消耗大;初始溶液在中性条件下不仅取得很好的处理效果,而且脱色能耗较低;随着染料初始浓度增加脱色率和脱色能耗降低的趋势;随着电解质浓度升高染料脱色率下降的趋势,脱色能耗先减少,然后缓慢增大。在染料初始浓度50 mg/L、pH值为7.11、电流密度2.083 mA/cm2、电解质Na2SO4浓度0.01 mol/L、温度20℃、搅拌速度600 r/min、电解时间60min条件下,脱色率达到92.2%,脱色能耗1.709 kW.h/kg染料。  相似文献   

6.
采用UV/H2O2/草酸铁络合物氧化工艺处理染料活性艳蓝K-3R模拟废水,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脱色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UV/H2P2/草酸铁络合物氧化工艺对活性艳蓝K-3R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pH值,H2O2,Fe^3+,C2O4^2-的浓度对脱色效果有较大影响。对7种不同类型的染料模拟废水的UV/H2O2/草酸铁络合物氧化工艺脱色实验结果表明,染料结构对于脱色效果也有很大影响,偶氮染料比蒽醌染料更易于脱色。  相似文献   

7.
染料废水的内电解脱色处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铁屑内电解法对5大类11种模拟染料废水和印染废水进行了内电解混凝处理,得出了内电解法处理染料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脱色机理,并在实际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得到有效应用。研究表明,对中等色度和浓度的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率均在77%以上,在实际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采用混凝和内电解联合处理工艺,脱色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铝和铁板作为两极,通过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使电极钝化和极化现象得以减缓或消失,并实现两极均可溶,利用铝、铁系无机絮凝剂共存时可提高处理效果的特点,对活性嫩黄X-6G模拟染料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获得了该方法的最佳处理条件。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和飞行质谱等手段对废水处理过程的脱色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最佳条件下,采用周期换向电凝聚法处理活性嫩黄X-6G模拟染料废水30 min,可使模拟废水脱色率达到98%以上,COD去除率可达77%以上;处理过程中除大部分染料分子直接被电凝聚气浮或沉降导致脱色外,部分活性嫩黄X-6G染料分子在电解作用下首先断裂成不同结构的中间体,含有双键的中间体再发生加氢或氧化反应,使双键结构遭到破坏而脱色。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不同阳极电凝聚方法对三种模拟染料废水开展处理,并对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对废水主要脱色机理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脱色过程主要是由于金属电解后产生的金属离子絮凝剂的絮凝和电解气浮作用,而不是直接或间接电氧化或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付忠田  郑琳子  胡筱敏 《环境工程》2011,29(3):44-47,52
采用电凝聚技术,对活性艳蓝X-BR模拟染料废水的电凝聚脱色过程进行研究,考察各种参数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对其脱色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采用电凝聚方法可以使活性艳蓝X-BR模拟染料废水的色度得到有效去除;处理时间、电解电压、废水初始浓度、初始pH值、搅拌强度、添加电解质浓度、极板间距等参数均对处理效果有影响,在最...  相似文献   

11.
以活性炭负载TiO2薄膜为催化剂,采用光催化氧化法分别处理靛蓝类染料、三苯甲烷类染料和偶氮类染料模拟废水以及某印染厂的出水。研究了光化时间、废水pH值及COD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催化氧化处理印染废水的最适光化时间为240min,最适pH值为4,且在这几种染料中,靛蓝类染料最易降解,而偶氮类染料最难降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处理模拟染料废水,试验了其絮凝脱色性能,并初步探讨了其絮凝脱色机理;然后对比了不同絮凝剂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最后针对水溶性染料废水的处理,对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主的复合絮凝剂配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羧甲基壳聚糖(NOCC)复配聚丙烯酰胺(PAM)对3种水溶性染料模拟废水进行絮凝脱色处理,研究了溶液的酸度、絮凝剂与助凝剂的投加量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入PAM作为助凝剂的脱色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羧甲基壳聚糖。处理此染料废水的最佳pH值为2.3,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480mg/L,PAM投加量为4~8mg/L。在此优化条件下,复合絮凝剂对三种染料废水的脱色率为99%,COD去除率为90%;用壳聚糖/稀土复合膜处理染料废水时,对直接黑FF、还原红F3B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分别达到94.7%和98.2%,明显优于单纯壳聚糖膜。  相似文献   

14.
染料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色度高和水量大等特点,直接排入水体会破坏生态环境,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高铁酸盐[Fe(Ⅵ)]是一种绿色双效水处理剂,在水污染治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Fe(Ⅵ)与Fe_3O_4纳米颗粒联用处理罗丹明B、甲基橙、刚果红3种模拟染料废水,研究Fe(Ⅵ)和Fe_3O_4投加量、溶液初始pH值、反应时间以及自由基淬灭剂等因素对模拟染料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Fe(Ⅵ)/Fe_3O_4体系对罗丹明B和刚果红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较好,在中性条件下,当Fe(Ⅵ)投加量为10 mgFe/L、Fe_3O_4投加量为0.3 g/L时,反应8 min后,脱色率接近100%;Fe(Ⅵ)/Fe_3O_4体系对甲基橙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略差,当Fe(Ⅵ)剂量提升至14 mgFe/L时,脱色率可达80%;Fe(Ⅵ)/Fe_3O_4体系对3种染料混合后的模拟废水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混合模拟染料废水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可达70%;此外,通过添加羟基自由基(·OH)淬灭剂,间接证明Fe(Ⅵ)还原过程中产生的H_2O_2与Fe_3O_4原位构成一个类芬顿体系,强化了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铁粉与磁粉载体流化床反应器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铁粉和磁粉为流化床载体,对模拟染料废水和实际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取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经铁粉处理30min后,其色度去除率达98%左右,实际染料废水的CODcr去除率为56%左右;经磁粉处理30min后,其色度去除率为95%左右,实际染料废水的CODcr去除率为34%。  相似文献   

16.
兰清  李新颖  黄璐  陈泉源 《环境工程》2012,(Z2):109-112
以常见的CA-70铝酸盐水泥、32.5R硅酸盐水泥、白水泥作为混凝剂,处理活性艳蓝X-BR模拟染料废水。在测定模拟废水在混凝过程中有机物含量以及pH值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以水泥替代传统混凝剂的可行性。依据水泥水化产物的性质,采用高温煅烧方法使混凝剂再生,实现了其循环使用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水泥作为混凝剂,在水化过程中能形成具有良好混凝性能的形态,对模拟染料废水中活性艳蓝X-BR去除率达90%以上,且通过高温再生后,可重复使用10次以上,出水均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混凝污泥的沉淀性能良好,便于稳定化处理。  相似文献   

17.
新生态型聚硅酸铁锰处理染料废水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混凝剂对染料废水的净化效率,本文利用硅酸钠、硫酸亚铁和高锰酸钾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复配混凝剂聚硅酸铁锰(PSFM),分别以直接大红、分散蓝和活性黄染料废水为处理对象进行混凝模拟实验,研究了碱度和浊度等因素对PSFM混凝去除染料性能影响.结果表明,PSFM对直接大红和分散蓝染料废水具有较好的混凝净化效能,其色度和TOC去除率分别可达99.2%、95.4%和98.5%、93.8%,效果优于聚硅酸铁(PSF)、Al2(SO4)3和Fe Cl3等常规混凝剂,PSFM对活性黄染料废水色度和TOC去除率分别为56.3%和51.3%.浊度对PSFM混凝效能无明显影响.在碱度分别为50、0和75 mg·L~(-1)时,PSFM对直接大红、分散蓝和活性黄去除率分别达到最高.此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高级表征手段对PSFM进行了表征,对混凝过程中的混合液和絮体分别进行Zeta电位和絮体粒径在线监测,探索得PSFM混凝主要机制为Fe+与Mn+水解产生的带正电的多核配合物和聚硅的桥联聚合,同时还包括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和羟基氧化铁的吸附助凝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混凝剂对染料废水的净化效率,本文利用硅酸钠、硫酸亚铁和高锰酸钾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复配混凝剂聚硅酸铁锰(PSFM),分别以直接大红、分散蓝和活性黄染料废水为处理对象进行混凝模拟实验,研究了碱度和浊度等因素对PSFM混凝去除染料性能影响。结果表明,PSFM对直接大红和分散蓝染料废水具有较好的混凝净化效能,其色度和TOC去除率分别可达99.2%、95.4%和98.5%、93.8%,效果优于聚硅酸铁(PSF)、Al2(SO4)3和Fe Cl3等常规混凝剂,PSFM对活性黄染料废水色度和TOC去除率分别为56.3%和51.3%。浊度对PSFM混凝效能无明显影响。在碱度分别为50、0和75 mg·L-1时,PSFM对直接大红、分散蓝和活性黄去除率分别达到最高。此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高级表征手段对PSFM进行了表征,对混凝过程中的混合液和絮体分别进行Zeta电位和絮体粒径在线监测,探索得PSFM混凝主要机制为Fe+与Mn+水解产生的带正电的多核配合物和聚硅的桥联聚合,同时还包括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和羟基氧化铁的吸附助凝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Fenton氧化法处理偶氮染料丽春红2R模拟废水,研究不同因素对丽春红2R模拟废水的降解效果。结果显示,p H=3.0、H2O2浓度为2 mmol/L、c(Fe2+)/c(H2O2)=1∶5条件下,Fenton氧化法对丽春红2R模拟废水反应体系的降解效果最佳。此外,在室温(30℃)和p H=3.0条件下,模拟出Fenton氧化降解丽春红2R的初始动力学方程为R=dm/dt=0.00198[c(Ponceau2R)]0.7234[c(Fe2+)]0.5297[c(H2O2)]0.3574。通过LC-MS图对Fenton氧化降解丽春红2R过程中间产物的分析,从而推断出该染料氧化降解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氯碱工业的含镁盐泥对直接染料废水进行脱色处理。以直接大红、直接深蓝和直接黑3种直接染料水溶液作为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盐泥活化温度、盐泥用量等对脱色效果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吸附动力学特征,并对盐泥的循环再生利用进行了初步考察。经400℃煅烧活化的盐泥对直接大红、直接深蓝和直接黑3种直接染料均有很高的脱色效果,直接大红、直接深蓝和直接黑3种染料在盐泥吸附剂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20min左右时,吸附接近平衡。饱和吸附的盐泥经过煅烧后可以循环使用。研究结果为盐泥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