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南涌属于北江下游大堤左岸的分洪河道。西南水闸重建后,通过调节西南水闸闸孔的开度,引入北江水进行河涌整治,将导致西南涌上游污染物向下游迁移,但涨潮时须关闸门,不让污染较严重的西南涌水进入北江。由于下游珠江口河水的上溯,上下游河水交汇处河水流速最小,污染物的交换能力最弱,导致污染物的最大浓度沉积。本研究将应用珠江口一维感潮河网模型,从水环境效果的角度出发,模拟分析在水环境容量较小的平、枯水期,不同的引水方案对水质的影响程度,提出最佳引水方案和河涌整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行者 《环境》2013,(6):28-30
"今年年底前,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实现稳定达标,佛山水道水质达到五类,广州珠江河段稳定达到四类。2015年底前广佛跨界河流水生态基本恢复……"列入省重点环境问题挂牌督办,实施区域限批、实行河长制、整治460公里河涌……近期,笔者从广东省政府召开的广佛跨界区域水污染整治工作现场会上获悉,继流经深莞惠的"两河"(淡水河、石马河)整治之后,广佛跨界河流今年起将被广东省祭"重典"治理。对此,广东  相似文献   

3.
黄慧诚 《环境》2013,(6):34-35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畜禽养殖和面源污染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近期广州水质出现较大反弹。"珠江水质重回V类,多条河涌复臭。""污水直排流溪河菜农不吃自家菜。""东濠涌脏了,荔湾涌也臭了。"连日来,媒体纷纷报道广州水污染反弹,河涌复黑复臭,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时隔亚运两年多,广州水质现状如何?原本变好的水质为何会反弹?为此新华社《环境》电视栏目来到一线一探  相似文献   

4.
环境遥感     
天气的产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1参22X盯一‘双叮功3267水体污染的遥感方法及在珠江广州河段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王云鹏…(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学报/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一2(X)1、5(6)一闷印-肠5环图X一135 介绍了水体污染的遥感机理、方法,并探索在珠江广州河段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随着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增加,水体的可见一近红外光谱反射率逐渐降低。经比较发现,先对图像数据进行对数变换、n王S变换和几变换后再进行密度分割及图像分类,可以更好地区分和识别水体污染。采用这…  相似文献   

5.
大汶河水质状况评价和污染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水质评价和污染源分析对河流污染治理和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2019年6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大汶河干流和主要支流21个监测断面16项水质指标的检测数据,综合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大汶河流域水质状况和污染来源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大汶河流域水体整体水质较差,以Ⅴ类水为主,21个断面枯水期Ⅴ类水质断面占比为66.7%,丰水期Ⅴ类水质断面占比为81%;枯水期大汶河水质明显优于丰水期,且从大汶河上游至下游其水质污染程度逐渐加重;大汶河流域水体中主要污染物为TN、NH~+_4-N、Hg和Se等,属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类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流域耕地面源性污染和冶金、化工、纺织等工业企业工业废水的排放。该研究结果可为大汶河流域水体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珠江水系某一支涌为研究对象,采用AH型超微米气泡发生水处理装置,研究试验其治理污水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降低BOD和总磷及氨氮含量,处理后,溶解氧大幅度提高,水质明显改善。对超劣质水(ρ(COD)>500 mg/L),COD和BOD去除率达70%以上,同时氨氮和总磷也得到大幅度去除,对色度也有较好去除,大大缓解了该支涌的水质污染压力。通过运行成本的分析,其每吨水成本为0.277元,处理费用较低。该技术为河涌水质改善和治理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珠江口地区表层水中氯酚化合物污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方法,测定分析了珠江口、横门水道及鱼塘表层水中氯酚(CPs)的污染特征。结果显示:USEPA优先控制的四种CPs类化合物在珠江口地区水体中检出率达到98.75%,不同水体氯酚污染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横门水道>珠江口>鱼塘。参照有关标准,珠江口地区CPs残留水平对环境及人类生活产生危害的风险可能性较低。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铁、锰总含量与总CPs和PCP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河流沉积物中的壬基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珠江三角洲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的壬基酚(NP)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P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其含量范围在110~7808ng/g之间.其中,珠江广州河段污染水平最高,狮子洋水道明显低于上游珠江广州河段,东江位居其后,西江最低.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的分布特征与NP相似,相关分析显示TOC与NP之间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珠江河口水体有机磷农药的含量与季节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定期采集珠江口地区3条河涌的水样,分析9种有机磷农药(OPPs)含量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监测期间,9种OPPs中有7种被检出,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甲拌磷(97.5%)、敌敌畏(80.0%)、乙拌磷(77.5%)、灭线磷(15.0%)、乐果(10.0%)、甲基对硫磷(5.0%)、毒死稗(5.0%).∑OPPs浓度为0.46~43.60μg/L,平均为7.25μg/L,与其他地区相比处于较高的污染水平.珠江口有机磷农药的污染状况受季节影响十分显著.从丰水期至枯水期,沙湾水道、蕉门水道、万顷沙∑OPPs均值分别从7.82μg/L降至2.24μg/L,10.58μg/L降至6.46μg/L,13.08μg/L降至3.32μg/L.3条水道水质受农田面积、种植类型等因素的影响,OPPs污染状况和组成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李海燕  段丹丹  黄文  冉勇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2):2963-2972
分别于2011年4月(春季)和2011年9月(夏季)采集珠江广州河段及东江东莞河段表层水体样品,对该区域表层水体中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时空分布、固液分配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珠江广州河段及东江东莞河段表层水体中多环芳烃浓度春季高于夏季.藻类有机碳是该水环境有机碳的主要成分.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态有机碳(POC)以及叶绿素a(Chl a)含量是控制水体PAHs浓度的主要因素,说明水环境的富营养化程度可以通过增长的浮游生物量来影响多环芳烃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继而影响其环境行为和归宿.多环芳烃在水/颗粒物间的有机碳归一化分配系数(log Koc)与辛醇/水分配系数(log Kow)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其斜率是夏季大于春季,可能与多环芳烃的非平衡吸附有关.多环芳烃同系物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PCA)的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体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化燃料、煤和生物质的混合燃烧,并且PAHs的来源未体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通过本研究我们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该流域多环芳烃的时空分布状况,固液分配及其可能的来源,并且为珠江广州河段及东江东莞河段多环芳烃污染的控制和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体污染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污染物类型的快速分类识别能为水质预警及应急处理提供决策支持。通过测量水质参数:电导率(K)、温度(T)、酸碱度(pH)、氧化还原电位(ORP)、溶解氧(DO)和紫外吸光度(UV_(254)),以余弦距离比值定义的"区分度"作为相似性测度对3种类型的水体污染物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采用区分度对污染物进行分类,正确率达95.9%,比采用余弦距离方法高近3%。该方法不仅增大了不同类别污染物之间的差异,而且具有耗时短、操作简便、准确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某北方典型城市3种不同类型河流的水质空间分布,探讨了各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对水质进行空间分组,结果表明:3条河流综合的水质空间相似性较为一致,均表现为上游或中上游断面平方欧氏距离较为接近,下游或中下游断面亦同。单一河流与3条河流总体的相关性分析分别得到P0. 05和P0. 01水平下显著相关的水质指标。极显著相关(P0. 01)的水质指标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N与NH_3-N、COD与BOD5之间拟合效果较好,相互之间解释力较高,但TP与NO_3~--N、TN与NO_3~--N之间尽管极显著相关,但拟合结果较差,相互之间并没有较好的解释力,且即使变换其他形式的拟合方程,其效果也不佳。  相似文献   

13.
在环境保护中,对水体污染状况及其变化规律的监测,一般是选定监测点(单点或断面),进行瞬时的或在一定时间内连续的采集水样,再将水样通过化学的或仪器的化验分析,得到污染水体的各种有害物质的含量数据,以此来评价水体污染的程度及其变化趋势。这种方法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监测出水体的感观性状、化学、毒理学指标,在环境保护中被广泛地应用,但是,用这种方法监测出来的结果,只能代表采集水样时的短期内的水质状况,对一些不连续的,尤其间歇时间较长再行排放的污染物质,往往不容易测定出来。如果开展水体沉积物(一般也称为底泥)的监测予以配合,那么,  相似文献   

14.
浑河(抚顺段)水质粪大肠菌群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城市垃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人畜粪便和医院废水等的不合理排放,导致浑河(抚顺段)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粪大肠菌群(Fecal Coliform)是检验水质污染的一个重要生物指标,主要来源于人和混血动物的粪便,对水域进行粪大肠菌群的检测并结合理化分析,可以准确定出水体污染的性质和程度,从而可为水体的污染状况和程度的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以粪大肠菌群作为水质粪便污染指标,于2005年监测了浑河(抚顺段)水体粪便污染情况,同时监测了水质COD值.其结果表明,浑河(抚顺段)水体粪便污染严重,粪大肠菌群与COD呈现良好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多环芳烃在珠江口表层水体中的分布与分配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14  
为了解河口海岸带水体中多环芳烃(PAHs)的时空分布及其在水体及颗粒相中的分配及其控制因素,于2003年4月(春季)和2002年7月(夏季)采集了珠江河口及近海表层水体,采用GC-MS分析了水体中PAHs.结果表明,珠江河口及近海表层水体中多环芳烃浓度春季(颗粒相:4.0~39.1 ng/L;溶解相:15.9~182.4 ng/L)高于夏季(颗粒相:2.6~26.6 ng/L,溶解相:13.0~28.3 ng/L).河流径流、悬浮颗粒物含量及光降解程度是控制水体PAHs浓度的主要因素.水体中以3环PAHs为主,伶仃洋内样品比珠江口外样品相对富集5,6环PAHs,夏季样品较春季样品相对富集3环PAHs.颗粒物的来源和组成是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PAHs在颗粒相及水相中的分配系数(Kp)随颗粒有机碳含量、水体盐度增加而增加,随悬浮颗粒物含量增加而减少.有机碳归一化分配系数(1gKdc)与辛醇/水分配系数(1gKow)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但高于线性自由能关系模拟值.  相似文献   

16.
对珠江广州段7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中的石油烃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广州珠江表层沉积物中的石油烃污浓度水平在288.62~725.13μg/g之间。市区南航道、后航道浓度相对较高,前航道黄埔涌口(Ⅶ号点)附近石油烃浓度已接近海洋第二类沉积物标准值;西航道至前航道和南航道、平洲水道至后航道沿程石油类浓度与有机质含量逐渐升高,说明广州市区是造成石油及有机污染的主要区域。与有机质含量及沉积物粒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浓度与有机质水平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87,P<0.01);与粘粒组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85,P<0.05),而与砂粒组分成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19,P<0.01)。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宁夏中卫市腾格里湖水质状况,分别于2013—2015年春(4月)、夏(7月)、秋(10月)、冬(1月)采集水样,在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法、BP神经网络法对腾格里湖水质进行评价,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腾格里湖水体呈现一定程度的污染,富营养化状态较为严重、季节变化明显,氮磷营养盐超标是造成腾格里湖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金泽水库上游来水及库区水质变化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明坤  童俊  胡波  朱慧峰  白晓慧 《环境科学》2019,40(10):4461-4468
金泽水库是上海西南五区的主要饮用水源,上游太浦河来水及库区水质变化对水库运行和相应供水系统供水水质有重要影响.基于常规水质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不同季节金泽水库上游来水及库区水质变化;利用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了金泽水库上游来水及库区水中荧光溶解性有机质(FDOM)组成结构及分布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分析了水体荧光强度与常规水质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泽水库上游来水及库区冬季水质最差,库外断面水质受外源污染逐步恶化,经过库区生态净化作用后水质有所提升;水体FDOM主要由类蛋白类和类腐殖质类组分构成,类蛋白物质为主要组分,各组分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外源污染是影响库外断面FDOM总荧光强度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是影响库内FDOM总荧光强度季节性波动的主要因素. FDOM总荧光强度呈现上游低下游高的趋势,与水中NH4+-N、石油类、TOC、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显著相关,通过检测FDOM总荧光强度可实现对水体水质的快速分析并发挥预警和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太湖上游水环境对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太湖上游流域的苏南第二大湖泊滆湖及其入太湖的主要河流(太滆运河与漕桥河)的水质和水生植被开展调查、评价与环境生态学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所有样点水质均超富营养化,尤以太滆运河与漕桥河的水体污染为甚。通过PCA综合评价,河流绝大多数河段已是Ⅳ类水体,滆湖也已呈Ⅲ类水体。对水生植物类群调查而言,调查发现太隔运河和漕桥河中上游河段水生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很小,凤眼莲、芦苇和菰为优势种,沉水植被分布很少,群落退化严重,耐污种篦齿眼子菜和水盾草占优势;在湖泊中心区,沉水植物已完全退化。聚类分析发现所调查的植物可分为3大类群。PCO和CCA分别表明河流与湖泊所在的样点间的水体理化性状出现很明显的分离;该流域水体中不同形态N、P含量或底泥N、P含量主要影响水生植物种类组成和分布。  相似文献   

20.
感潮河流闸门引水在有效补充内河水资源的同时也会带来较高的营养盐负荷,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河网大尺度方面,而针对内河水质变化响应的机制尚不清晰.本研究以南通市感潮闸控河流—通吕运河为研究对象,系统阐明引水前后河流水体氮、磷等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水体污染特征和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吕运河研究区水质整体为IV类,水体和沉积物总磷呈中度污染(Pj=0.61,Si=1.16),富营养化程度为富营养(EI=60.87),且夏、秋季节的水体污染程度相对较高,水体各点位颗粒态磷含量占比平均为57.2%,氮磷比平均为5.34.引水期水体总氮含量及形态没有明显变化,而总磷、颗粒态磷含量及占比明显增加,总氮与总磷比值明显降低,溶解态氮磷比值有所增加,表明引水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体磷限制状态.高潮位引水能够使水体由中污染恶化至重污染,引水期水体悬浮颗粒物含量、颗粒态磷和总磷含量均与流速呈显著正相关(r=0.76、0.85和0.84),表明流速(引水量)深刻影响着引水输入的颗粒物和磷含量.低潮位引水期水体仍维持在中度污染,引水输入的泥沙在下游4号点位之后即发生淤积,增加了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