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加快构建先进完备的‘数字环保’体系",是"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点。其目的是建设覆盖全国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实现环境业务管理信息化、管理信息资源化和信息服务规范化的"数字环保"体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对外发布网站,是"数字环保"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平台,是促进环境信息化发展,构建环境保护统一网络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由于流域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的不同特性,目前将环境信息化手段运用到流域水环境层面开展部门间、跨区域业务协同的实践较少。本文通过总结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现状,分析影响长江经济带环境管理精准化的主要矛盾是缺少跨部门、跨区域的业务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建议通过构建跨部门互联互通监测网络、推动数据的交换和共享等信息化手段,提升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体系精细化水平,实现从传统环境管理到精准环境监管的转变,为全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提供统一的信息化支撑和服务。  相似文献   

3.
深化电子政务应用 推动环境监管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斌 《环境保护》2013,41(11):39-41
环境监管是各级环境保护机构的一项基本职能,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保障。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复杂,环境监管难度也越来越大,越发凸显环境监管各领域业务协同的重要性,凸显环境监管跨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和交换的重要性,凸显政务信息化深度应用的重要性。要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污染减排任务,改善环境质量,有效防范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确保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需要转变现有的工作方式,发挥信息化  相似文献   

4.
环境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各职能部门执法权的不恰当配置 当前,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监管和专项监管相结合的原则,即由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辖区范围内依法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管,而各级人民政府的其他职能部门,如农、林、牧、水和工业部门等实施专项监督。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在资源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机制方面不断完善,执法力度也不断加强,但是地区环境保护单位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区环境监察的有效性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管理产生了严重影响,降低了环境保护部门的行政监管执法力度。本文通过研究目前地区环境保护管理与监察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加强地区环境保护管理与监察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数字环保"是环境保护与相关污染源管理的综合信息平台,是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向公众负责的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环境监测与优化、污染源管理、政策制定等信息,并进一步探究环境管理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7.
周勤  黄译萱 《环境保护》2012,(17):40-42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行政监管、市场机制、社会监督和企业自律四类为监管主体的企业环境监管机制,对企业环境进行了总体上有效的监管,但各种机制以及机制之间存在诸多问题,需加以改进,并进一步完善企业环境监管机制. 企业环境监管机制现状 行政监管 行政监管是企业环境监管的主要机制,主要通过环境法规的建立、实施、检查和各种行政措施相配合来实现对企业环境活动的控制.如项目行政审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环境信访与环境纠纷处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环境保护部重点信息化项目,环境保护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项目已基本建成。为了提升环境保护部和省级环保业务管理部门信息化水平,推进环保行政办公自动化、办事程序公开化,根据  相似文献   

9.
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传统模式下的环境管理方法不再适应当前的环境保护实际需要,环境信息化建设应运而生。本文简单阐述了环境信息化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具体探讨了环境信息化建设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环境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提出了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环境民事案件和环境行政违法案件的管辖,指依法负有环境保护职责的行政主管机关在处理环境民事案件和查处环境行政违法案件的分工和权限.1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系统内的职责分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系统内部处理环境民事案件和查处环境行政违法案件的管辖问题,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和《环境保护信访管理办法》中规定得较为清楚,主要有:  相似文献   

11.
污染源是中国环境保护监管的重要对象。文章从回顾中国污染源管理及污染源数据资料的现状入手,提出了污染源编码规则体系的组成框架,分析了污染源编码规则体系对环保监管业务的必要性。基于框架研究,阐述了编码规则体系中排污单位编码、产污设备编码、排污口编码、污染物处理设施编码的赋码对象、编码规则及编码应用说明。基于面向污染源产排过程的编码方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污染源综合信息平台系统的框架,阐述了支撑平台系统的污染源数据库群组成结构,对促进环保部门间的污染源信息共享,更好地发挥环境信息化投资效益,提升污染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自北海市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方案印发实施以来,北海市环保局高度重视,深刻领会党中央、自治区和北海市政府关于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调整的精神,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放管服"上下功夫,有效推进了行政事项的精简和下放,创新和加强了环境监管,优化了政务服务。持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做好简政放权结合北海市市辖区环境保护行  相似文献   

13.
1974年-2008年,中国环境管理行政体制的七次改革基本遵循着渐进改革和强化统一监管的改革逻辑,不断提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行政级别,但较少调整部门间的事权关系和行政运行机制。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行业部门分散管理模式不断强化,部门职能交叉、权限冲突严重,多头执法、监管不独立,政出多门影响政府公信力的现象时有发生。进一步改革需要超越传统改革路径,运用系统论的思想与方法,从职能整合、组织再造以及强化责权统一、手段配套等多种途径改革中国环境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分析企业环境管理及固定污染源环境行政管理现存的问题,从环境管理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排污许可制度内涵,明确了排污许可证内容设计总体思路、原则,重构了排污许可证框架,完善了证照内容设计,为实现排污许可证作为政府环境监管的执法依据、企业环境行为的守法文书、公众环保监督的参与平台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连云港市化工园区环境问题频发,给连云港市各级环境管理部门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提出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以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环境管理信息查询平台,实现了化工园区企业环境信息动态管理和分类查询。结合卫星地图,还可以方便地查询化工园区内企业分布、企业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状况,有效地提高化工园区环境管理工作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规范化工园区运行监管。  相似文献   

16.
梁劲洪  梁文兴 《环境》2005,(Z1):114-115
为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平台,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狠抓措施落实,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切实提高环境管理的执法能力,是提高执政能力的体现,是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环境保护的行政管理,无论是从过去实践中暴露的弊端来看,还是面对未来发展的要求来看,都需要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2013,(16):2
环境监管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规划、协调、监督、执法、指导等活动的集合,是政府环境管理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守住生态红线的最后一道防线。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意识,为不断加强、深化和创新环境监管工作作出不懈努力。伴随着人民群众环境意识的日益提高和政府对环境保护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种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环境压力持续加大,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起步晚、底子薄、欠债多,大,农村与城市环境保护管理投入与成效存在巨大反差。目前我国主要关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还未能充分重视。目前我国农村环境监管存在环境监管范围偏窄、部门职能定位不清、环境监管能力不足、监管措施手段单一、缺乏农户调动机制等问题。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农村环境保护起步早,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我国应充分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加快农村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重点监管三大领域环境问题,建立统筹决策管理体制,实现常态化管理机制,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9.
佛子 《陕西环境》1998,5(1):34-36
环境行政处罚是指环境行政机关或法定的其他组织依法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而尚未构成犯罪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的一种行政制裁。它既是一种环境法律责任形式,又是环境行政机关经常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执法手段和具体行政行为。正确适用环境行政处罚,对于保障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环境行政管理中,及时调查处理环境违法案件,给予违法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恰当、合理的行政处罚,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追究违法者行政法律责任的基本职责和要求,也是维护市场经济公平竞…  相似文献   

20.
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企业捉高环境管理水平,适应WTO规则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行政管理角度探讨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如何推进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