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市化进程的强大推动下,促进了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对城市水土保持设计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城市水利工程企业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城市水土保持设计中,加强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可以有效处理和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促进水土保持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确保良好的防治效果。本文主要针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水土保持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设施,能够减少径流雨水的产生、外排以及发挥净化作用,但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种类较多,设施的控制效果及适用条件不一。为便于海绵城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验收、考核及监测评估,提出了"海绵当量"的概念以及典型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海绵当量的计算方法,并以北京典型片区为例进行应用验证。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优化及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夯实城市雨水湿地设计的理论基础,针对我国目前城市雨水湿地设计理论不足的现状,基于海绵城市视角,对城市雨水湿地设计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城市雨水湿地与普通人工湿地的共性,借鉴人工湿地理论及技术,通过文献综合、理论分析、定量研究等方法,提出了城市雨水湿地设计思路。从设计的角度对城市雨水湿地选址、面积定量确定、湿地选型、工艺流程、基质选择、植物选择、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张恬 《环境工程》2023,(1):254-255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环保、生态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人们应该更加重视环保、低碳和节能,在每个景观的设计环节中融入环保发展的理念,将创新思维与现代化景观设计结合,不断寻找适合当前市场发展需求的环保景观设计方法。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环保的相关理论快速发展,现代化景观设计与环保理念融合的理论也更加完善。在景观设计中,这些理论为设计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要注重环保理念与美学概念的协调统一,在保证景观设计质量的基础上,运用与环保相关的技术手段,对景观中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景观结构的搭配、功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楠 《环境工程》2018,36(5):36-40
通过对海绵城市理念的阐释,结合美国低影响开发的案例,对海绵城市效益、成本和效果进行探讨,纠正公众对于海绵城市认识的误区。同时借鉴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指南,对海绵城市常用设施设计流程和理论计算进行总结,为国内海绵设施定量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传导思维是一种逻辑响应度强的思维方式,依托定量理据分析,层进式推导出合理结论,促使目标可达。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编制要求因地制宜、理性务实。以上海市松江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为案例,研究传导思维概念和内涵,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编制思路、内容、技术方法,探讨传导思维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中的应用,并初步总结了基于传导思维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编制方法,以期为科学编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提供方法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分析及园区示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绵城市建设是低影响发展(LID)理念的特色实践。厦门市是国家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城市之一,故海绵城市建设对厦门市生态文明和旅游城市的建设工作有重要意义。结合厦门市具体特点和LID技术特点,对厦门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作了进一步分析。介绍了厦门市某园区的LID技术应用示范,并对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高效应用提出建议,以期为其他区域的海绵城市技术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生活垃圾资源化理论研究为基础,从景观要素解构展开,分析可应用于景观设计中的生活垃圾材料及其利用方式,对生活垃圾景观化技术手法及应用途径进行研究,将资源再利用的设计理念应用到景观设计中。  相似文献   

9.
以"低影响开发(LID)"为视角通过灰绿基础设施的生态耦合,应用到陕西岐山县袁家村湿塘修复设计中.探讨解决雨洪问题灰绿基础设施各自优势,以及两者的生态耦合方法.不仅考虑了传统的水环境治理而且扩展到水生态以及水景观,提出了综合水环境解决方案.为创建兼具生态服务功能和人文审美功能的农村水生态修复提供一条思路,丰富海绵城市设计体系的研究.为创建兼具生态服务功能和人文审美功能的农村水生态修复提供一条思路,丰富海绵城市设计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的时候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利用。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雨水资源在城市中的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中,节能环保是一个核心,而"海绵城市"的理念正是契合了这样的核心。我国计划3年内投资865亿元,建设16个"海绵城市"试点,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  相似文献   

11.
海绵城市建设与PPP相结合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一种创新模式,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往往由于边界不清等因素导致其绩效考核难度加大。2019年,第1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正式进入运营阶段,许多海绵城市PPP项目也将陆续进入绩效考核阶段。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海绵城市PPP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在辨析PPP项目绩效评价与绩效考核异同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政府实施机构为主,第三方机构为辅,竣工验收考核、可用性绩效考核、运营绩效考核相结合的三级绩效考核体系,明确考核内容及方法,针对含有多责任主体的绩效考核单元,提出了以径流水量和污染物总量为核心的责任分担方法。以期为我国今后应用PPP模式建设海绵城市提供思路,为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如何因地制宜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西北黄土地区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之一。以西北某城市新区为例,探讨了在西北干旱地区且存在大面积土地填挖方条件下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设计方法,提出了针对土壤地质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与指标,并借助Mike Urban数学模型评估了海绵城市建设效果,以期为我国西北地区及填挖方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是为了综合解决我国现在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其本质是绿色发展,遵循低影响开发模式,但由于雨洪管理在我国兴起较晚,各种措施的应用都处于试运行阶段,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特殊性,本文主要针对北方地区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海绵城市的建设会在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和探讨中得以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绵城市是低影响开发模式(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我国城市水问题的重要举措。论文从良性水循环理念的角度,针对城市防洪排涝、面源污染控制以及雨洪资源化利用等三大核心问题,以城市雨洪模拟技术和LID优化技术方法为重点,探讨了支撑海绵城市实施的关键技术方法,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雨洪模型;并以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常德市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研究得出:现状常德城区径流系数在0.33~0.81之间,平均值为0.64;按确保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采用渗、滞和蓄等多种LID消纳各地块径流,城区90%的地块均能达到控制目标,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和绿色屋顶总面积分别为496.75、1 338.15和613.21 hm2,占各地块面积的3.9%~31.4%之间。污染负荷SS削减率在45.0%~47.7%之间,平均削减率为46.1%。常德城区通过实施LID措施,雨洪径流和污染负荷的输出量将显著降低,基本能够达到控制目标。研究为常德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方法和技术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俊飞 《环境工程》2023,(3):290-291
<正>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交叉性强且综合性强的学科类别,它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各种各样的学科知识。现代城市建设而言,景观建设的目标并非只是要求从业者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展现出来,而是将当代人们的生活追求以及审美需求表现出来。因此,景观园林设计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综合,在实际设计和施工中不仅需要配备相应的功能作用,更需要满足人们视觉上的美感冲击。《景观设计学》所针对的景观设计学科的内容较为完整,  相似文献   

16.
薄壁堰式智能流量监测装置的设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径流流量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参数。但由于径流雨水的水头低、流量不稳定等特点,使得雨水径流流量测量难度很高。针对雨水径流流量测量难的问题,设计出1种薄壁堰式智能流量监测装置。该装置基于三角形薄壁堰测流原理,结合1种水位实时监测模块,实现雨水径流流量的在线实时监测。水位测量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通过力传感器将内置的圆柱体浮筒所受浮力转化为薄壁堰的堰上水头高度,再通过三角堰流量率定公式,计算得到被测流量。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数据实时发送到网站,实现在线监测。对设计的三角堰进行率定,流量为0. 5871~6. 4741 L/s,率定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拟合公式R~2=0. 9983,相对误差<4. 7%,具有良好的测量效果。将装置应用于某海绵城市建设园区内进行测试,能很好地记录降雨过程中径流流量以及流量的变化、峰值时间等参数,并且满足精准度的要求,在海绵城市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不同LID设施绿地在雨水径流的接收、传送到蓄存过程中的功能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出城市设施绿地作为系统的整体去除污染物主要机理,展望了城市设施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前景,为设施绿地在城市雨洪控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环境目益恶化的今天,景观生态设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此文从环境和生态的观点出发分析现代景观设计,并以中山岐江公园为例探讨景观设计与环境保护和生态主义之议题,提出景观设计创作之初应先进行环境评估,立足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主义的景观设计才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对遥感技术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明确了环境监控与遥感监测技术的关系,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对城市热岛效应调查情况、城市水体污染监测情况和对城市环境调查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地的研究与应用,对绿地覆盖率调查及绿地的三维量估算、对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研究和城市绿地景观设计及管理问题进行了总结,给出了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为遥感技术在环境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气候变化以及环境问题对全国各地城市的冲击愈来愈强烈,对此我国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思路。本文从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着手,在LID(低影响开发)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校内实地考察和调研的情况,探讨了海绵校园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着重阐述了海绵校园规划与改造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了模拟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