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输电线路建设触发的水土流失常引发各类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山西省输电线路走向,结合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和改进型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1],展开对山西省特定地貌特征的输电线路建设工程水土流失预测研究,得到适用于山西省地貌特征的水土流失参数及计算方法。研究结果可为山西省输电线路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输电线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结合山西省区域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提出输电线路工程中防治水土流失的一些措施,为山西省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的进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广泛分布的山区不时会遇到将输电线塔建立在危险陡坡的情形,开挖陡坡将截断原有支护结构,边坡的稳定性成为输电线路建设中的关键突出问题。以某输电线路新建铁塔岩质边坡工程为依托,在现场调研与结构面测绘的基础上,确定优势结构面,采用极射赤平投影法定性分析其潜在破坏模式,并通过3DEC离散元方法定量评价了截断原支护结构的边坡稳定性和新增支护后新建铁塔的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开挖边坡并截断锚索,会造成边坡开挖面附近产生较大变形,天然工况下边坡稳定性系数小于1,无法满足工程安全性要求;在开挖前对边坡增加锚索和抗滑桩(兼塔腿)加固支护,边坡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可满足工程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依据《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的预测模式,分析不同技术参数对输电线路周围环境工频电磁场强度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减少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及优化输电线路的架设方式。  相似文献   

5.
靖江电力器材总厂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坐落在举世闻名的江阴长江大桥北岸边,紧临新长铁路,是华东地区专业生产10-500kv输电线路铁塔、钢管塔、通讯微波塔、钢结构架及电力检测设备等产品的骨干企业,也是国家电力公司电力机械局归口管理企业,已通过了2000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6.
极端工况下滑坡区超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失稳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输电线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传输通道,在山区等地质环境脆弱的区域,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易受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影响,产生变形乃至倾倒,造成区域性的用电故障,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与经济损失。为保障输电线路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稳定运行,亟需开展受滑坡影响的杆塔基础变形的定量化研究。以巴东燕子滑坡以及位于滑坡体上的500 kV超高压输电线路某跨江杆塔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实际调查和专业监测数据,利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考虑极端降雨和局部道路开挖工况,分析该滑坡的稳定性和地表变形特征,探究滑坡地表变形对于坡体上超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变形的影响,提出滑坡灾害下杆塔倾斜度的定量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燕子滑坡的稳定性随降雨量的增大而下降,其整体仍处于稳定状态,但因公路开挖产生的临空面使得岩层中软弱夹层暴露,形成局部最危险滑动面,滑坡局部则处于欠稳定状态;通过地表水平变形折减系数,建立了杆塔基础中心点处地表变形与超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变形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出极端条件下该杆塔倾斜度超出了标准规定的允许倾斜度,故需要对杆塔基础进行加固处置或搬迁。该研究对分析不同工况下慢速堆积层滑坡稳定性以及受其影响的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特征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具有工期长、土方开挖量大、扰动面积大等特点。工程施工的水土流失聚集地主要产生在城市轨道线路部分、乘车停驶和转换部分、施工现场周边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轨道交通工程项目逐渐增多,该类型项目施工的水土流失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领域在提高工效、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国内直流输电线路应用就是之一.本文回顾了直流输电线路这项技术发展史,分析了该项技术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等方面的优缺点,以及直流输电线路对环境和人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际工程估算结果说明了直流输电线路的环境影响,为今后开展该项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从220 kV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的导线不同排列方式入手,分析不同导线排列方式下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通过对相同电压等级的同塔四回路输电线在导线水平排列和垂直排列两种方式下对周围电磁环境影响的比较分析,探讨此两种导线排列方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同时,通过预测输电线路在导线相同排列方式下不同相序布置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今后的高压输电线路架线方式从减小环境影响角度考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500kV直流输电工程中直流输电线路、换流站和接地极的环境影响与交流输电工程的明显不同,结合我国在该方面尚无环境评价标准及规范的现状,分析了运行期直流输电线路、换流站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范围和标准,以及接地极的环境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超高压输电线路辐射电平测量与电磁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辐射污染高压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危害,主要是工频龟磁辐射污染。各方面对超高压输电线影响的申诉和担忧与日俱增,并有强烈化的趋势。由于高压、超高压走廊的广泛分布,在它的分布区域内必然出现工频高压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问题。输电线路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包括电磁辐射对高  相似文献   

12.
输电线路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如实反映工程运行后的实际影响,而环境影响后评价目前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通过探讨分析输电线路工程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必要性、评价形式、开展范围和主要工作内容,为今后开展输电线路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压输电线路环境影响评价模拟类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按照《规范》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模拟类比的说明,结合对输电线路下方形成的工频电磁场和无线电干扰值的理论计算,通过分析影响线路下方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强度及空间分布的因素,总结出几点关于类比线路选取方面的经验,为今后电磁环评中模拟类比线路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压远距离输电需跨越地理环境较复杂的区域,本文选取福建地区110k V某架空输电线路,通过实测结果表明不同档距的架空输电线路的电场强度不同,档距为600m时达到最大;相同工况及气象条件下,福建山区相比沿海地区最大电场强度降低了56.4%。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输电线路跨域生态保护区的环保措施展开分析,结合XX输电线路工程项目跨越XX生态保护区的实际案例,重点分析了针对该生态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措施,值得各方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拟建的新街-恩格阿娄铁路穿过水土流失强度大的鄂尔多斯剥蚀丘陵区和毛乌素沙漠区,铁路建设的施工过程会增大沿线的水土流失量。本研究采用模式预测法对施工期内不同的施工单元和地类的水土流失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区域内原地貌背景水土流失量为3.79×10^4t,在施工期间如果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7.47×10^4t,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为3.69×10^4t,主体工程新增的水土流失量最大,达到2.4×10^4t,占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总量的65%左右,取土场次之,占28%左右,施工场地及营地新增的水土流失量最小,不到新增水土流失总量的1%。在水土流失防治上,重点防治区段是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和临时堆土区,本文对不同的施工单元提出了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在内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沿线的实地监测结果,分析了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沿线工频电磁环境的特征及环境影响,为环保行政部门的管理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8.
风电场工程的水土保持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能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的清洁资源,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具有成本低、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但其建设过程中风电基础开挖,电缆沟开挖、施工车辆碾压等情况的发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水土流失、破坏植被、加剧扰动地表,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根据风电场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的特点,合理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有针对性的合理布设相关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迅猛发展,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输电线路激发产生的直流电场水平随之上升。鉴于我国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确定合理的合成电场限值对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结合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实例,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客观阐述了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电场和磁场的电磁环境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10/220kV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场强度值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限值,不会对公众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