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城市水资源的紧缺,迫使人们不得不将城市污水经处理后重复利用于工业及生活杂用。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而污水从产出到回收利用,其时间间隔又较短(约一天)。因此,在回用污水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由水病毒引发疾病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污水资源化利用可行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在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必要性。城市污水由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两部分组成。近年来,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多,城市密度的加大,生活污水排放量迅速增加。因此,开发和应用投资省、见效怜惜、运行成本低的生活污水回用处理技术已成为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发展、商业经营等等都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珍惜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应加强对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借助现代各类技术与先进设备对污水进行处理,对污水进行科学、合理的净化,实现对水资源的再次利用,能够达到节约水源的目的,为此,本文就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4.
城市河流作为城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环境的调节具有重要的帮助。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一些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到了河流中,给城市河流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在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的今天,应当加强对城市河流污染的治理研究,塑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
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直接威胁着水体安全,造成严重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污水处理率低,大量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外排。为了减少煤矿居民日常产生的生活污水对下游河流的污染、节约利用水资源,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晋华宫矿对矿区生活污水进行了治理,选用"MBR工艺"进行处理并回用,达到了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有效改善了矿区严重缺水现状,提高了水资源的回收及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污水经深度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已逐渐成为我国今后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的现实选择,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是按需求确定回用对象及其水质目标,重点是选择合适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本文在概述目前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大量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工程实例,并分析了其采用的深度处理技术,对进一步推动我国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实践的应用以及探讨污水新型深度处理组合工艺技术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产需求,可利用水资源日渐紧张,再加上,各工厂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健康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为了我们后代能得到健康的水资源,我们必须建设我们的生态家园,用纯生态的方式处理污水,这种纯天然绿色的处理方法,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那么这种中水回用中采取生态环保的处理方式成为了当今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将生活污水经过接触氧化等方法处理后用于绿化等市政用水,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实例,对生化处理中的接触氧化法做了详细介绍,为水资源再利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再生水的公众认知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铃  陈卫平  焦文涛 《环境科学》2012,33(12):4133-4140
为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回收再利用市政污水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北京市作为最早实践再生水利用的城市之一,其市政污水再利用率已达约60%.本文以问卷、SPSS等作为调查研究工具,探索了被调查者的水资源及污水、再生水认知和再生水使用意愿、受访者的社会经济背景相关数据,对北京市公众的污水回用实践认知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北京市公众可强烈意识到城市水资源的短缺及处理污水的需要,但是他们在北京市主要水源、北京市用水量最大领域和北京市污水主要来源等问题上存在误区;大部分受访者对废水流向也表示不明确;然而,大于80%的居民表示只要不用于饮用或食物烹调,可以接受包括家庭使用的污水再利用,而63%的居民拒绝将再生水作为公共水源的补充;教育水平较高、个人收入较高、年龄介于35~55岁之间的被访者更加支持赞同再生水的使用,性别对调查结果并没有显著影响.最后,从公众、社区、政府这3个层面提出同步提升素质与认知、宣传和管理双管齐下、加强政策导向和硬件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本试验设计的一套新的污水处理系统,利用生物质吸附塔和人工湿地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生活污水,对生活污水有着很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稳定,并且各指标均达到了城市杂用水的水质标准,在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无二次污染,做到了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准的提高对水的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资消费的水资源却越来越短缺。饮食结构的改变、洗涤剂的大量使用、节水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污水的成分,这种成分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累积到一定程度将对现有工程设施提出挑战,使人们在污水管理与处理上的观念发生转变。1污水是城市可利用的资源污水是资源的观念正逐渐被接受。我国水资源缺乏且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城市缺水尤为突出。除了不断寻找新水源外,将污水作为可利用的资源将是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城市污水就近可得、易于收集、水量稳定,…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实际情况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再生利用的弊端,提出适度的生活污水分散处理及再生利用是对集中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的必要补充,污水的再生利用是开源节流,减轻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北京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污水资源化将城市污水进行加工处理,转化为达标的、可供人们二次利用的合格水资源,既能增加水源,又能减少水环境污染,是解决北京目前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文章梳理了近年来北京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北京市污水资源化利用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加快北京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人类正面临着水污染的严峻挑战,其中生活污水是水污染的一大来源。研究城市生活污水的液面偏振反射特性,对于水资源的监测与利用、环境生态保护都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选取不同浓度的三个生活污水样本,应用二向反射光度计测了不同样本在2π空间的多角度偏振反射光谱数据,建立探测方位角、光线入射角、探测天顶角、偏振角、波段等方面对所测水体的偏振反射数据的关系,并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这为偏振遥感在水资源环境上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并对生活污水的偏振光遥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人类正面临着水污染的严峻挑战,其中生活污水是水污染的一大来源。研究城市生活污水的液面偏振反射特性.对于水资源的监测与利用、环境生态保护都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选取不同浓度的三个生活污水样本,应用二向反射光度计测了不同样本在2π空间的多角度偏振反射光谱数据,建立探测方位角、光线入射角、探测天顶角、偏振角、波段等方面对所测水体的偏振反射数据的关系,并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这为偏振遥感在水资源环境上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并对生活污水的偏振光遥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于城市生活而言,做好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分析,能够为保证城市生活质量,推动城市生活发展带来重要帮助。本文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文中从"水量供应限制"、"水质分类供应"、"供水体系优化"和"节水观念教育"四个方面,对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工作的开展予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三项国家标准公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实施污水资源化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批准发布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三项国家标准。这三项标准分别是《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将于今年5月 1日实施。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2 0 0 1年 ,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 42 8.4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 2 0 0 .7亿吨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 2 2 7.7亿吨。一般情况下 ,城镇供水经使用后 ,有 80 %转化为污水 ,经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迅速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将会给城市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生活环境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污水处理技术的物理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几个分类上简要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各技术指标和应用,并指出城市污水处理及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一道瓶颈,为了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必须开展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体系建设。本文通过分析城市污水回用的可行性及污水资源化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提高认识、完善用水价格体系及政策法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是严重缺水城市,供需矛盾日渐突出,解决天津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已成当务之急,而污水再生利用则是水资源循环使用,提高使用率的有效措施。本文以新水源公司再生水利用为例,谈缓解天津市水资源短缺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