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犁河谷土地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4):1-7
1 伊犁河谷地理位置和经济概况伊犁地处新疆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位于中天山之西端。伊犁河谷被婆罗科努山和哈尔克山夹峙。北、东、南三面环山,东狭西宽,呈喇叭状向西坦荡展开。谷地由伊犁河谷地、巩乃斯河谷地、特克斯河谷地、喀什河谷地和昭苏盆地组成。地理坐标北纬42°14′16″—44°50′30″;东经80°09′42″—80°56′50″。东西长约350km,南北宽60—180km,总面积55665km~2,西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32km。  相似文献   

2.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4):24-26,45
伊犁河谷气候温和,水源充沛,土地肥沃,牧草丰茂,是新疆光、热、水、土诸环境因子搭配最好的一片绿洲。解放以后,这里的水土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形成了现今伊犁河谷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人工生态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环境因子现状见表一。  相似文献   

3.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4):8-14
1 以自身发展需要为着眼点的大农业用地结构 1.1 耕地开发利用结构——伊犁河谷(地区)的水土等自然资源虽在全疆属得天独厚,但若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来衡量,在全疆12个地州中,1990年伊犁地区排序倒数第四,仅高于属贫困地区的南疆三地州。为改变此落后状况,伊犁地区党委、行署、兵团及有关单位,决心在1991—2000年十年间,使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8.9%以上(即比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半以上)。但因全区的产业结构仍以农为主,农业中又以种植业为主体,1990年,全  相似文献   

4.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4):20-23
在研究伊犁河谷土地开发利用中,除大农业用地外,还应充分考虑到伊犁河谷的城乡居民、工矿及交通用地。随着伊犁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这部分用地的比例将随之提高。到本世纪末,伊犁地区的经济结构将会发生三个较大变化。一是在工农业结构中工业的比重将有较大提高;二是从三个产业结构上看,二、三产业的比重也将有较大提高;三是在大农业内部结构中,畜牧业的比重也会有大的提高。经济结构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伊犁河谷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在这里我们采用全国土地利用现状统一分类系统来研究与预测伊犁河谷土地利用状况及结构的变化,其中重点分析城乡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因大农业用地另有专题研究,故仅作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4):32-37
1 人地平衡与环境演变人口问题是大农业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决定性因子,伊犁这样一个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出现森林退化、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和盐渍化、草场退化等环境问题,首要原因是认识的片面性和政策上的偏差,因此,人口的质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态环境演变的速度和方向。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人类对环境施加影响并促其向有利方向演变的途径,所以人地关系是否协调,对环境演变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列出人口的数量与耕地面积的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6.
7.
1莱州市自然条件莱州市位于胶东半岛的西部,东经119°33′~120°18′,北纬36°59′~37°28′。西部、北部濒临渤海海湾,东部与招远、莱西市毗邻,南抵平度市以大泽山为界。南北纵距53km,东西横距68km,全市总面积1878.1km2,总人口87.6万人。在地质构造上届鲁东隆起区,西北部与渤海凹陷区相接,西部靠近沂沐大断裂带。经过漫长的地质构造运动和侵蚀风化形成了复杂的地貌形态,全市最高点为东南部的胡家项,海拔690.5m,由此向西北倾斜,呈台阶式下降,依次为低山、丘陵、岗地、平原、低地,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02%、256%、22…  相似文献   

8.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4):27-31
1 有利影响及其经验 1.1 农牧结合,草田轮作,用养结合,提高土壤肥力实行牧草轮作和小麦套种草木、绿肥就地种植,就地翻压等适于机械操作的措施,既不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又达到增加土壤肥力的效果,这不失为一种用养结合的好方法。伊宁县多浪农场自尝试农牧结合、草田轮用后,种植苜蓿的面积逐年增加,粮食面积逐年减少,但粮食的单产和总产却逐年提高,说明土地的生产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从而给人们提供愈来愈多的粮食和畜料。  相似文献   

9.
西宁市后备土地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后备土地资源现状西宁市后备土地资源量大、类型多样、分布集中。全市后备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通县、城北区和城西区,总面积约5.5万ha(据1992年土地祥查数据),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16%,其中荒草地2.9万ha,占后备土地资源的521%;探岩砾石地2万ha,占36.2%;田坎62863ha,占11.4%;裸土地976ha,占0.2%;沼泽地28.6ha,占of%;沙地1.3ha,盐碱地0.7ha。2后备土地资源评价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土地评价’大纲,我们对西宁市后备土地资源进行了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结果表明:西宁市后备土地资源为3~8级,其中3级地1…  相似文献   

10.
开发川东土地资源立体种植中药材刘思勋(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物种植研究所,南充648408)立体种植中药材是根据山区的自然环境、土壤资源、地形地理和气候特征等条件而提出的一种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上地资源.发挥山区优势的有效途径。1]11东山区的有利条...  相似文献   

11.
土地资源安全维系着国民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是在不超过生态系统承载力条件下的一种安全发展模式。以中国大陆29个省市为例,研究了中国各省区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而计算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安全度。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存在明显的地域不均衡现象,超载与盈余并存;多数省份处于接近或超过土地资源人口承载临界值,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磐安县农业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与途径吕思田(淅江省磐安县农业区划办公室,磐安322300)1991年,我县开展了由县农业区划办牵头,农业、林业、水电、土地管理等部门参加的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后备土地资源评价研究工作。从全县农业后备土地资源调查看,“四低”...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土地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芳 《青海环境》2001,11(4):162-164
土地是地球的表层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各项经济活动的基础。土地资源作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质量和数量是有限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土地、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加之不合理利用土地,地力衰竭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使土地资源永续发展,实现良性循环,西文分析研究了青海省土地资源的特征和生产潜力,提出了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4.
持续合理利用待开发土地资源是发挥农业生产潜力和缓解人地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河北省待开发土地资源的开发条件基础上,提出了持续利用的前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4):40-42
1 水资源基本特征 1.1 支流众多、水量丰富伊犁河实际控制地表水总量为164.59×10~8m~3,占全疆水资源总量的20%,其中我国境内产流量高达149.33×10~8m~3,而现状地表水引用总量仅49.64×10~8m~3,另在平原地区尚有26.36×10~8m~3的地下水可供开采,但目前只开采利用了0.6×10~8m~3。单以地表水资源量计算,流域内现状人均占有水量9821m~3,耕地每公顷占有水量39315m~3,这远远高于全疆各地及全国平均值。水资源具体情况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6.
1栖霞市自然地理概况栖霞市地处胶东半岛中部,位于北纬37°5′~37°32′,东经120°33′~121°15′,东西长63.45km,南北宽51.75km,全市总面积2017.73km2,其中丘陵区971.1bm2、低山区743.3km2、平地303.4km2,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48.13%、36.84%、15.03%,属于典型的低山丘陵区。栖霞市素有“胶东屋脊”之称,平均海拔178.72m,全市最高点为艾山主峰814m,境内群山起伏,丘陵绵延,以东部的牙山、北部的艾山为纽带,29条海拔400~500m的山岭相连,绵延于2座高山之间,形成全市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山丘脊背。以山脊为分水岭,…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垫江县目前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详细分析,结合垫法实际,提出了垫江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分区的设想,针对各区不同的土地利用特点,提出了土地持续利用方向及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烟台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烟台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中文分析了烟台市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