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草地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起 《环境保护》1997,(7):22-23
草地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刘起草地环境是指草地资源与一定的地理条件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特性并能发挥独特作用的地域空间,它与森林、农田、沙漠、沼泽等构成自然环境。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草地是覆盖地球面积最大的自然资源,草地资源...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硝化及氨氧化细菌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莉琳  毛任钊  刘俊杰  刘小京 《环境科学》2011,32(11):3455-3460
以西藏高原相邻的原始森林、天然草原和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室内培养法和nested PCR-DGGE技术,对比研究了这3个生态系统的土壤硝化势、硝态氮浓度以及土壤氨氧化细菌(AOB)菌群区系.结果表明,农田土壤的硝化势和硝态氮(NO 3--N)浓度显著高于相邻的草原和森林土壤,硝化势分别是森林和草原土壤的9倍和11倍,NO 3--N是农田土壤无机氮(Nmin)的主要成分,占无机氮的70%~90%.铵态氮(NH 4+-N)则是森林和草原土壤中主要的无机氮形态.原始森林和天然草原间的硝化势和硝态氮浓度没有显著差异.原始森林的土壤AOB菌群数量、多样性及均匀度最低.天然草原生态系统转换为农田后,土壤AOB菌群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显著降低,但是农田土壤的AOB菌群结构仍与其前身草原生态系统有较高的相似性.原始森林的AOB菌群数量、多样性及均匀度最低直接导致了其硝化势最低;农田土壤的硝化势和硝态氮浓度最高意味着农田生态系统中优势AOB的活性最高.以上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土壤氮素内循环及其关键微生物AOB的多样性与活性均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土壤环境质量以及生态系统的持续与稳定.  相似文献   

3.
研究西南地区陆地植被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2000~2021年MODIS NPP、1999~2021年基于站点的气象数据和200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残差分析、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西南地区陆地植被生态系统NPP时空演变及其对驱动力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时间上,2000~2021年西南地区植被NPP呈波动上升趋势,速率为3.54g·(m2·a)-1.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农田、草地和森林生态系统NPP均呈上升趋势,但农田生态系统NPP的上升趋势最为显著.空间上,西南地区植被NPP呈上升趋势的面积占比为89.06%,显著上升和极显著上升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广西南部、四川东部、重庆西部,以及云南和贵州交界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南地区植被生长具有双重影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农田生态系统NPP呈上升趋势的面积占比均高于草地和森林生态系统.西南地区植被NPP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呈明显地域差异.区域尺...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生态服务价值评价体系,对太湖流域圩区陆地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估算,并分析其空间差异性. 结果表明:①圩区陆地生态系统面积为9 196.7 km2,其中农田、居民点与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林地等4个生态子系统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59.1%、34.5%、3.8%、2.5%. ②圩区陆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219.374×108元/a,以间接生态价值(生态调节、生态维持价值)为主,占总量的61.6%. 其中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是下游杭嘉湖区(83.007×108元/a),其次为上游浙西区(39.104×108元/a)和湖西区(32.790×108元/a),三者占总量的70.6%;而下游浦西区、浦东区与上游的太湖区生态服务价值相对较低,仅占总量的9.1%. ③圩区单位面积陆地生态系统平均服务价值为2.385元/(m2·a),整体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 ④因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效用机制的不同,林地单位面积各项生态服务均明显优于农田. ⑤流域景观综合指数在0.879~1.124之间,呈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从东到西有森林、草原、湿地和荒漠等陆地生态系统.进入21世纪以来,胡锦涛同志三次来内蒙古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讲话对内蒙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影响深远. 胡锦涛在内蒙古考察期间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指示  相似文献   

6.
我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1.7%,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国家生态安全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力度逐步加大,但由于部分地区满负荷、超负荷的开发利用,部分草原生产功能逐步丧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7.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中,森林生态系统发挥重要作用;森林生态资源也是提升生态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方面。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森林生态保护的重要政策选择,本文讨论了国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的进展,系统梳理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与实践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市场化、多元化机制;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强化市场在森林生态产品与服务及相关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东北地区长输油气管道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预测和分析,从工程建设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两个方面,阐述长输油气管道工程建设对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土壤所产生的生态影响,并从施工前期准备、施工期、施工后期恢复以及长期监测和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文利用近30 a中国756个气象站点日观测数据计算中国陆地表层潜在蒸散和湿润指数现状及变化趋势,然后划分湿润程度变化对不同自然地带生态系统脆弱性影响的等级,并应用于农田、林地和草地三大生态系统脆弱性变化分析,结果显示:近30 a中国陆地表层平均年潜在蒸散为754 mm,平均湿润指数为-5.6,湿润指数平均变化率为-4.4/10 a,反映中国陆地表层湿润程度总体具有下降趋势。近30 a中国陆地表层气候湿润程度变化导致生态系统脆弱性增加的面积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43.7%,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西南部、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东部,以及青藏高原的西部、北部和东部。总体上,近30 a中国陆地表层气候湿润程度变化对农田、林地和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具有不利影响。其中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增加的面积最大,约占草地生态系统总面积的63.2%;其次为农田生态系统,约占31.6%;林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受影响面积最小,约占17.7%。  相似文献   

10.
土壤动物与其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土壤质地优良,食物种类丰富多样,则土壤动物个体数、类群数、多样性显著增多.目前,国内学者多侧重研究农田、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而流域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研究较少涉及.对此,从土壤动物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群落多样性三个方面来综述流域生态系统相关因素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具有代表性.在此基础上借鉴其他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相关研究并且结合流域生态系统自身特点拓展土壤动物研究方向,为研究区土地利用方向提供依据.研究流域中不同环境因素对土壤动物区系的影响,了解国内外土壤动物的研究和流域生态系统对土壤动物影响的进展.对于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改良土壤、减少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对维持陆地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国际上的森林经营和木材供应正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急需大量木材,另一方面却是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需要恢复森林覆盖率.只有可持续经营才能既持续不断地得到林业产品和服务,又不造成森林与生俱来的价值和未来生产力不合理的减少,也不给自然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改良土壤、减少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对维持陆地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国际上的森林经营和木材供应正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急需大量木材,另一方面却是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需要恢复森林覆盖率.只有可持续经营才能既持续不断地得到林业产品和服务,又不造成森林与生俱来的价值和未来生产力不合理的减少,也不给自然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696,自引:31,他引:696  
论文根据一系列1∶1000000自然资源专题图,把青藏高原生态资产划分为森林、草地、农田、湿地、水面、荒漠6个一级类型,应用GIS技术进行了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编制了青藏高原1∶4000000自然资产图。生态资产价值评估以Costanza等人(1997)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部分成果为参考,同时综合了对我国专业人士进行的生态问卷调查结果,建立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以此表为基础,通过生物量等因子的校正,对青藏高原不同生态资产的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每年的生态服务价值为9363.9×108元/年,占全国生态系统每年服务价值的17.68%,全球的0.61%。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中,土壤形成与保护价值最高,占19.3%;其次是废物处理价值,占16.8%;水源涵养价值占16.5%,生物多样性维持的价值占16%。高原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中,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贡献率分别为31.3%和48.3%。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工程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河套灌区水利工程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河套灌区土壤耕作层处于脱盐状态,盐碱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表明该灌区农田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增强,但由于灌区内曾长期处于积盐状态,故仍然存在潜在的次生盐渍化威胁.   相似文献   

15.
西北干旱区典型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论文选择西北干旱区塔里木河流域、玛纳斯河流域、石羊河流域以及黑河流域4个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以1994年土地利用分类图、TM影像,2005年CBERS影像数据为基础,参照谢高地等提出的"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在对这4个典型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格根据其消费指数以及不变价格订正的基础上,逐项估计了这4个流域农田、森林、草地以及水体生态系统各项生态系统面积、服务价值及其变化。结果表明,这4个流域提供环境保护的支撑生态系统(森林、草地、水体)面积2005年普遍小于1994年,而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增加显著,并且相对于较大面积的内陆河流域,小流域内各类型生态系统面积变动比较大,变动速度相对较快;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具有较高的稀缺性,但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幅度最大,这两个流域相比,黑河流域各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对于该区域人们的生活生产更为重要,影响更直接;塔里木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增加幅度最大,但其区域内人们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支付意愿的增长速度却保持最低,这说明该区域内部人们对这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支付意愿与其资源丰富程度并不对称,需要加强宣传水土安全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湿地萎缩等生态问题.为了解黄河流域生态质量状况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格局、植被、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价值、县域生态质量等多方面的数据和文献资料.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大部分县区生态质量状况一般,植被覆盖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上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于中游和下游;② 2000—2018年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占比持续下降,森林、水域面积占比略有增加,聚落面积占比持续上升,20世纪80年代以来整体植被覆盖和生产力状况得到改善,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提升;③大部分地区生态状况改善幅度有限,局部仍有退化,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依然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建议在恢复植被覆盖的基础上,开展优化生态结构、维护生态过程的相关研究,重点关注生态敏感地区生态保护成效的评估和提升,农耕地区农田生产力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城镇化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安全的影响;同时建立黄河流域生态质量综合监测体系,开展监测指标与技术方法的机理和应用研究,这不但是流域生态质量时空变化分析的基础,也是生态保护恢复和管理工作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利用3期(2000、2005、2010年)遥感分类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对长江中游地区2000~2010年生态系统格局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主要存在6种生态系统类型,其中以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主,二者面积约占全区域总面积的58%和31%。各生态系统面积大小依次为: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其他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等绿色生态空间主要呈环状结构分布。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中部江汉平原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则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地区和鄱阳湖地区。10年间,区域内生态系统均发生明显变化,以城镇生态系统变化幅度最大,增长约25.45%。湿地生态系统变化幅度最小,约为0.03%。空间转移最显著特征为农田生态系统转为城镇生态系统,呈现极端非平衡态势。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遥感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修复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森林林地、草地、工矿区、城镇的生态修复以及重庆市10年陆地生态系统遥感监测应用实例。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具有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大水域和大农田生态系统.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功能不断退化.为了保护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五大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分区提出了具体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变化对三江平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三江平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很大,研究其生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可以为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利用三江平原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估算了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980~2000年三江平原耕地、城镇用地和水域面积有所增加,其余类型面积减少.其中耕地面积增加了30.70%;湿地面积减少了53.37%,该区域人文景观的影响已超过了自然景观.1980~2000年三江平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了538.87108元,损失幅度为28.62%.大面积湿地转化为农田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