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是在用工实践中十分普遍的现象。为了便于操作.用人单位常常在劳动合同文本中加入“用人单位有权根据生产经营变化及劳动者的工作情况调整其工作岗位”的条款。实践中这一条款的法律效力引起了争议。本刊通过案例对此问题进行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些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一些乡镇企业,在生产建设中,相互之间或者和民工之间签订包括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在内的经济合同。在合同中往往有“发生一切事故由承包方自理,发包方概不负责”的内容。这种合同,一般称之为“生死合同”。一旦发生由于发包方的直接责任,造成重大伤亡的严重后果时,发包方即借口“合同” 中已有伤亡责任的条款规定,而推托责任或者赔偿一些钱款了事。这种“生死合同”是否合法?触犯了刑律能否追究刑事责任? 江西省吉安汽车运输分公司基建科干部胡校农,违反劳动保护法规,违反劳动安全制度,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造成…  相似文献   

3.
用人单位是否向劳动者提供了额外利益(出资培训),这是我们认定服务期能否成立的基本出发点。在认定“专项培训费用”时,应把握该费用在出资渠道、金额起点和组成范围等方面的特殊性;在认定“专业技术培训”时,应甄别具体的培训形式,并判断培训期限是否具有合理性。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供其他特殊待遇虽不能适用服务期的规定,但应允许当事人就特殊待遇问题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补充条款。  相似文献   

4.
谁是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形象,震撼了几代人的心灵,他们英勇无比、气壮山河的精神久久回响。谁是最可爱的人?在这个和平时期的新世纪,当之无愧的是劳动者——各行各业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劳动者正是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历史,创造了财富,他们是整个社会的“衣食父母”,他们是新世纪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对黑龙江省宝清县境内的十多个国营、集体、个体小煤矿调查时发现,绝大多数矿签订的用人劳务合同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 这些矿录用的工人绝大多数是当地农民和外地流入人员,矿方在与他们签订劳务合同时,不顾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竟然在合同上签订了生死条款:因工死亡,一次性付给死者亲属2000元至3000元不等,双方签字画押,并写明永不反悔。 问起为什么签订这样的合同时,矿方竟作出这样的回答:“煤矿不知什么时间会出事,不签订生死合同能行吗?我们签合同是周瑜打黄盖,双方两相情愿,谁也没逼谁。” 被录用的则说:“不签生死合…  相似文献   

6.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是整个劳动防护用品的一部分,为什么称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是因为它的防护性能好坏直接危及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此,我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末,将一些直接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与健康的防护产品,即特种劳动防护用品(19种)纳入生产许可管理。并在生产比较集中的省份成立了“劳动防护用品检测检验站”,对生产企业的产品跟踪检验,为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奠定了基础,为安全生  相似文献   

7.
国际核心劳工标准发展动态及其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心劳工标准自提出以来就一直是国际上争论不休的议题。尤其是近几年,发达国家一直在努力使社会条款纳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之中,在WTO的多边贸易规则谈判中,反复提出“劳工标准”问题,即把本国的劳动标准和劳工状况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国际核心劳工标准也因此更加引人注目,成为新千年WTO多边贸易谈判中的焦点。一、国际核心劳工标准(基本劳工公约)与社会条款劳工标准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政策和基本要求,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职业安全卫生和童工、女工保护和强迫劳动等一系列有关劳动者基本权益的问题。国际劳工标准…  相似文献   

8.
实践中,用人单位为了给自己在组织劳动、调配劳动力上提供方便,避免出现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时遭遇劳动者不服从的尴尬,往往在劳动合同中写入本案例中劳动合同第2条的内容:“甲方(指公司)有权根据工作需要以及乙方(指劳动者)的工作能力、表现调整乙方的工作,乙方必须服从甲方的安排。”对该条款法律效力的认定,实践中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法律保证。新宪法对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在保护劳动者这方面,新宪法把“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等用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充分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亲切关怀。认真贯彻执行宪法的这些条款,必将大大加强劳动保护工作,更好地调动亿万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极积性。 执行新宪法,保护…  相似文献   

10.
对于行车来说,生死是一瞬间的事情。当回忆起爱人和我的危险情形时,依然心有余悸。 我的他喜欢改装车,对赛车更是痴迷。见了土路啊,弯道啊,简直兴奋的不得了!在一次游玩回程时,他说:“把安全带系上!”我知道他一定又让我感受在山道飚车的激情了! 只见他把速度一下冲到120,马上就是一个左弯  相似文献   

11.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四第十一条涉及到劳动合同变更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这一条款存在对“书面形式”、“口头变更”与“实际履行”、“变更内容”等方面如何理解与适用的问题,如实施不当,将导致拖欠工资的“合法化”等后遗症。因此,认定劳动合同变更效力要合理认定变更范畴,同时要审查其合法性和合理性,更要谨慎认定口头或以实际履行达成的变更,最后还要完善劳动者寻求救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漠视企业安全生产,就会导致工伤事故屡禁不止。通过调查发现,在众多的伤亡事故背后,大都徘徊着“生死合同”的幽灵。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去年春天 ,我和同村的几名青年外出打工 ,被平罗县刘某组建的建筑施工队雇用。因该施工队使用的是廉价购买的报废机械设备。同年 10月 ,在一次施工中发生断裂 ,将我的左腿砸为骨折 ,先后花去医药费等 10 0 0多元。我要求刘某给予补偿 ,但刘某则说 ,当时在雇用合同中写有“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 ,所以拒不承担责任。请问 ,他这样做合法吗 ?宁夏隆德县 :马荣良马荣良同志 :我国宪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对劳动者要加强劳动保护 ,改善劳动条件。据此 ,《劳动法》第54条规定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  相似文献   

14.
陈啸宏 《现代职业安全》2006,(9):I0026-I0032
四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式颁布实施,为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国家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定为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宣传周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今天,我们举行隆重的仪式,公布获得“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称号的企业。我代表本次活动的主办部门向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各部门、各级工会组织、企业和新闻媒体的全体同志们表示热烈欢迎!向参加这次会议的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对中国职业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对56家获得“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称号的企业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5.
劳动防护用品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由用人单位提供的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它是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劳动保护工作,把“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写入国家宪法。《劳动法》更是进一步明确规定“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产品”。这使得劳动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16.
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特殊商品。为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2002年11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安全生产法》,立法明确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和监督管理责任,对为劳动者提供安全产品的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经营行业提出了重大的社会责任要求。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保障?一直以“致力于人类的安全健康”为经营理念的广州市劳动保护用品有限公司,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中是如何想?如何做?本文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安全生产方针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总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遵循这一方针,这是因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 “安全第一”,是指安全生产是全国一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确立了竞业限制制度,允许用人单位与相关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但该制度规定得不够具体,导致劳动合同实务中存在一些误区。有效的离职竞业限制条款须具备以下要素:适格的限制对象(即劳动者);合法的限制范围、地域和期限;约定的经济补偿等。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否则离职竞业限制条款无效。  相似文献   

19.
浅谈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基本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对安全问题过探索和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极坟代价的艰苦的历程,安全生产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组织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劳动者的生存权和劳动权应该得到保证,这是由我们国家的性质和社会制度决定的。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主要一条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的“根本利益”。人民利益中最基本的权利是生存权和劳动权,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进程中,安全生产已越来越多地与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相融合、相交集、相影响。因此,实现安全生产,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每一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是我们社会文明进步的“风向标”,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人民走向富裕和幸福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0.
《劳动保护》2002,(11):10-11
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10月9~1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办。本届展览会的主题为:“关心21世纪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健康。”目的是架起国内外企业洽谈、信息沟通的桥梁,提高国内劳动防护用品的技术含量和科技水平。“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