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湖北省地质灾害"点多线长面广体大",以及种类多、频率高、灾情重、汛期突、防治难等特点,首先基于"工程地圈系统",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工程活动、大气降雨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分区描述其地质环境。然后从整体上给出其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包括地质灾害类型、数量和分布。最后,通过定性和定量形式对比解释易发程度分区和防治区划分现状等。结果表明:(1)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很大。鄂西山区以公路切坡和水库蓄水为主,易发生以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鄂东南低山丘陵区以资源开采和地下水抽采为主,易发生以塌陷和沉陷为主的地质灾害。它们均属高-中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2)湖北省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9.42%。鄂西山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约40%,人口占总人口约20%,而地质灾害占全省的80.0%以上。因此,鄂西山区是湖北省地质灾害最大集中区,对其发育特征和治理设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直接灾害是山区震灾的主要方面,但有时地震引起的滑坡、泥石流及水灾等次生灾害也会大于直接灾害。由于山区交通闭塞、通讯困难、经济和文化欠发达,这给地震的预测预防、抗震救灾带来了特殊的困难。因此,必需建立和制定以自救互救为基础的适用于山区特点的体制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控制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灾害性天气频发,使得山区泥石流危害极为严重.作为人口和经济高度集中的山区城镇也就成为泥石流危害的主要对象.针对山区城镇泥石流危害特征及风险控制现状,引入地理学中的同心圆理论,探讨了山区城镇泥石流风险控制的"同心圆模式",分析了"同心圆模式"中各风险控制层对灾害风险的控制机制及效应,提出城镇泥石流风险控制应遵循多层防范、逐级降低的思路,研究可为山区城镇的减灾管理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地震局在中国地震局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致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防震减灾队伍,把握防震减灾工作服务于全省经济建设,努力开创防震减灾工作的新局面。近几年,全省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西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黄国勤 《灾害学》1999,14(1):60-64
洪涝灾害是江西农业灾害的主要文种之一,也是全省农业及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全省85个县(市)近50a洪涝灾害资料的统计、对比和分析,揭示了江酉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全省制定防洪减涝对策和措施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因涉及泥石流、滑坡、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或因位于地下水源核心区、高压走廊保护区内.316个行政村的1062个农居点将在近期迁建,涉及面积87.2平方公里。据统计:北京共有300多万农村人口.行政村将近4000个。零散农村居民点近13000个左右,分布在16400平方公里的山区和平原,而分布在山区的约有5500个居民点。村庄格局的形成有历史及经济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山洪对山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近年来的一系列山洪灾害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制约了山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重庆市巴南区跳石镇为研究范围,针对山区镇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构建了由微地貌类型、地形坡位、汇流累积量和植被覆盖度等组成的山区镇域山洪危险分区指标体系,并在Arc GIS平台支持下,通过相应方法获取研究区危险分区指标数据,利用建立的镇域山洪危险分区模型计算得到各评价网格单元山洪危险综合指数并据此进行了综合分区。研究结果表明:跳石镇山洪灾害以低危险和中危险等级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40.12%和34.23%,而中危险区和高危险区共占总面积的47.37%;居民房屋位于中危险和高危险区范围内的面积达846427.9 m2,占房屋总面积的45.40%;在汛期,跳石镇防治山洪的任务较繁重。研究成果可为跳石镇的山洪灾害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为山区镇域山洪灾害危险分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冰雹气候特征及冰雹灾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江西省80多个气象台站冰雹监测资料、近10a天气图资料和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资料,对该省冰雹时空分布、环流背景和冰雹灾害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江西省冰雹具有很强的时间变化特征,春季3-5月为冰雹最容易出现的季节,其中4月份是冰雹出现最多的月份,冰雹最容易出现在下午到傍晚时分;冰雹地理分布差异大,总的特点是,山区多,山区与平原交界地带多,鄱阳湖附近的陆地多,其他地区则较少,全省有4个冰雹出现频率大值区;造成江西冰雹天气的地面影响系统是倒槽静止锋,其次为冷锋和气旋波等;冰雹灾害与冰雹出现频数并不完全一致,而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作物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构造了冰雹防御区划指数函数,根据指数大小将江西省各县市划分为3级冰雹防御区.  相似文献   

9.
2007年12月11日是第5个国际山区日,今年国际山区日的主题是:面对山区气候变化。联合国大会宣布12月11日为国际山区日,由粮农组织组织协调全球范围内的纪念活动。这个联合国特殊的纪念日特别突出了全球山区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了对山区社会独特需求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边坡稳定性受多种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正确地认识各影响因素的特征及其对公路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有助于对边坡进行合理的评价,并采取经济有效的防护措施.本文在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搜集了622个典型山区公路边坡的地质资料及灾害资料,建立了山区公路边坡地质灾害数据库,统计了各影响因素与边坡失稳频度的关系.统计结...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采用风洞试验、数值模拟、现场实测3种方法研究山区风场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比了各种方法的相对优缺点;然后从平均风特性和脉动风特性两方面对比分析了山区风场区别于平原地区风场特性。山区风场特性相对更为复杂,变异性更强,呈现更明显的非高斯和非平稳特性,山区地表粗糙度类别不能简单地分为四类,山区风攻角、风速谱、风速剖面分布规律明显不同于平原地区;在高山峡谷间风场既存在明显加速效应,也存在阻挡效应,使得桥梁抗风设计更为困难。总结了山区桥址处设计风速的几种取值方法,为今后山区桥址抗风设计提供参考。最后对山区桥址风场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山区道路灾害及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分析了山区道路灾害的形成及山区道路灾害的系统构成,提出了山区道路灾害的防治原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了山区道路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2月11日是第5个国际山区日,今年国际山区日的主题是:面对山区气候变化。联合国大会宣布12月11日为国际山区日,由粮农组织组织协调全球范围内的纪念活动。这个联合国特殊的纪念日特别突出了全球山区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了对山区社会独特需求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河滩地是西部山区的重要土地资源,绝大部分山区河滩地因泥石流而生,又因泥石流的后期作用而可能消亡.以云南省小江为例,指出泥石流对西部山区河滩地形成的正面效应,同时也分析了泥石流对河滩地的淤埋、淹没和冲毁等负面作用,为西部山区河滩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青海位于祖国西北,地处青藏高原北部。解放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使一个贫穷落后的高寒山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初步形成了一个略具规模的现代化工业、农业、牧业生产基地。大量的人类工程活动使青海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人为灾害,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再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6.
减灾短讯     
充分发挥协会优势积极参与"平安山东"建设山东省灾害防御协会多年来一直以"防灾减灾,造福人民"为宗旨,致力于全省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努力推进安全文化和预防文化建设,为社会经济保驾护航,为山东经济建设服务。2004年,协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平安山东"的指示精神,开展工作。一是组织山东省部分大企业召开了"山东省大企业防灾减灾座谈会"。大型企业在山东省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  相似文献   

17.
《灾害学》2020,(1)
陡斜坡路基作为山区高速公路的重要内容,一直是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针对国内陡斜坡路基病害时有发生的现状,该文以山区高速公路富水陡斜坡路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典型路段富水陡斜坡路基病害形成过程、病害形态和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陡斜坡地貌、挡墙基础软质岩持力层、岩土体裂隙及软弱结构面、水体和施工质量等是诱发山区高速公路富水陡斜坡路基病害发生的关键原因。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既可规避前期勘察设计风险,又可消除后期施工质量缺陷的山区高速公路富水陡斜坡路基建设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GPS在山区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滑坡的稳定性一直是倍受关注的一个重要安全问题。本文讨论了滑坡位移传统监测方法的缺陷和新型的基于GPS的自动监测技术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介绍了适用于山区公路滑坡位移监测的高精度的GPS技术。实践表明,采用GPS技术进行山区滑坡的稳定性监测,具有可操作性更强、精度更高、不受气候条件约束以及高度自动化等优点,能够为预测边坡可能出现失稳破坏的部位和变形破坏时间提供更可靠的监测资料,因而GPS监测技术值得在山区滑坡的变形监测领域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王佳运  石小亚  罗金  冯卫 《灾害学》2021,(1):122-127
随着山区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张,城镇边坡风险评价与分级成为亟需开展的一项研究工作,同时,对于山区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决策等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该文以吉县吉昌镇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黄土高原城镇边坡地质灾害风险分级系统研究,通过完善、优化城镇边坡危险性评价指标,采用数理统计学方法重新厘定城镇边坡危险性与危害性的评分分级标准,进而依据建立的城镇边坡地质灾害风险分级矩阵表确定边坡的风险级别,探索建立黄土高原山区城镇边坡地质灾害风险分级系统,为山区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建设以及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防灾博览》2002,(4):19-19
联合国将2002年定为“国际山区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Mountains),以提高国际社会对山区生命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范围的重要性的认识。“国际山区年”是始于1992年“里约峰会”的漫长计划的重要一步,该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制定了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蓝图——《21世纪议程》。该议程第13章,其标题是“管理脆弱的生态系统:山区的可持续发展”,把山区作为全球环境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提了出来。 2002年国际减灾活动有三个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