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用Nafion化学修饰电极预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可溶性铅的方法。土壤经0.1mol/L HCl处理,以Nafion修饰的钨丝电极富集可溶性痕量铅后,放入石墨杯中进行原子吸收法测定。实验结果,在pH3.5的HCl介质中,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4.5μg/L,检测限为0.04μg/L;对浓度为2μg/L的铅标准溶液平行测定10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6%;10多种离子不干扰测定,样品回收  相似文献   

2.
分析饮用水中五种卤代烃的顶空/气相色谱法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顶空/程序升温气相谱法快速分析饮用水中1.1-二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溴甲烷1.1.2.2-四氯乙烷五种挥发性卤代烃,分离效果好,其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检出限分别为0.50μg/l.0.10μg/l。0.98μg/l,0.56μg/l,1.20μg/l,其回收率在81.8%-102.7%之间,精密度在0.62%-12.1%之间。  相似文献   

3.
汽车尾气和大气中C1—C4烃类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熔融性Al2O3/KCl大孔径毛细管柱,用气相色谱直接进样方式,对汽车尾气中的低碳烃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监测。在汽车尾气中检出了32个色谱峰,对其中的10种烃类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测定。浓度在25μg/L-20mg/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样品的回收率为85.0%-115.0%;最低检出浓度为25μg/L。  相似文献   

4.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碱性介质中,以二价钴为催化剂,过氧化氢可氧化间硝基苯基萤光酮。研究了其催化氧化的褪色反应及动力学条件,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二价钴的分析方法。方法的测定范围为0-3.5μg/1,最低检出浓度为0.006μg/1;对维生素B12针剂中二价钴和水样中二价估测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7%,1.7%;回收率分别为95%和98.5%。  相似文献   

5.
本法以硝酸银沉淀分离废水中氰化物,再用蒸馏法预处理,以1%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在PH为5.60~6.02时,用异烟酸-巴比妥酸为显色剂,在15~30℃下显色,线性范围为1-15μg/50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03μg/ml。  相似文献   

6.
本法以硝酸银沉淀分离废水中氰化物,再用蒸馏法预处理,以1%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在pH为5.60~6.02时,用异烟酸-巴比妥酸为显色剂,在150~30℃下显色。线性范围为1—15μg/50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03μg/ml。  相似文献   

7.
乙氧氟草醚在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配有EC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水和土壤中乙氧氟草醚的方法。水样用石油醚提取,土样用石油醚/丙酮提取,用浓硫酸酸磺化法净化后测定,方法的最低出浓度水中1μg/L,土壤中为2μg/kg。当乙氧氟草醚加标浓度在5 ̄500μg/L范围内时,在水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5.7% ̄102.0%,变异系数为3.40% ̄6.85%。  相似文献   

8.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氯离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流动注射分析(FIA)技术.载流中含有Hg(SCH)2和Fe2+,注入试样中的氯离子与Hg(SCH),反应,释放出SCH-,后者与Fe2+形成红色Fe(SCH)给离子,其强度用分光光度法在480nm处测定.记录的吸收峰高度与试样中氯离子浓度成正比.线性范围6.0—18μm/mLCl,检出限达0.12μg/mLCl-.对6.0μg/mLCl-连续测定11次,其RSD为3.9%.出样频率为90样/小时.方法已用于水样中氯离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用一般高效液相色谱仪,不用抑制柱:分析柱为IC—PAK阴离子交换柱,用电导检测器检测,测定水中Cl一、NO、Br-、NO和SO4离子。试验了淋洗液(邻苯二甲酸氢钾)不同浓度和pH对阴离子分离的影响,并与另一组淋洗液比较各阴离子的最低检测浓度,及测定自来水中阴离子含量。检测限在0.1mg/L-0.83mg/L间。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淋洗液测定的变异系数<5.10%。单柱离子色谱法用于水中吸附有机氯测定的Cl-离子检测,检测限接近μg/L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东亚地区硫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一个硫沉降模式分析了东亚地区SO2和SO42-浓度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不同天气条件下,SO2和SO42-的浓度不同,高层SO2和SO42-的浓度分别为04—10μg/m3和02—05μg/m3;中层为40—100μg/m3和20—60μg/m3;近地层为40—300μg/m3和20—80μg/m3.分析表明,近地面浓度分布受源的影响比较明显,高层的浓度分布与湿清除过程密切相关,其浓度的低值区与降水区和云区有较好的对应.中层浓度分布体现了源、中层气流及湿清除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