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砂土中柴油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加油站污染土壤中筛选出对柴油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比较研究菌株及菌群降解柴油的差异,探讨植物苜蓿和芥菜对菌株降解柴油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菌株Q18和菌群对砂土中柴油都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菌群对柴油的降解率明显高于菌株Q18.菌株Q18 和菌群在5 d内对柴油的总降解率分别为40.29%和54.15%.与菌株Q18降解柴油相比,菌群主要是强化了中、长链烷烃化合物的降解.②在砂土中,苜蓿和芥菜都能显著地强化菌株Q18对柴油的降解,但苜蓿强化菌株Q18降解柴油的能力强于芥菜. 5 d内菌株Q18-芥菜和菌株Q18-苜蓿复合体系对柴油总降解率分别达到60.05%和56.68%.③菌群和苜蓿及芥菜复合体系降解柴油的能力也有显著提高,但芥菜强化菌群降解柴油的能力强于苜蓿.5 d内菌群-芥菜和菌群-苜蓿复合体系对柴油总降解率分别为75.53%和70.50%.   相似文献   

2.
高效石油降解菌群构建及降解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从受石油污染海水中分离出6株石油降解菌D3、T4、R4、T1、D4和R3,对单一菌株的降解能力进行了鉴定,采用等比混合的方式构建了混合菌群分析其降解性能。试验结果表明,T4受柴油浓度影响较小,T1和D3在柴油浓度为0.2%(v/v)时降解率最高,分别为78%和88%;R3和R4的降解率随柴油浓度的升高而上升,D4的降解率随柴油浓度的升高而下降。6种菌株构成的混合菌群的降解能力优于单一菌株,对C13~C19的组分几乎全部降解。二元混合菌T4/R4和R4/D3的实际降解率高于理论降解率,表现出较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首先从曹妃甸港石油污染区采样,筛选到两株降解率较高的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石油降解菌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1)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Ps1),经过10 d的降解实验,Pa1的降解率达到了63.28%,Ps1的降解率达到了65.86%。然后对此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其降解率都有显著的提高,Pa1的降解率为71.28%,Ps1的降解率为74.24%。最后进行菌株的组合,两株的混合菌株降解率为76.05%,表明混合菌株的降解率比单个的菌株高;同本室筛选的石油降解菌S1的组合,其降解率提高到81.45%。本实验为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与石油降解菌的混合菌群组合降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畜禽废水中分离到7株高效降解菌Y1、Y2、F1、G1、G2、J1、J2,经初步鉴定Y1、Y2为芽孢杆菌,F1为放线菌,G1、G2为光合细菌,J1、J2为酵母菌。初步研究了各菌株的特性,并选择COD与NH3—N去除率高菌株进行菌群构建。结果表明该构建方法操作简便,切实可行。反应25d后,在所有构建的菌群中,Y2G2F1的降解能力最好,猪场废水COD去除率可达89.8%,NH3-N去除率达83.6%。  相似文献   

5.
从上海、大连和天津的附近海域海水中分离出的15种石油降解菌中筛选出6种柴油降解率在75%以上的高效石油降解菌D3、T4、R4、T1、D4和R3。经16S rDNA测序鉴定,D4和T4属假单胞菌属,D3和R4属短波单胞菌属;R3属迪茨菌属,T1属盐单胞菌属。分析6种菌株在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发现,在LB培养基中,D4的适应期较长,需要25 h,而稳定期较短;在葡萄糖培养基中,R4在3 d后进入稳定期,适应期较长,其他5种菌株在2 d后就进入稳定期;在柴油海盐培养基中6种菌株在3 d后生物量出现明显增长,其中R3、R4和D3的生物量高于T1、D4和T4的生物量。对比6种高效石油降解菌株在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得出其生长的难易顺序是柴油海盐培养基>葡萄糖培养基>LB培养基。  相似文献   

6.
一株耐低温石油降解菌的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低温条件下(15℃),从抚顺石油二厂曝气池活性污泥中驯化和分离得到一株以柴油为碳源的降解菌株Q21,通过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反应特性和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对其进行鉴定.菌株Q21为琼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unii),该菌株利用柴油生长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为10%,生长温度为15℃,pH值为7.0,摇床转速为150 r·min-1,盐度为0.5%~1.0%,降解率为71.50%;降解后的残油组分经GC-MS分析结果表明,菌株Q21能降解柴油中所含的C9~C24之间大部分烷烃.  相似文献   

7.
从大庆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14株石油降解丝状真菌,用以筛选可高效降解石油的菌群. 经过ITS(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其中9株属于镰孢霉属(Fusarium sp.),2株属于黄白生丛赤壳菌属(Bionectria sp.),另外3株分别属于葡萄穗酶菌属(Stachybotrys sp.)、曲霉属(Aspergillus sp.)和雅致放射毛霉属(Actinomucor sp.);在固体培养基中各菌株的生长速率差异显著(P<0.01). 不同菌株能够特异降解不同的石油组分. 将筛选的优势菌株组成2个菌群,菌群1由菌株3、D2、D3和D52组成,菌群2由菌株3、6、D2和D3组成,分别考察单菌和2个菌群对原油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菌株原油降解试验30d后,单菌菌株D52对原油去除率最大,为64.25%;菌群1和菌群2对原油的去除率较高,分别达到74.55%和72.64%,可以考虑用于污油生物修复治理的工程菌群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浙江省舟山渔场油污染的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中分离筛选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柴油降解菌株。经富集培养、形态观察、测定单菌噬油斑、柴油降解率大小初筛到3株柴油降解菌。然后对初筛到的3株菌进行液滴坍塌实验、发酵液的表面张力、排油圈和乳化稳定性的大小测定进一步复筛,最终筛选出1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柴油降解菌,经18s rRNA鉴定为海洋解脂耶罗威亚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其柴油降解率为80%,发酵液液体表面张力可从73.4 mN/m降至23.56 mN/m,乳化效率E24为60%。通过薄层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GC/MS鉴定,其产生的表面活性剂是由C14、C15β-羟基脂肪酸组成的脂肽。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拟从加油站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对柴油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研究不同类型土壤和植物对菌株降解柴油的影响。实验主要结论如下:①通过富集培养的方法分离得到1株对柴油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Q18,经鉴定分析,初步确定其为红球菌(Rhodococcus sp.);②菌株Q18对柴油的降解率在砂壤土中最高,达到46.28%,其次为砂土,在粘土中降解率最低。③苜蓿和芥菜都能显著强化菌株Q18对柴油的降解,但其能力在不同类型土壤中不尽相同,在砂土中,苜蓿强化菌株Q18降解柴油的能力强于芥菜;而在砂壤土和粘土中,芥菜强化菌株Q18降解柴油的能力强于苜蓿。  相似文献   

10.
2株海洋石油降解细菌的降解能力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邵宗泽  许晔  马迎飞  郭庆 《环境科学》2004,25(5):133-137
为实施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治理,从厦门储油码头油污水中分离得到了2株石油降解菌.它们能够在以柴油、萘或芘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并适应于海洋环境的温度、pH和盐度.它们对萘都有很强的降解能力,3d内降解率可达87.53%和84.01%;7 d内对芘降解率分别为8.35%、5.37%.经16S rDNA同源性分析表明2菌株之间及其与施氏假单胞菌的同源性皆为99%;Biolog生化鉴定也表明它们为不同的菌株.通过兼并PCR扩增,序列分析发现2种菌编码完全相同的萘双加氧酶基因,该基因与其它假单胞菌的萘双加氧酶大亚基有98%同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