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坝水库的建设会对洄游鱼类造成影响,为促进坝上坝下的鱼类基因交流以及保持河道的连通性,过鱼设施的建设非常重要.福建省罗源霍口水库工程的主要过鱼对象共有6种,为确保这几种主要过鱼对象可以找到过鱼设施的进鱼口,并顺利保证它们通过,以及为过鱼设施提供设计参数支持,对这几种鱼类进行了鱼类游泳能力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几种主...  相似文献   

2.
拟建项目位于松花江中游是鱼类重要通道的江段.是连接松花江下游与上游的鱼类活动、交流的通道,是黑龙江和松花江下游一些洄游鱼类上溯至上游产卵的通道.建坝后由于阻隔影响,将丧失松花江中游鱼类重要通道的作用,因此在枢纽处建立鱼道是必要的.根据江段的自然条件而确定过鱼设施方案及其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3.
我国鱼道建设的实践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梳理了我国鱼道建设的状况、相关环境管理要求,特别是分析了2001—2016年国内水电建设项目中鱼道的主要过鱼对象、鱼道型式及进展情况,通过调研已建鱼道的运行效果,重点剖析了我国鱼道建设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我国鱼道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鱼道设计应遵循自然和谐性,即与工程和谐、与水流和谐、与鱼类和谐的理念,通过建设自然和谐性鱼道、加强多学科合作、推进适宜性管理机制等,充分发挥鱼道的最大效益,提高鱼道过鱼效果。  相似文献   

4.
水电开发在改善区域能源结构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对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恢复的影响。为准确分析水电开发对流域生态风险的影响程度,本文以玉曲河流域水电开发为例,从生态风险源、生态风险受体及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评判标准,对水电开发前后的生态风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电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流域生态风险程度。并为流域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鱼血微核试验在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某化工技改项目曾因超标排污引发跨地区厂群纠纷被责令停产整改,为考察该项目整改后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果,在该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期间,采用鱼外周血红细胞微核试验现场检测废水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Cr6+对鱼外周血红细胞有致突变作用,并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试验期间废水特征污染物均达标排放,未对生物监测塘中的鲤鱼和鲫鱼产生明显的遗传损伤;微核试验与验收监测结果有可比性。证实了鱼血微核试验可用于长期监控敏感项目废水遗传毒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6.
水电开发工程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梯级水电开发,但是其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更是备受关注。本文以北盘江梯级水电开发项目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3S技术研究方法,针对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对陆生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确定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识别因子,做出针对植物、植被,陆生动物,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和自然景观生态体系影响的具体分析。经研究结果表明:梯级电站建设主要不利影响是改变了河流自然生态系统,对适应原生境的动物造成不利影响,使其栖息地缩小或丧失,水库淹没和施工占地及移民安置活动对区域土地资源、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对自然景观生态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水电站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了云南省水资源、水能资源和云南水电开发的现状,分析了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主要问题和影响,提出了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水电资源迅速发展,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逐步凸显。以生态保护优先为原则,合理确定流域水电工程的开发时序,对于妥善推进水电开发十分必要。对水电工程生态有序开发的内涵进行分析,采用构建指标体系评价的方法,综合评价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通过生态有序开发指数的定量结果计算,提出水电工程合理的开发时序建议。该方法可用于已开发流域进行水电开发有序度的演化趋势分析,也可用于未开发流域水电资源开发的管理与调控,为中国水电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科学评估其影响有助于建立更可持续的水电开发模式。以武江干流为例,利用当量因子法和功能价值评估法,分析了武江干流梯级水电开发对受淹没影响的河岸带陆地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效益及损失,并就其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效应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武江干流水电开发使受淹没影响的河岸带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本身的服务价值均出现增加,价值增量主要体现在水文调节、水资源供给等服务方面;武江干流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正效应主要体现在发电、水文调节、气体调节等方面,负效应主要体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持等支持服务方面。研究认为不同规模水电站的正负效应侧重点不同,不同流域单位电能的生态损失难以直接横向比较。结合多年来武江鱼类资源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鱼类生物损失指数的变化趋势,探讨了水电开发在时间上的累积生态效应及水电服务的空间格局差异。由于生物多样性等服务的影响难以用货币直接衡量,加上水域的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远高于其他生态用地类型,导致负效应的价值评估偏保守,武江干流水电开发的正负效应之比偏大。  相似文献   

10.
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科学评估其影响有助于建立更可持续的水电开发模式。以武江干流为例,利用当量因子法和功能价值评估法,分析了武江干流梯级水电开发对受淹没影响的河岸带陆地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效益及损失,并就其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效应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武江干流水电开发使受淹没影响的河岸带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本身的服务价值均出现增加,价值增量主要体现在水文调节、水资源供给等服务方面;武江干流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正效应主要体现在发电、水文调节、气体调节等方面,负效应主要体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持等支持服务方面。研究认为不同规模水电站的正负效应侧重点不同,不同流域单位电能的生态损失难以直接横向比较。结合多年来武江鱼类资源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鱼类生物损失指数的变化趋势,探讨了水电开发在时间上的累积生态效应及水电服务的空间格局差异。由于生物多样性等服务的影响难以用货币直接衡量,加上水域的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远高于其他生态用地类型,导致负效应的价值评估偏保守,武江干流水电开发的正负效应之比偏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