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机动车排放车载实验及模型模拟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研究机动车的排放特征及获得排放因子,是建立机动车排放清单和制定相应控制策略的基础,而路上的机动车排放车载测试被认为是实验室台架测试的一个重要补充.本研究利用AVL DiGas 4000 light五气分析仪,在澳门典型路段上对7辆汽油轿车样本开展了尾气排放车载实验.研究发现安装电喷加三元催化转化系统的车辆(以下称电喷车)在气态污染物排放上比旧的化油器车有显著降低,化油器车HC、CO和NO排放的体积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27×10-6、1.57%和1477×10-6,而电喷车则分别为33×10-6、0.21%和131×10-6,约是前者的1/11~1/7.但电喷车在冷启动阶段会出现高排放;对电喷车的CO和NO排放浓度做算术平均,其绝对值主要由出现频率少的高浓度值所贡献.研究进一步估算了汽油轿车的排放因子,同时利用MOBILE5模型计算了澳门2000年汽油轿车的平均排放因子,模型计算值和实验数据估算结果的比值在59%~139%之间,如果仅比较年平均排放因子,这个比值则在68%~132%之间.结果表明,车辆采用电喷加催化转化系统,对控制污染物排放的作用显著,但催化设备存在冷启动时起燃缓慢的问题;对电喷车的技术改进,减少其在行驶过程中出现高浓度的污染物排放,将能进一步大大降低平均排放水平;应用修正的MOBILE5模型计算澳门地区汽油轿车的排放因子,结果是比较可信的.  相似文献   

2.
对美国2002—2004年MMT对汽车尾气排放影响的600多组试验数据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汽油中MMT含量为8.3mg Mn/L时,含MMT燃油与不含MMT燃油在尾气排放方面相比,平均THC排放提高7.74%,CO无明显差异,NOx降低11.6%。在劣化率方面相比,THC劣化率提高118%,CO劣化率提高24.8%,NOx劣化率提高33.3%。含MMT燃油的3种主要污染物的三元催化转化效率均高于不含MMT燃油的相关值。  相似文献   

3.
化油器车,曾因其生产方便和成本较 低而风靡多时,但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担高,污染严重、尾气排放不合格的“化油器车”将成为历史,2001年是化油器车的最后一个年头了,从今以后,将被前进的车轮无情地碾过,而电喷轿车将全面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4.
选择5台国六直喷汽油车采用3种不同组分的E10乙醇汽油和1种不含含氧化合物的国VI汽油,按照国六排放标准开展了WLTC循环测试,研究乙醇和基础油组分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数国六直喷汽油车的CO、THC和PM排放有所降低,NOx排放无明显差异,PN排放微增,所有样车的CO、THC和PM平均排放降低为6%、7%和14%.E10乙醇汽油中的重质芳香烃含量增高时,PN排放明显增加,PN排放与PMI指数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污水输送、提升、处理过程中散发的恶臭一直是空气污染投诉热点之一。生物技术在处理此类恶臭污染时应用生物的生化特性来吸附,降解污染物。无二次污染。文章以自行研发的一套用于处理某污水处理厂生化水解池排放的臭气的生物过滤池装置为研究对象,经过调试后,在排放浓度为HzS〈7.0mg/m^3,NH3〈90.0mg/m^3情况下,其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99%左右。通过试验,研究了臭气排放规律,处理效率与运行时间.进气浓度.填料含水率.温度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某燃煤热电厂采用SNCR-SCR耦合脱硝+布袋除尘+湿法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湿式静电除尘的组合工艺对原烟气净化设施进行改造,以实现烟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随机抽取1个月的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O_2排放浓度非常低,平均浓度仅为6. 32 mg/m~3,应进一步优化控制参数实现经济运行。NO_x排放浓度稳定,98. 2%的时段排放浓度<50 mg/m~3,但氨逃逸控制不理想。经过湿法脱硫和湿式静电除尘后,96%的时段粉尘排放浓度<2. 5 mg/m~3。综合分析,组合工艺是一种适合燃煤烟气超低排放改造的可靠工艺。  相似文献   

7.
目前,小城镇污水处理是中国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通过介绍人工湿地的概念、类型、机理.并结合永川市某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得出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在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中具有投资低、操作简单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组合工艺对CODCr、BOO5、SS、NH3-N、TP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对CODCr、BOD5、SS的去除率均在90%左右,对NH3-N、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3%和72%,表明人工湿地对N、P的去除效果较其他处理工艺要为显著。该人工湿地出水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A类标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5辆测试车辆的车载排放测试、145万余条台架检测数据采集佛山市轻型汽油车动态运行与尾气排放数据,基于多种动态运行表征参数构建运行-排放关系,建立随行驶里程变化的排放劣化规律,探究动态运行与劣化水平对轻型汽油车气态污染物CO、HC、NO_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参数如平均速度V、瞬时速度v、加速度a及组合参数v-a,基于运行工况的运行-排放相关性较高,各污染物排放速率均随机动车比功率及瞬时速度的增大而升高;国零排放标准车辆的CO、HC、NO_X排放速率分别是国Ⅳ的284、20、641倍,且不同使用水平的排放情况均较高;轻型客车、货车CO、HC、NO_X排放浓度随累积行驶里程呈现"缓慢上升-快速增长-缓慢趋平"的劣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在用化油器轻型汽油车的污染物排放现状及各因素对排放的影响,分别使用简易瞬态工况法和双怠速法进行了实车测试。结果表明,20%高排放车的CO、HC和NOx排放分别占该类车辆排放总量的51.9%、55.7%和37.5%;车辆CO排放随车龄、行驶里程、基准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HC排放则出现相反的趋势;基于双怠速法检测,超标车的CO和HC单位行驶里程总体排放均值为达标车的2.8和3.0倍。  相似文献   

10.
选择5台国六直喷汽油车采用3种不同组分的E10乙醇汽油和1种不含含氧化合物的国VI汽油,按照国六排放标准开展了WLTC循环测试,研究乙醇和基础油组分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数国六直喷汽油车的CO、THC和PM排放有所降低,NOx排放无明显差异,PN排放微增,所有样车的CO、THC和PM平均排放降低为6%、7%和14%.E10乙醇汽油中的重质芳香烃含量增高时,PN排放明显增加,PN排放与PMI指数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机动车碳排放模型为基础,结合不同类型机动车存活曲线,建立分车龄的车队构成,并利用年均行驶里程和燃油消耗量,分析了京津冀地区2005~2020年道路碳排放量的演变及区域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河北省道路碳排放量增长迅速,近5a仍以7.14%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增长,而北京和天津两市的道路碳排放已经进入低速增长期,近5a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仅为1.01%和2.27%.小型客车一直都是道路碳排放的主力车型,其碳排放量占京津冀道路碳排放总量50%以上;轻型货车在北京市道路碳排放中的贡献越来越突出,而河北和天津两地轻型和重型货车正在逐渐发展为道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从京津冀道路碳排放的4km×4km网格分布图可知,因北京和天津拥有更密集的道路,其碳排放强度远高于河北省.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accumulated mileage(deterior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s(emission standards) on emission factors(EFs) of regulated pollutants(CO, HC, and NO_x) from gasoline passenger vehicles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I/M) data using the chassis dynamometer method. The accumulated mileage of passenger vehicles was significantly linearly correlated with vehicle age. For most cases,the average EFs of CO, HC and NO_x were significantly linearly correlated with accumulated mileage, indicating that emission deterioration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ollutant EFs.Implemented emission standards markedly influenced the EFs of regulated pollutants, and EFs markedly decreased with progressing emission standards. The present study also compared EFs of regulated pollutants between this study and the International vehicle emission(IVE) model, and marked differences in EFs were seen with variations in emission standards, vehicle types and accumulated mileage; NO_x EFs in this study were higher than in the IVE model. The results provide new insight into estimating regulated pollutant emissions using the IVE model.  相似文献   

13.
2006—2012年广东省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广东省年鉴及实地调查资料,基于COPERT Ⅳ模型计算并分析了2006─2012年广东省珠三角和非珠三角地区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清单. 结果表明:研究地区2006─2012年机动车保有量上升,国Ⅲ、国Ⅳ车辆所占比例提高,其中珠三角地区优化程度大于非珠三角地区;2006─2012年2个地区污染物(CO、VOC、NOx、PM2.5)排放因子均有降低,降幅在24.54%~57.89%之间. 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上升趋势及贡献特征地区性差异明显,2006─2012年非珠三角地区CO、VOC排放量分别上升了37.20%、26.93%,增幅高于珠三角地区,而珠三角地区2012年的NOx、PM2.5排放量增幅(分别为21.65%、14.60%)高于非珠三角地区. 轻型客车是2个地区CO和VOC的主要贡献车型,贡献率均达46.96%以上,并且处于上升状态,但珠三角地区增幅小于非珠三角地区;重型客车和重型货车是2个地区NOx、PM2.5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均在40.78%以上.   相似文献   

14.
遥感法用于车辆实际道路行驶污染状况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嘉  尹航  葛蕴珊  王欣  黄英 《环境科学研究》2017,30(10):1607-1612
为了评估满足不同排放标准的在用车在实际道路行驶条件下的污染状况,以2013年3-11月间在北京市朝阳区收集的16.5×104组在用汽油车排放遥感测试大数据为基础,对北京市的在用车实际道路排放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新车排放标准升级明显降低了在用车的CO、HC和NO平均排放浓度.从国Ⅰ/国Ⅱ到国Ⅲ以及从国Ⅲ到国Ⅳ/国Ⅴ,每次标准升级使得在用车的CO排放浓度平均降低12%~15%,HC和NO排放浓度分别降低13%和40%左右.与2003年相比,北京市2013年机动车CO、HC和NO排放的平均浓度分别下降了52.1%、82.1%和65.3%,排放标准升级带来的减排效果十分明显.未来排放标准升级过程中应当强化对在用车实际驾驶过程排放的监管,同时积极引导老旧车辆的淘汰更新,加大对排放造假行为的执法和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重型天然气车在实际道路行驶过程中的排放特性,使用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2辆国Ⅴ重型天然气车(简称“国Ⅴ车辆”)和2辆国Ⅵ重型天然气车(简称“国Ⅵ车辆”)进行实际道路排放测试,分析了CO和NOx的排放特征和不同工况下的排放因子. 结果表明:①国Ⅴ车辆在3种代表性道路类型(市区路、市郊路、高速路)下CO和NOx的高排放区主要分布在中低速区域的加速阶段,而国Ⅵ车辆CO和NOx的高排放区在市区和市郊路上主要集中在速度大于30 km/h区间,在高速路两种污染物的高排放区分布较为零散. ②根据MOVES模型划分机动车比功率区间(VSP Bin)后发现,国Ⅵ车辆在Bin 11~Bin 18区间,CO和NOx排放速率基本稳定且处于较低水平;在Bin 21~Bin 28区间,CO和NOx排放速率均随VSP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③国Ⅴ车辆综合工况下CO和NOx排放因子分别为国Ⅵ车辆的1.1~3.9和3.3~8.2倍,其中,在市区路分别为3.0~25.0和11.3~30.2倍. ④国Ⅴ车辆的NO2/NOx(浓度比,下同)远高于国Ⅵ车辆,且在高速路国Ⅴ和国Ⅵ车辆的NO2/NOx均最低. 此外,对比不同研究的测试结果发现,本研究国Ⅵ车辆的CO和NOx排放因子高于其他研究中国Ⅵ重型柴油车. 研究显示,国Ⅵ车辆的CO和NOx排放因子均低于国Ⅴ车辆,且在市区路下与国Ⅴ车辆差距更明显,因此,推广使用国Ⅵ天然气车,逐步淘汰采用稀薄燃烧技术的天然气车,能有效减少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大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与来源识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大流量主动采样器于2009年12月~2010年1月及2010年6月,分冬季与夏季两批次对深圳市13个点位进行大气样品采集,检测其气相及颗粒相中总的多环芳烃(PAHs)浓度.结果表明,冬季深圳市大气中总PAHs的浓度为17.9~92.3ng/m3,平均值为45.3ng/m3;夏季总PAHs浓度范围为8.64~96.3ng/m3,平均值为32.2ng/m3.两个季节PAHs单体中均以3~4环为主,占总浓度的75%以上;单个组分与总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夏季明显优于冬季.来源分析表明,冬季大气中PAHs来源比夏季更为复杂,通过特征分子比值法推断冬季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源、燃煤、机动车尾气排放;夏季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利用毒性当量因子法和致癌风险评价其污染水平和毒性风险,结果表明深圳市大气中PAHs污染与国内部分城市相比,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2010年亚运会期间空气质量,佛山市对中心城区内部分道路进行试限行.采用欧洲COPERT模式,计算出不同排放标准、不同车速、不同车型下的机动车排放因子,通过交通流调查,获取限行前后典型道路交通流运行状态,并以此为依据评估限行后区内机动车污染减排效果.结果表明,限行期间,主要路段道路交通流量平均下降32.5%,车型比例变化较大,摩托车流量下降显著.各种污染物降幅比例并不一致.按照此流量降幅可以预计,如在区内全面展开机动车限行,单位路段污染物(CO、NOx、VOC、PM)年排放量分别下降48.1%、39.2%、43.6%、49.2%.  相似文献   

18.
Street level air pollution due to traffic emission is a cause of concern in Guangzhou City. During the winter and summer of 1988, the traffic-related air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wind field, traffic volume and vehicle speed were measured extensively in three types of street canyons in Guangzhou City. Various types of motor vehicle emission in idle condition were measured and the composite emission factors of vehicles were derived. The variation of traffic volume and vehicle speed in 223 mainstreet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annual air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levels of traffic source emission were calculated. Using CO as a traffic emission tracer for air pollution on the street, the contributions of traffic emission to street level air pollution were determined by the receptor method. Ground level air pollution in Guangzhou has changed from coal combustion emission type into traffic source emission type. The average contributions of traffic source emission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CO and NOx on the street in 1988 are about 87% and 67%. The most significant pollutant of ambient air quality that traffic source emission influences in NOx.  相似文献   

19.
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因子测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调查我国重型柴油车排放污染物的基本水平,确定CO、HC、NOx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利用满足国Ⅲ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车,分别采用PEMS(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车载排放测试系统,由便携式SEMTECH-DS型气态污染物排放测量设备和DMM颗粒物排放测量设备组成)及满足法规排放测量要求的重型车整车底盘测功机方法,研究了不同负载(0%、50%、100%及120%)和2种测试工况对重型车排放因子测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过载(120%负载)下NOx和颗粒物等排放因子均比零负载下高出近90%;在平均车速较低、怠速时间长的VECC工况下,气态污染物、颗粒物的排放因子比平均车速高、怠速时间短的C-WTVC工况高出30%左右;PEMS系统和重型车底盘测功机系统所测气态污染物排放因子的相关性较好,但DMM颗粒物排放测试设备与重型车整车底盘测功机所测的颗粒物排放因子相差可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