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2008,(7)
当今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是未来世界的缔造者。因此,如何唤起这些幼小心灵的环保意识,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作为教师,是对幼儿实施环保教育的最直接的人,更要尽自己的心去把幼儿溶入保护环境的大家庭里,让幼儿亲自去接触自然环境中的森罗万象,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懂得环保。  相似文献   

2.
席云仙 《环境导报》2003,(14):22-22
家园同步,重视环境教育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都会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园阵地中,我们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环境教育计划,并定期发布家长书,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我们还利用家长半日活动对家长、幼儿一起做的玩具进行评奖,家长、幼儿的积极性很高,环保知识得到了丰富。教学活动中注重环境教育主题活动能促进幼儿综合智能的发展,也是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在主题活动中,我们利用游戏进行环境教育,通过问答游戏加深对保护环境的印象。为了使孩子有比较性的观察,我们将保护动物和禁止捕杀动物的教育图片…  相似文献   

3.
张丽鸿 《环境导报》2003,(14):33-33
生态教育的内容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让幼儿懂得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了解人类及其他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懂得珍惜、保护自然,保持生物种类、数量的相对稳定,学习防止环境污染的常识。环境道德美的教育。将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生态平衡免遭破坏,热爱大自然,爱护益鸟、益兽、益虫等社会公德纳入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并充分利用环境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激起幼儿最真的灵性、对生活的热爱,以美陶冶情操。家庭、幼儿园的生态教育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明确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及目的,理解、支持幼儿园的工…  相似文献   

4.
根据上海市学前教育指南精神的要求.针对幼儿教育的年龄特点。从教育观念,教育规律、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幼儿园与家长联手教育等方面,阐述了学前环境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分析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学前环境教育实践对强化幼儿环保意识的作用,效果。为学前环境教育提供了案例。  相似文献   

5.
在以往研究者对幼儿入园准备的研究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新疆昌吉州实验幼儿园小班的家长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部分幼儿的家长在幼儿入园前的相关准备,了解幼儿入园准备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徐意 《环境导报》2003,(14):35-35
垃圾分类,净化环境活动目标:通过活动,让幼儿带动家长及整个社区,共同加强对垃圾环保处理的重视,树立初步的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幼儿及家长保护地球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养成保护生活环境的习惯和能力。活动准备:1、场所:居民区-环卫处-回收站、垃圾填埋场-加工处理场;家庭由原来的一只垃圾桶增加为三只垃圾桶;环卫处:增设分类垃圾桶。2、活动前,幼儿明确保护环境及废物回收再循环利用的重要意义。学会对家庭生活垃圾进行分类。3、联系相应的回收站、加工处理场及垃圾填埋场(社区有回收站及垃圾填埋场,重点在于解决废物的加工处…  相似文献   

7.
<正>家访,是教师与家长面对面沟通,进一步了解幼儿的一种活动。它能使教师走进幼儿的家庭生活,更全面、真实地了解每一个幼儿;它是教师与家长、幼儿面对面的口头交谈,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它是教师利用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进行的,能使家长感受到教师真心的付出、真切的关爱,有利于引起家长心灵的共鸣。有效的家访能够激发家长、教师、幼儿三者之间的积极互动,使家园关系更为融洽,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产生"1+1>2"的强大教育合力。1.访前准备——有效家访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正>农村里的留守幼儿非常多,每次举行家庭教育讲座几乎都是祖父、祖母的专场。教师做到以下几个要点,可以提高讲座对祖辈家长的有效影响。一、以实物、具体问题导入——引发祖辈家长参与的热情农村留守儿童的祖辈家长参加家长活动的积极性往往不是很高,经常在开家长会时或高谈阔论,或忙自己的事情。引导祖辈家长"进入状态",可以由展示幼儿的画画、手工等作品入手,让家长发现幼儿在幼儿园表现出来的技能,或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幼儿家庭教育中典型案例的剖析,给幼儿家长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10.
开展幼儿环境教育实践的目的是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引导他们自主地欣赏,观察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环境要素和环境问题,使他们懂得我们周围的环境与人类的一切活动息息相关,并使幼儿逐步养成与环境友善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教师及家长对中班幼儿积木游戏的指导水平,充分发挥积木游戏在中班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就中班幼儿积木游戏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徐意 《环境导报》2003,(20):45-45
根据年龄特点,采取不同教育方法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条款,我们把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环保教育内容,以不同的教育方法融入教育活动,教育效果明显。行为陶冶法指利用幼儿身边的(环保)行为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其行为的教育方法。首先,我们每年植树节都安排植树绿化幼儿园的活动,让幼儿直观感受教师的绿化环保行为。其次,教师以身作则保持幼儿园的环境整洁,并及时制止乱丢乱扔现象,身教重于言教地影响幼儿。最后,引导幼儿与教师一同做好值日生工作,做力所能及的卫生工作。在不知不觉的环保行为陶冶中,培养幼儿最初的环保意识。榜样激…  相似文献   

13.
<正>班级家委会,是班级根据本班幼儿的教育需要组建的为班级事务、幼儿、家长服务的家长代表队伍。家委会作为教师教学以及班级管理的助手,能为班级提供各种服务、丰富教育资源,是教师与全体家长形成良好沟通关系的桥梁。在家委会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朱静华 《环境导报》2003,(22):44-44
创设良好的环境对幼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让家长参与环境创设、理解环境教育,才能让家长认识到各种环境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成为环境创设乃至环境教育的理解者、响应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15.
幼儿是未来的主人,在幼儿学前教育中进行环保启蒙教育,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在幼儿教育中通过活动、教学、一日常规、家园合力而机渗透开展环保教育,可以使幼儿在不同层面上潜移默化地接受学前教育,在学前阶段对幼儿进行各种教育,达到一定的认知行为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幼儿教育与家长工作存在一定矛盾。对幼儿园家长工作现状进行分析,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出有效情感艺术对策,实现幼儿园与家长共同促进幼儿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与幼儿家长的沟通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工作的成效。在一些调皮的幼儿犯错以后,既要将事情的真相告知家长,又要不引起家长的反感和抵触情绪,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运用沟通的技巧,将实话委婉地说,先听后说,客观地说,低调地说,即实话要常说,实话要"巧"说。  相似文献   

18.
在幼教活动中实施环保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须从引导幼儿关注环境入手,通过教学计划和活动、幼儿园环境创设和一日生活的引导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教育要从幼儿抓起 ,这在幼教界已达成共识。那么如何在幼儿心中开展环保教育 ,使之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之间的关系 ,萌发热爱环境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呢?1在教学和游戏中渗透环保教育幼儿园不是专业学校 ,因此在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途径之一是将环保教育参透到各科教学中 ,例如在美术课中 ,可以根据“我和动、植物”、“我和大自然”等题材进行环境设计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 ,怎样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和习惯 ,让幼儿知道节约用手呢?可以在幼儿洗手的地方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图案、标志 ,告诉幼儿节约用水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0.
正幼儿园环保教育是以幼儿园教育为主,对幼儿进行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力求提升幼儿生态保护意识形成基础的环境保护习惯。幼儿园环境保护教育可以让幼儿了解环境与生活的联系、动物与植物的关系,理解现实生活中周边环境污染的各类情况,如常见的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并在环保教育过程中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环保习惯,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爱护环境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热爱大自然,用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