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印度洋(WIO)地区以其迷人的海岸带、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富饶的海洋和海岸带资源而著称.但是地处WIO地区的许多国家像肯尼亚、莫桑比克、索马里、南非、坦桑尼亚、科摩罗、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留尼旺、塞舌尔等却极度贫困,特别是近二三十年以来,该地区的环境退化现象以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国外海洋与海岸带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洋与海岸带旅游已成为国外旅游研究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论文在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海洋与海岸带旅游发展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社会文化问题、海洋与海岸带旅游资源评价、规划管理与可持续旅游发展、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旅游开发等方面对国外海洋与海岸带旅游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价,并为我国海洋与海岸带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水养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海水养殖对全球海水产品供应的贡献持续增加,但是海水养殖对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以及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的不利影响,已经引起国内外海洋、环境等领域科学家和大众的广泛关注.海水养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般包括在海岸带地区建设养殖场对海域或土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为维持养殖生产活动所需的超量海域的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海水养殖残饵、代谢物污染及养殖生物外逃对海洋生态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方面.本文首先综述了上述影响,并展望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对策,以期为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天津段海岸带水环境质量灰色关联度评价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渤海湾天津段海岸带为例,对海岸带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在系统分析各种绝对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变权重的加权绝对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海岸带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海岸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其中,化学指标可以选择CODMn,BOD5,无机氮,磷酸盐和DO等,生物指标包括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叶绿素a浓度、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对渤海湾天津段海岸带的水环境评价结果表明:北部主要排污口———大沽口附近水环境质量面临威胁,水质呈Ⅲ~Ⅳ级;而中南部水质为Ⅱ级,远岸水环境质量良好,属于Ⅰ级.说明陆源活动影响是使水环境质量受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促进海岸带地区陆海一体化生态保护和整治修复是海岸带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美国海岸带管理项目制度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本文重点评述了美国国家海岸带管理项目和州海岸带管理项目,并据此提出我国海岸带管理工作应以保护海岸带地区的环境与资源为主要任务,采取项目制管理模式,合理分配国家与地方的管理职权,赋予地方更大的海岸带管理自主权。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环北部湾中国近岸海域生态系统调查基础上,利用国际前沿的理念—海洋健康指数(ocean health index,OHI)评价环北部湾中国近岸海洋的健康状态。评价结果:环北部湾中国近岸海洋健康指数的评估总分为61.3分。其中,得分最高的为清洁水域,得分92.5分,其次为自然产品得分85.6分。海洋归属感和旅游休闲的得分也高于70分。但食物供给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得分不足60分,海岸防护、碳汇、海岸带生计与经济方面得分不足50分,传统渔民的捕捞机会的得分仅39.3分。上述结果说明环北部湾中国近岸海洋健康状况整体较差,特别在食物供给、生物多样性、海岸防护等得分不足60分的6个方面,问题较为严重,应加强管理与保护。  相似文献   

7.
渤海湾海岸带生境退化诊断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岸带是世界上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境类型之一. 海岸带生境退化诊断技术研究是保护生态系统和近海生物资源的现实需求,将为海岸带环境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渤海湾海岸带为研究区域,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框架模型,构建了渤海湾生境退化诊断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对渤海湾海岸带生境退化进行了综合诊断和评价. 结果表明: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20多年来渤海湾海岸带的水质下降了1个等级,底质和滩涂栖息地下降了2个等级,入海物质对海岸带环境的压力提高了2个等级,海岸带生境的综合评价结果下降了1个等级.   相似文献   

8.
象山港海洋自然环境分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自然环境的凋查研究对海岸带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本文以近年来海岸带调查积累的资料为依据,分析了象山港环境各要素分布变化特点,并对象山港资源开发利用前景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9.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内的人工肥料的生产、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及农业上豆科作物的种植使自然环境中活性氮数量上升了1个数量级.人类对氮循环的这种重组尽管增加了粮食的产量,但是也越来越引起广泛的环境问题.其中1个环境问题就是硝酸盐在淡水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累积.在这里,我们建立的生态系统,有机氮在自然界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
美国海洋保护区法律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美国一些主要的海洋和海岸带法律的基本要求,这些法律制度为美国的海洋环境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其中多个涉及海洋保护区的建立与管理.但由于美国实行的是多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使得法律实施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为此,包括海洋保护区建立与管理等的海洋政策新建议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1.
海洋管理委员会(MSC)是一个独立的、全球性非盈利国际组织,其成立宗旨是保护日益减少的鱼类资源,保护地球海洋环境,为不可持续捕鱼作业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海洋管理委员会由大型食品及消费品生产企业联合利华(Unilever)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创办于1997年,并在1999年独立,于2000年正式成立,总部设在英国伦敦,在日本、德国、瑞士、奥地利、美洲区、亚太区、荷兰、南非、苏格兰、法国等多地设有办事处,业务遍布全球.  相似文献   

12.
《世界环境》2004,(1):84-84
一个看起来无法回答的世界性问题终于有了答案:科学家们已经计算出了海里究竞有多少种鱼。通过对世界海洋生物的首次全面普查.我们已知的海洋鱼类共计15304种。然而研究人员几乎每隔一天就会发现一种新的海水鱼但由于海洋99%的水域尚未探索预计还有5000多种鱼类等待发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 A517 海工钢在海洋全浸区环境下的腐蚀机理。方法 通过模拟海洋全浸区腐蚀环境,利用失重法、SEM、EDS、XRD、电化学等测试技术,分析A517钢的腐蚀行为历程,并探讨其在全浸区的腐蚀机理。结果A517钢在厚度方向上的最大电位差为 13 mV,小于发生电偶腐蚀的最小电位差50mV,说明材料在厚度方向上的腐蚀敏感性一致。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腐蚀质量损失量逐渐增加,平均腐蚀速率先降低、后升高、最后趋于稳定,腐蚀速率约为 0.127 mm/a。结论 腐蚀动力初期主要是由溶解氧的极限扩散控制,后期则是腐蚀产物的氧化还原电荷转移控制。腐蚀首先在 Al2O3、MgO 等夹杂物处萌生扩展,腐蚀产物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外锈层主要是疏松易脱落的γ-FeOOH,内锈层主要是致密均匀的 Fe3O4,同时锈层中还检测到了β-FeOOH和α-FeOOH的存在。锈层中存在大量微裂纹,削弱了产物膜的保护作用,促进了腐蚀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Die Naturwissenschaften》1980,67(12):601-603
  相似文献   

15.
渔业资源是重要的食物来源,对沿850km长的坦桑尼亚海岸线和无数岛屿进行渔业活动的当地居民作出了有价值的经济贡献.小规模的个体渔业占该国家43 000多渔民渔获量的大部分,个体渔民主要是在大陆架内的浅水海域中作业,使用传统的捕鱼船,包括小船、阿拉伯三角帆船、轻舟、舷外撑杆船以及舢板等.采用了使用不复杂的捕捞方法,例如诱捕篓、围栏捕鱼器、网以及不同的钓具技术等.鱼的物种组成和大小随渔具的类型和位置而变.  相似文献   

16.
渔业资源是重要的食物来源,对沿850km长的坦桑尼亚海岸线和无数岛屿进行渔业活动的当地居民作出了有价值的经济贡献.小规模的个体渔业占该国家43 000多渔民渔获量的大部分,个体渔民主要是在大陆架内的浅水海域中作业,使用传统的捕鱼船,包括小船、阿拉伯三角帆船、轻舟、舷外撑杆船以及舢板等.采用了使用不复杂的捕捞方法,例如诱捕篓、围栏捕鱼器、网以及不同的钓具技术等.鱼的物种组成和大小随渔具的类型和位置而变.  相似文献   

17.
依据实测资料及有关文献资料研究伶仃洋水文特征,主要污染物入洋负荷量与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伶仃洋受地形,径流,潮汐等的综合作用,水动力条件十分复杂,不同水域有不同的水文特征,伶仃洋水下地形滩槽相间,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以径流沉积为主,东部以潮流冲刷为主,伶仃洋盐度,含沙量和主要污染物含量的分布基本与水下地形 走势相吻合,伶仃洋水环境质量变化经历了四个过程,目前水环境质量较好,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基次是活性磷,氮磷富营养问题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4年6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六·五"世界环境日新闻发布会。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发布了《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并和汪纪戎副局长一道答记者问。国家环保总局为回应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海洋存亡,匹夫有责”(Wanted!Seas and Oceans——Dead or Alive),还首次推出世界环境日2004年主题中国标识,以唤起全社会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的决心和行动。本刊在此全文发表《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9.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researching and formulating “The Oil Spill Contingency Plan of south Chinese Sea”,this paper analyses and discusses the structure,functions and main contents of marine oil spill contingency planning,programs the organizing and commanding system and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and advances the planning and researching method to coordinate comprehensively and to design practically the detailed emergency response steps until to formulate the ease operating programs for the plan implementation(PPI) and the PPI to apply high-techniques supporting emergency administrations and response.  相似文献   

20.
高峰 《世界环境》2014,(5):72-73
<正>很多人喜欢把地球称为"水球",因为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着。千百年来,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鱼类资源和矿物资源。可是,我们并没有充分地利用海洋。究竟海洋还能怎样造福人类呢?也许某一天,你将看到这样的图景:海洋中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城市,人像鱼一样在海洋里游来游去……不要大惊小怪,在未来的100年中,人类将会逐步实现这样的梦想。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奇妙无比的未来海洋生活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