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丽泽金融商务区交通噪声分布量进行模拟,指出丽泽路是商务区噪声超标的路段,并从噪声源、传播途径、接收点三个环节各自采用的隔声降噪措施及其效果进行模拟和评估,提出合理的隔声降噪合理措施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翟国庆  李争光  陈钰  张邦俊 《环境科学》2008,29(8):2372-2376
为控制市区铁路噪声污染,在对铁路噪声影响初步调查基础上,以杭州市区浙赣铁路沿线某拟建小区为例,结合小区规划、环境景观和配套工程设计,从传播途径上提出设置人工土坡、声屏障、绿化等多种降噪措施,合理组合形成若干典型降噪方案,应用Cadna/A软件对各方案的降噪效果做了模拟预测和比选.结果表明,不同方案对预测点的降噪效果最大相差19.4dB,方案二降噪效果最佳,但若只考虑铁路噪声影响.则以方案一为佳.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市区铁路沿线住宅等建筑的规划及其噪声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潘敦银 《环境工程》1991,9(6):38-42
本文以青岛第二制药厂为例,从众多噪声源中找出了主要的噪声污染源,并对其分布、机理和特性进行了探讨。根据抗生素生产的工艺特点、噪声状况和降噪要求,提出了对各种高噪声设备的治理措施,设计了全面系统的噪声控制工程方案,并予以实施。验收表明,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合理、降噪效果明显,全部达到国际要求,为此类工厂的噪声治理提供了可靠依据和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4.
绿化林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小平  彭海燕  王亮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12):2567-2571
为了研究公路绿化林带的降噪效果,对路侧林带降低实时交通噪声的效果进行定位测量,并将交通噪声人工编辑为不同频率的噪声,在远离交通噪音的林带中进行模拟试验,测定林带对不同频率噪声的衰减效果.结果表明:林带对交通噪声衰减有一定作用,其作用随能见度增大而降低;林带降噪效果随林带宽度增大而增大,可决系数为0.990,但在30m宽度内随林带宽度的增加,噪声的降低速率有所下降;不同林带类型的降噪效果有所不同,所选30m宽林带类型中,国槐纯林的降噪效果最佳可达15.38dB,而杨树、柳树纯林降噪效果较弱,分别为7.25、11.02dB;林带对中低频率噪声的平均衰减作用高于高频率噪声.  相似文献   

5.
针对低噪声路面降噪效果,基于近距法(CPX)获得轮胎/路面噪声,结合交通流特性、路面声学性能和使用状态,运用声能叠加原理和户外声空间传播机理,提出一种基于CPX改进的低噪声路面降噪效果评估模型,并以多种路面组合结构试验段为例,验证该改进评估方法的准确性.改进后的路面降噪效果评估方法,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低噪声路面对于路侧边界交通噪声和道路边界外35m环境噪声的降噪贡献量.在道路车道处于不同路面结构或者使用状态下,该评估方法可以为预测评估路面的噪声水平提供方法和依据.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评估方法对于道路边界交通噪声的预测误差分别从0.8,1.5和1.1dB下降到0.2,0.1和0.2dB;而对于道路边界外35m处的环境噪声,预测误差分别从1.1,1.8和1.1dB下降到0.1,0.2和0.2dB,有效提高了低噪声路面降噪效果预测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波 《交通环保》2003,24(5):15-17
从区域规划、工程措施、交通管制措施三个方面,对如何降低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尤其是城市中大量存在的道路交叉口的交通噪声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离心风机是制药、冷库、化工和机电等行业进行通风、排尘和冷却的必备设备之一。其工作时的噪声主要来自气动噪声、机械噪声以及风机运转时振动引起的固体声,5台风机同时运行的噪声一般可达70 dB(A)左右的声级,成为影响周围环境的污染源。该文针对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发中心实验室B115的5台离心风机产生的噪声,运用SoundPLAN建立声环境模型,进行噪声预测及评估。通过在风机四周加吸隔声屏障板,在风管拐弯处设置消声片,以及加粗风管管道等措施进行噪声治理。采用SoundPLAN软件模拟对噪声控制效果进行精准预测,结果表示综合3种降噪方案,实验室中风机的噪声可达到Ⅰ类排放标准,即将昼间噪声控制在55 dB(A)以下,有效降低了风机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其噪声排放值符合环保标准。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分析了裴沟煤矿井下局扇群的噪声声源,计算了所产生的噪声总声压级,并针对不同噪声声源采取不同的降噪措施,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陈子明 《环境工程》1997,15(2):35-38
指出当前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出现的防治对策建议的抽象化倾向,提出应加强对建设项目的降噪措施的具体评述,环评中提出的噪声防治对策建议必须具有针对性、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并应定量预测出其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0.
南京扬子石化公司化工厂两座大型空压机站及配套设施功率高、体积大、噪声严重、影响面广。根据该机噪声的峰值频率集中在高频区域的特点,我们充分利用现场地形地物,采取科学合理的隔、吸、反射、消声等措施,用有限的资金,在短期内取得了较满意的降噪效果,并达到了国家有关的工业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石化企业中常见的排气放空噪声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排气放空消声器的设计方法及技术要点.在一些厂中实施了本消声技术,均取得了优异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选择杭州市建国路和庆春路进行一般沥青路面和疏水性低噪声沥青路面降噪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采用疏水性低噪声路面在晴天气象条件的降噪效果Leq.可达3.8~9.3 dB,雨天气象条件的降噪效果Leq.可达7.2~8.7 dB,疏水性低噪声沥青路面降噪效果明显,并且在城市道路中控制适当的车速有利于减轻交通噪声.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人们普遍感到现行公交车内噪声大的情况,对广州市液化石油气新型空调公交车内的噪声进行了噪声实测,测量结果显示公交车内的噪声在70 dB以上.对公交车上主要噪声源和对车内噪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公交车上主要的噪声源和影响因素,对测试公交车进行简单的改装,然后对改装车辆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减噪效果相当明显.因此,对于目前广州公交车噪声偏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降低车辆内部噪声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噪声是全球性的主要环境污染之一,已成为一种重要公害,必须加强治理;文中阐述了噪声及噪声污染的危害,提出控制噪声污染的防治对策及其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判定是否承担噪声污染侵权责任首先是对噪声污染的概念的界定,现行法律对该概念的界定主要采用“超标+干扰”的主客观相结合要件,实践中出现了扰民但噪声不超标的情况,由于不符合“环境噪声污染”概念而难以得到救济.对噪声污染概念的重构需要考虑到行政法中和侵权法中该概念的不同,其蕴含的价值区别.参考国外立法并结合我国实际应将超过忍受限度作为对噪声污染概念界定的标准之一,在保护人身的同时将对财产的保护也纳入保护范围之内.在环境噪声污染侵权中,法院在适用法律裁判案件时,不应运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关于环境噪声污染概念的界定.  相似文献   

16.
在已有后缘为钝形双叶片风电机组噪声预测模型基础上,结合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形状及其辐射噪声的频谱特性等,对预测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对3台不同型号风电机组13个测点噪声测量值和预测值对比验证表明,修正后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风电机组噪声的衰减规律.在预测点与风轮中心距离大于1.5倍风轮直径时,修正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差值在±2.5dB(A)范围内.利用修正后预测模型计算确定的风电机组噪声声功率级及指向性指数,将其代入考虑指向性的点声源模型,可用于简化预测与风轮中心距离大于3倍风轮直径处的噪声.  相似文献   

17.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建筑施工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分析以及其特点,提出了对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噪声污染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噪声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高分贝噪声中生存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工作,合理的控制和利用噪声对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强身体健康均有帮助。本文对噪声的产生、危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控制噪声的措施,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天然气活塞式压缩机产生噪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依据噪声产生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和对策,经过治理,达到了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Ⅱ级标准,减少了噪声危害;保证了设备的正常操作及维护。  相似文献   

20.
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中道路交通噪声预测评价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彦涛  马民涛  柳至和  任杰 《交通环保》2004,25(4):11-13,23
介绍了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结构及其功能,详细阐述了采用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公式、FHWA模型与GIS集成的方法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评价。该方法可实现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及任一噪声预测点噪声值的计算,并能以等声级形式表示道路噪声分布情况。其作为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项重要应用功能,为道路交通噪声预测评价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工具。对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