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荆州市地表水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荆州地区主要地表水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析,揭示了地表水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表水沉积物中磷主要有交换态磷(Ex—P)、铝磷(Al-P)、铁磷(Fe—P)、闭蓄态磷(Oe—P)、自生钙磷(ACa—P)、碎屑钙磷(De—P)、有机磷(Or—P)7种磷,其中以自生钙磷(ACa—P)、碎屑钙磷(De—P)和有机磷(Or—P)为主,约占总提取磷的95%。自然条件下,绝大部分湖泊的沉积物中95%以上的磷是以生物较难利用的形态存在的,活性磷所占比例较小,不足沉积物总磷的3%;沉积物中铝磷、铁磷、闭蓄态磷、自生钙磷的含量与总磷含量均没有明显相关性。各形态磷的含量分布与水体沉积物的释磷特点及其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并受沿岸污水排放及近岸养殖排污等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超  邹丽敏  王沛芳  林志评 《环境科学》2008,29(5):1303-1307
应用乙二胺四乙酸法对典型城市浅水湖泊:玄武湖、莫愁湖和大明湖的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进行连续提取和测定.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中铁磷和钙磷是磷的主要存在形态,占总磷的80%左右,玄武湖和莫愁湖的铁磷明显高于大明湖,可达30%~40%.3个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磷形态以碱可提取有机磷为主,酸可提取有机磷含量较低,但其与总磷的比值可以较好地反映湖泊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提取方法的改进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77,自引:3,他引:77  
本文给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沉积物中不同形态P的提取方法,将沉积物中P以吸附态磷,铝结合磷,铁结合磷,闭蓄态磷,自生钙结合磷,原生碎屑磷和有机磷等7种形态分步提取,并重点考虑了分离提取原生碎屑磷和自生钙结合磷,分离提取铝结合磷,分离提取铝结合磷,铁结合磷和闭蓄态磷。本方法具有很强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滇池沉积物磷形态的水平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滇池3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分级提取的方法逐步提取沉积物中铁磷、铝磷和钙磷,分析沉积物中各磷形态的水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滇池沉积物总磷浓度的水平分布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状况,总磷的平均浓度为2 728 mg/kg,局部浓度超过13 000 mg/kg;铁磷、铝磷含量相对较低,不足30%,钙磷和有机磷含量较高,占70%以上;H+浓度影响活性磷的状态,与沉积物铁铝磷显著相关;铁铝磷作为总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总磷显著相关(R=0.701,p0.01)。  相似文献   

5.
沉积物中磷形态与湖泊富营养化的关系   总被引:75,自引:6,他引:69  
应用乙二胺四乙酸法对长江中下游太湖、巢湖和龙感湖等3个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进行连续提取和测定.结果发现,在表层沉积物中,3个湖泊钙磷的百分含量比较接近,占总磷的30%左右,太湖和巢湖铁磷的百分含量显著高于龙感湖,而龙感湖有机磷的相对含量较高,可达40%~50%.这3个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磷形态差别十分明显,其中太湖沉积物中的有机磷主要以酸可提取有机磷形式存在,巢湖沉积物中酸可提取有机磷约占总有机磷的一半,而龙感湖的有机磷大部分与腐殖酸结合.沉积物中酸可提取有机磷的释放可能又是一个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6.
珠江口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50  
采用较为系统的化学提取法,对珠江口柱状沉积物中TP、各形态无机磷及有机磷进行分析,重点考虑了分离提取碎屑和自生钙结合磷。结果表明:在无机磷中以钙磷占主要地位(49%),其中又以碎屑磷含量较高(43%),有机磷含量在TP中占有一定比例(38.8%)。沉积物中TP及其不同形态无机磷在垂向上的分布变化规律为:TP、有机磷和Fe-P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而碎屑态磷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高,自生钙磷变化幅度不大。TP、有机磷和Fe-P含量自下而上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陆源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结合调查区域各种理化条件,认为在珠江口仅有铁结合磷与有机磷为潜在的生物可利用P,自生钙结合磷与原生碎屑结合磷总的来说占沉积物中TP的49%,因此我们估计有将近一半的P不能为生物利用。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南四湖底泥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分级提取法分析了山东省南四湖下级湖区及其主要入湖河流底泥中磷的化学形态,并研究了磷在表层沉积物与沉积柱芯中的形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空间分布规律不明显,且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表层沉积物中活性磷(可交换态磷、铝结合态磷、铁结合态磷三者之和)的含量占总提取磷的 41%~65%,提示沉积物中磷的生物可利用性较高.沉积物柱芯中活性磷含量较大,以交换态磷和铁结合态磷为主,铝结合态磷含量较少;闭蓄态磷、自生磷、碎屑磷和有机磷在垂向上的含量分布较为稳定,有机磷含量最低.在表层沉积物和沉积柱芯中无机磷占绝对优势,表明南四湖底泥主要为无机相沉积.  相似文献   

8.
选取东北地区典型湖泊五大连池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提取方法测定了磷酸二钙(Ca2-P)、磷酸八钙(Ca8-P)、磷灰石(Ca10-P)、铝磷(Al-P)、铁磷(Fe-P)和闭蓄态磷(O-P),研究了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及各形态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在519 mg/kg~1 338.03 mg/...  相似文献   

9.
多级生态塘/湿地系统底泥中磷的归趋模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多级生态塘/湿地处理系统不同单元底泥中磷的形态分布及释放规律,考察了季节和泥龄对磷形态分布及其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系统前端到后端,钙磷在底泥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铝磷和碱可提取有机磷的比重逐渐减少;3~6月是底泥磷的集中释放期,主要释放单元为复合兼性塘,释放形态为铝磷和碱可提取有机磷;绝大多数铝磷和碱可提取有机磷在泥龄为 1.3 年时都释放到水体中.钙磷和铁磷是底泥中磷的主要贮存方式.  相似文献   

10.
桑沟湾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蒋增杰  方建光  张继红  毛玉泽  王巍 《环境科学》2007,28(12):2783-2788
以桑沟湾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提取法对8个采样点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磷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①无机磷(IP)是桑沟湾表层沉积物中磷(TP)的主要形态,平均占总磷的73.33%,有机磷(OP)只占较小的比例.②无机磷中钙结合磷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平均占总磷的45.22%,是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可交换磷、铁结合磷、碎屑磷占总磷的比例分别为9.92%、4.74%、13.46%.③对各形态磷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磷的含量及空间分布主要受有机磷的影响与控制(P<0.05),无机磷受自生钙结合磷的影响较大(P<0.01).④磷的生物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桑沟湾表层沉积物中潜在生物有效性磷的含量为358.05~448.39 μg/g,平均占总磷的86.54%,具有很强的释磷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