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全人类重要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城市的文化、经济、生活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已成为城市密不可分的部分,其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也是学术界和政府经营城市的热点问题。本文立足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导,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用地性质置换、城市空间形态保护等方面探索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途径,并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发展的资源要素,提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公共资源作用,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实现"经济突围"。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许多具有优秀历史建筑及文化遗产的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实现大城市旧城区的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为了探索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旧城住区规划与建设能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社区弱势群体的居住环境质量,学习欧盟国家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大城市旧城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口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历史过程。从发生学观点研究特写区域这种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是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核心内容,探索历史上人口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及其演化机制,可为区域国土规划与整治中人口、资源与环境发展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和客观依据。同时,国土规划与整治的现实任务亦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4.
南京城市全面跨江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是我国长江尾闾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始筑“越城”至今已有2 482 a的历史。在南京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历代在此建设城廓,都以江南向西北开口的簸箕形盆地作为基础,而向北跨江发展自历史上以来都非常缓慢。在实地踏勘研究区和梳理分析历史地理资料的基础上,重建了南京城市跨江发展的历史过程,划分出4个发展时期:沿江发展期、跨江发展的萌芽期、跨江发展的初期、跨江发展的全面和加速推进期。基于城市跨江发展的原因与机制等理论,分析论证了当前南京选择全面和加速推进跨江发展的可行性。依据国内外跨江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南京实施全面和加速推进跨江发展的主要策略是:(1)加快构建合理的跨江交通格局;(2)处理好江北新市区与南京城市整体功能的互补性与独立性关系;(3)做到空间布局优化与开发重点突出并举,江北老城镇保护性改造与新市区开发建设并重;(4)充分利用大型产业项目的非树型效应;(5)实施沿江岸段的合理功能分区与生态环境综合整治;(6)省市政府提供持续的政策支持,完善体制机制改革。〖 〖HT5”  相似文献   

5.
该文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研究世界遗产城市地区空间变迁:土地利用,在对国际上土地利用相关研究综述之后,概要介绍了世界遗产城市及其历史时期空间变迁;然后,从土地利用历史断面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近300年来各时期世界遗产城市地区的土地覆盖特征,以及从土地利用历史路径的角度出发,具体阐述世界遗产城市地区土地覆盖特征所形成的过程,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近300年世界遗产城市地区人口发展和土地开发在总量增加的同时也伴随了世界性的迁移,这一阶段世界遗产城市地区主导土地覆盖类型大部分都转变为农业或半农业,这种变化尤其体现在20世纪当中;最后,文章初步比较了世界遗产城市地区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的空间变迁情况,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世界遗产城市地区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在这一阶段的土地利用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前者更多是一种外延式增长,而后者更多是一种内生式增长,土地利用向农业和半农业的转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要比世界遗产城市地区早大概两个世纪.  相似文献   

6.
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七个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基本标准是:保护乡村资源,延续历史文脉;保障经济效益,延长生命周期。作者以此为出发点,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七个关系:即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与发展机遇的关系、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之间的关系、旅游开发与生态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宣传造势与乡村接待能力之间的关系、“农家乐”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江苏历史文献记录的洪涝灾害为研究对象,分析历史时期江苏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时空差异性特征,探讨影响洪涝灾害时空差异性的原因。时间尺度上,历史时期江苏地区洪涝灾害明清时期多发,集中于夏秋季节,其影响因素有长时间异常降水、风暴潮以及厄尔尼诺事件等。空间尺度上,洪涝灾害多发生于太湖平原、里下河平原及沿江地区。唐宋时期,太湖平原、沿江地区是江苏省洪涝灾害最为集中的地区,明代以降苏北平原洪涝灾害更为集中,原因应该是宋代太湖平原人口激增,涸湖造田破坏了太湖东泄水道,明清后泄洪能力得到提升,长江口的演变则使得沿江地区潮灾逐渐减少,而里下河平原因为黄河夺淮入海,导致泥沙沉降,水流不畅,成为洪涝走廊。  相似文献   

8.
社区发展:历史,理论和模式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社区发展的兴起和扩展的历史,阐述了世界上社区发展的理论和基本原则,提出了社区发展的若干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河西走廊人口和耕地面积的重建和经济史相关研究成果,利用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公式I=PAT,定量重建了河西走廊地区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强度。重建结果显示,可将近2000年以来河西走廊地区的人类活动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清代中期以前、清代中期至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标准化后的环境影响值2千年来平均为6.20,清代中期以前平均为2.79,清代中期以来达到22.50,而近50年来为69.70。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绿色发展制度演化的历史脉络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和经济下行压力,世界各国先后推出了“绿色新政”,旨在通过制度创新来保障绿色增长方式的可根植化问题,以此探索可持续包容发展。国外绿色发展制度建设过程经历了发展理念的两次跃升,即从“可持续发展”到“绿色新政”,因而可概括为:“萌芽”、“发展”和“突破”3个阶段,总体来说是环境问题驱动、价值观引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政府和市场的重要性交替显现;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绿色发展制度经历了“自发”、“追赶”、“并跑”到“创新”的4个阶段,带有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特征,战略规划起了导向作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绿色发展制度的形成实质上都是社会公众绿色意识的不断加强在社会制度上的反映。在梳理国内外绿色发展制度演变的逻辑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塑造绿色文化以培育绿色发展制度价值观,以战略规划和市场配置来构建体制观,协调统一绿色法律制度、创设中国特色标准体系以维护法制观,采用样板试点巩固绿色发展制度示范观等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set forth the goals of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Shandong Province guided by the vie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being people oriented,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Based on the targe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Shan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tasks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Counter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Shandong province ar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set forth the goals of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Shandong Province guided by the vie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being people oriented, comprehensive,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Based on the targe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Shan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tasks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Counter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Shandong province ar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提出山东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山东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Contrast with artificial environment, the multi-level self-organizational system of nature has great gain. Sustainable material environment should respect nature: non-rubbish and super-cycle quality of natural ecosystem offers the material source of human development, fractal structure of nature offers new field of space and information source to this high-density and information-based society, dissipative structure of nature links the new system of energy with whole ecosystem organically, and life-chain regulation is the base of sustainable life environment. Nature guarantees the physical healthy environment by its all-dimension healthy factor, constructs the mental healthy environment by its quality of co-ordinate and chaos, so that guarantees the whole emerge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the ‘super-science’ level. In the view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green economy and human health are basic fields. With the concept of ecosystem regulation, we can relate these fields organically and fulfill the task of human health, welfa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system regulation is the bas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 new paradigm.  相似文献   

15.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 Water is considered the bloodstream of the biosphere, but its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llenges for human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e sustainable...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paper set forth the goals of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Shandong Province guided by the vie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being people oriented,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Based on the targe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Shan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tasks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Counter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Shandong province ar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17.
论环境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把环境的保护、修复、维护的生产活动及与之直接相关的服务活动称为环境产韭,包括发挥减少、避免污染环境作用的资源再利用鼗和发挥治理污染物与修复、改善环境作用的环境维护业.通过探讨环境产业的内涵、发展历程、运行机制和在产业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指出环境产业是在法规保障下政府强行推动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产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自然环境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改进政府行为构建适台环境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体制是加快发展环境产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成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可持续发展战略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上的严重反差,其主要原因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经济学不同流派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评析,认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并提出经济发展成本分析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围绕这一理论基础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主张要把制度的激励与约束以及政策的引导纳入可持续发展经济途径研究的视野之中。  相似文献   

19.
Chinese Mining towar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Perspectiv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view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global mining sectors, outlin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of the global minerals industr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roduces actions for the mineral professionals towar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roposes changes in the mineral operations,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practices in the Chinese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