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避免作业伤害事故需要安全文化的支撑。在这种文化里,员工会主动关注自己和同事的安全。实现这种理想文化,除了环境和各类管理体系,还需要关键的人类动力学因素。其中,情商或许是有效提升职业安全健康的最重要心理能力。情商中,第一个直接和事故预防有关的特质就是冲动控制。安全行为通常要付出额外时间,也会有不便之处。  相似文献   

2.
煤矿员工的“知-能-行”不安全行为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分析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决策心理过程,构建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知-能-行"模式模型,归纳该模式下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致因因素,为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研究表明:煤矿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是一种重要的不安全行为,并成为导致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安全管理规定和行为规范、员工的记忆状态、理解能力、行为认知能力、价值观及价值判断、行动能力均是影响煤矿员工作出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预防和控制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应从煤矿员工的外在规定性、"知"、"能"、"行"4个方面入手;对煤矿管理者和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应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正>在实际工作中,情绪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美国心理学家利珀把情绪定义为"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绪是感觉及其特有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状态及行动的倾向性"。由于情绪现象的内部机制被越来越深刻地揭示出来,情绪作为人的重要的心理  相似文献   

4.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弱视条件下群体疏散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人在弱视情况下的行为特征,建立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逃生模型,对弱视情况下的人群疏散进行了模拟。模拟过程中考虑了人的学习能力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模型加入吸引子使模拟人的疏散行为更为灵活。基于人能通过熟悉周围环境作出合理判断的学习能力,引入了"积累步长"的概念,使人的沟通判断能力(走过的路径、边界和出口位置通过交流能够获取)在模型中得到体现。获取足够信息的人可以避免多余的寻找,降低了逃生时间,体现了"人多力量大"的互助行为。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并讨论不同的环境条件对人群疏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探讨职业中毒场所因盲目施救引发伤亡事故扩大的原因及控制对策,为企业和相关部门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采用分析归纳方法,界定盲目施救行为。依据突发事件引发的紧急情况的特点,分析得出有限作业空间发生的中毒窒息事故属于常规突发事件。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事故发生的主要行业和作业特性显示,安全监管的疏漏是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对中毒人员的施救属于利他行为,盲目施救是人在应激状态下失控的冲动行为,这一行为与人对不安全行为的预期后果相关,应急知识和能力的缺乏是导致盲目施救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避免常规突发事件引发盲目施救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羊群效应"也叫"从众效应":是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和对长期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将自己的意见默认否定,且不会主观上思考事件的意义。"羊群效应"用来比喻一种从众心理,往往导致人们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相似文献   

7.
基于行为科学的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针对煤矿企业的特点,简要分析国内煤矿企业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的致因与根源,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煤矿重特大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从煤矿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以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的安全文化建设思路,改变传统安全文化建设中突出硬件建设的做法,把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人因"上,突出人的行为与意识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入行为科学的个体行为理论、群体动力理论及组织行为理论,提出一种以个人-群体-组织系统相结合的煤矿安全文化创新建设模式,并分别对个体、群体及组织安全文化建设进行论述,针对构建煤矿安全文化创新机制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6月1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在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重点是以机械化生产替换人工作业、以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大力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通知中明确将煤矿列为了重点行业领域的首位。  相似文献   

9.
肖潇 《中国安防》2012,(12):100-103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即使是特别微小的力量,联合起来也能干一些事情。我们是一群有些想法的人,我们更是一群能够把一些想法逐步变成现实的人!"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之  相似文献   

10.
李保根  杨德金  魏长富 《安全》2007,28(2):39-40
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信念、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是人类征服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集体智慧和力量的具体体现,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体现在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序及采取的行动方式.……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安全信誉评价方法,该方法运用MIS平台通过对人的作业能力、工作完成质量、劳动纪律以及违章作业等方面综合进行定量评价,实施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超前控制和预防管理,从而达到对安全事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张维 《劳动保护》2014,(10):59-59
<正>凑够一拨人就可以过马路了,和红绿灯无关,只看人不看灯——这种"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曾在媒体和网络上遭到网友们广泛热议。这是典型的从众心理,何谓从众心理?即: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由此,笔者不禁联想到,在企业安全工作上也有这种的从众心理现象,明明安全生产规程要求"凡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要规范戴好安全帽,身着工作服",可有些人在  相似文献   

13.
正每名从业人员必须树立精准的安全观念,用精准的安全观念规范自身的安全行为,进而养成标准化作业的习惯,控制事故的发生概率。安全优先:每名从业人员从入职之日起,必须树立安全绝对优先的安全观念,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及保护他人不被伤害"落实到现场作业的每一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当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发生矛盾冲突时,  相似文献   

14.
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信念、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是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集体智慧和力量的具体体现;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序及采取的行动方式。  相似文献   

15.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需要之一.目前,许多学者认为,事故的发生是危险环境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首要原因。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仅对安全规程与行为控制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自行车不安全行为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依托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课题五"全民交通行为安全性提升综合技术及示范"专题,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首次对自行车骑行者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在增加变量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自行车骑行者对不安全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经验等心理因素,从而构建自行车不安全行为模型。从调查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个人属性分析可知,在调查人群中存在对不安全行为没有正确认识、自觉守法能力较弱和普遍有不安全行为经验等问题,同时也确定了参与不安全行为的重点人群。最后,在揭示心理因素作用于行为的基础上提出家庭式安全教育、加强交警管理、提倡榜样学习、加强交通安全宣传等行为矫正手段。  相似文献   

17.
汪建国 《安全》2019,40(6):16-18
矿山企业生产系统复杂、生产环节多、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生产条件较为恶劣,要求其不断提高自身的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本文首先对矿山生产事故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划分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矿井事故致因模型,对事故情况下人员的行为特点、矿工的行为与井下应急场所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从安全管理和矿山救护队伍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控制矿山事故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安全管理的中心工作,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危害。据统计,在构成事故的众多因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约占80%。因此,要减少事故,除了要提高物的安全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减少人的失误。根据我国工业发展的水平与技术力量,特别是资金投向,要在短期内对物的安全技术状况有较大的改观是不可能的。一些企业的经验表明, 对作业实行标准化的程序管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确实是可以做到的有效措施。 所谓安全作业标准化程序,就是对现有作业进行系统调查排队,并对每一作业的过程和动作进行分解,根据有关规章制度、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以保护人身…  相似文献   

19.
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源是生产作业者对安全隐患的识别能力不足或个人识别安全隐患的视觉行为规律,并非是理论知识的缺乏,而这种缺陷是很难通过传统的授课培训所弥补的。受眼球追踪技术在其他行业应用启发,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安全培训模式。通过眼球追踪技术在简单的3D虚拟仿真场景中的安全培训实施试验,反馈效果良好。此外,眼球追踪技术可协助培训机构对未知安全隐患进行探测,实现培训机构与培训者双赢,提高培训机构自身的培训能力。该技术的研究顺应了国家安全培训方式多样性的要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正安全观察与沟通(Safety Training Observation Programe,STOP)源于美国杜邦公司,经过多年的创新、实践、分享,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现已得到广泛运用。"STOP"是关注"人的行为"的管理工具,其鼓励并倡导现场作业人员运用STOP工具纠正不安全行为,肯定和鼓励安全行为,用来防止不安全行为再发生,使安全行为得以巩固强化,还有助于培养个人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