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主持人语:安全生产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很多工作往往需要各单位及各部门分工协作开展。但在实践中,有时过分强调"分工",则可能会导致各单位及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缺乏"协作";而过分强调"协作",又可能会导致某些工作"分工"不明,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认为,企业应认识到分工与协作都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分工必须是有协作的,协作是"倍增器",但必须保持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分工与协作必须体现"冗余"原则。图为某企业工作人员对煤气进行监测分析。(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认为,企业只有提倡分工明确下的精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才能促进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开展。图为某企业员工认真检查设备。(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分工"与"协作"实际是相辅相成的,明确分工是"协作"的前提,而精诚协作则是充分发挥"分工"作用的保障。因此,笔者认为,企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我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年"和"责任落实年"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三项行动",切实加强"三项建设",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了平稳态势.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语:虽说"安全无小事",但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中,由于资源有限,往往难以同时处理所有问题,需要根据各项安全工作的"轻重缓急",确定资源分配及处理顺序。这就包括:一方面,应如何判断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轻重缓急",确定需要优先处理的工作?另一方面,对于因种种原因需要后续解决的问题,又应如何处理?本期就让我们谈一谈如何处理好安全  相似文献   

6.
正如何处理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轻重缓急"虽说"安全无小事",但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中,由于资源有限,往往难以同时处理所有问题,需要根据各项安全工作的"轻重缓急",确定资源分配及处理顺序。这就包括:一方面,应如何判断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轻重缓急",确定需要优先处理的工作?另一方面,对于因种种原因需要后续解决的问题,又应如何处理?希望大家积极探讨。(截稿日期:2017年12月22日)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如何处理好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轻重缓急",笔者认为不必过分拘泥于"先重后轻"的原则,应根据具体问题区别对待。虽然俗话说"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来",但在安全生产工作实践中,"紧处"并非一定是恶性、重大的,很多"紧处"可能只是通常概念上的"一般"。首先,企业应对所遇到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序。例如,对于隐患而言,可分为现场整改隐患、  相似文献   

8.
<正>如何保障交叉作业时的安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往往会存在同一生产区域同时有多个作业单位作业,形成交叉作业的情况。在交叉作业过程中,有时会由于各单位之间不熟悉、沟通不畅,以及多个作业之间相互"干扰"等原因,导致作业风险增加,甚至因此引发事故。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做好交叉作业中各作业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如何避免多个作业之间相互"干扰",从而保障交叉作业时的安全?希望大家积极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看待基层员工参与安全制度建设目前很多企业在开展安全制度建设时,为了让制度更加切合实际,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都会组织基层员工参与其中。但有人认为,如果过分依赖基层员工,可能会导致制度比较"片面",甚至因为员工"私心",致使制度过于"宽松",无法起到规范、约束员工行为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是否需要基层员工参与安全制度建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我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年"和"责任落实年"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三项行动",切实加强"三项建设",全面推进安全  相似文献   

11.
蔡猛 《劳动保护》2021,(1):58-58
企业安全部门使命神圣、责任重大,但有时却地位尴尬,有的安全问题协调难、处理难、解决难,甚至少数企业负责人片面认为"安全是安全部门的事"。面对如此困境,笔者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开展,应做到以下4点。首先,安全管理者要主动担当不推诿。伴随着社会发展进程,企业内部分工日益细化,各部门之间职能边界也越来越模糊,遇到安全隐患时,很难一下子辨明应该由"谁"负责,往往需要多部门协调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上一期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如何处理好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之间的薪酬关系,下面我们再谈谈企业中其他两大类重要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间的薪酬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安全生产工作涉及领域很多,在实践过程中,无论是各级政府监管部门,还是生产经营单位,时常会因安全监管力量和安全管理能力不足,导致各项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或执行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如何充实"安全力量",就成了摆在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及各生产经营单位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主持人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有人认为,抓得越"紧"越好,企业抓得越"紧",员工的安全意识就越"牢固"。但也有人认为,安全生产工作抓得"不紧"固然不好,但抓得"过紧",很可能会导致员工因过度紧张而出现抵触情绪,甚至在作业中"出错",反而不利于安全。对企业来说,安全生产工作是否抓得"越紧越好"?如果抓得"过紧",哪些"过紧"反而  相似文献   

15.
<正>主持人语:对于企业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有人认为,企业高层应该减少干预,留给其一定的安全管理"自由度",以更好促进各基层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但也有人认为",自由度"一旦把握不好,将很可能导致基层单位安全管理"失控"。那么,对于企业来说,需不需要留给基层单位安全管理"自由度"?如果不需要,为什么?如果需要,又该如何把握好"自由度",确保既能促进各基层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又能  相似文献   

16.
近来,盱眙县加大了对工业开发区内企业安全监管的力度.明确了以下几点:一是招商引资企业享受各种经济发展优惠政策.但在安全监管上不享受优惠.企业生产前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无“特区”;二是禁止各部门、各单位进入工业开发区内检查.但安全生产检查例外.根据需要可随时检查:三是实行“谁引资.谁负责安全”的监管办法,虽然招商引资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但引资单位必须全程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主持人语: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往往会存在同一生产区域同时有多个作业单位作业,形成交叉作业的情况。在交叉作业过程中,有时会由于各单位之间不熟悉、沟通不畅,以及多个作业之间相互"干扰"等原因,导致作业风险增加,甚至因此引发事故。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做好交叉作业中各作业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如何避  相似文献   

18.
关于安全生产的经费投入问题,这里要强调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即贯彻"安全生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不安全就不能生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应该以各主管部门、各企业为主体.从整个政府转变职能和体制改革的要求来讲,监督和执行要分开.各级政府安委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级政府的安全生产执法部门主要是集中力量加强安全执法检查,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19.
<正>"安全生产月"活动可以说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加油站",每年"安全生产月"都有独特的活动主题,即加不同的"油"。图为某企业安全大检查现场。(图片由江西赣能抱子石水电厂提供)"安全生产月"活动可以说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加油站",每年"安全生产月"都有独特的活动主题,即加不同的"油"。2015年加的"油"是——"加强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产"。各生产经营单位应以此为契机把"油"加到位,从而推进依法治安,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建设。笔者认为,各生产经营单位可通过以下方法,将本单位的"油"加到位。第一,以"形"归"神"。各  相似文献   

20.
政府讯息     
正国务院强调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本刊讯1月1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持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着力提升依法监管能力和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会议强调,2017年要全面实现事故总量、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三个继续下降",重点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全面持续动态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切实强化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