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超  杨君 《安全》2012,33(10):25-27
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建设了世界独一无二的千万吨矿井群,而尤为重要的是企业通过构建本质安全型煤炭生产企业,摆脱了传统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中一系列问题.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实践与探索,无疑进一步拓展了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思路,坚定了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川煤达竹公司本质安全型煤矿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设是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川煤集团达竹公司致力于本质安全型煤矿企业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介绍了川煤集团在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的过程和实践中,立足企业实际,推行本质安全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安全管理平台;通过"班组"管理,夯实基层安全管理;提升企业安全文化,确保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从理念、技术、管理和文化四个方面,加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设,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本质安全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简称高井热电厂)按照集团公司有关本质型安全企业创建的工作部署,从企业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以安全文化作导航,坚持以全面责任管理为抓手,以风险防控为重点,以项目管理为载体,从塑造本质安全型员工、形成安全文化体系、提高设备本质安全度、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4方面着手,强化安全管理,着力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论述了生产、安全、事故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安全管理的历史发展过程,介绍了当今国内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最后阐述了本质安全型管理的内涵,提出了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安全文化的起源、基本概念 ,对煤矿安全文化、本质安全给予了定义。较系统地论述了本质安全的哲学思想。从煤矿行业特征、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对WTO的挑战、现有条件等方面重点阐明了煤矿安全文化体系应以本质安全为主体内容。并以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活动的具体实践 ,说明了应如何在煤矿企业推行以本质安全为主体的煤矿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6.
高丕俭 《安全》2006,27(3):31-32
安全影响企业效益,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实现可控、在控,长治久安,笔者以为,安全生产必须"十忌".  相似文献   

7.
企业本质安全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23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各类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都呈现增大的趋势,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极大的损失。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企业。通过对中国近年来多起大型事故的分析,结合国外工业化进程中事故发生的规律,在对事故致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本质安全型电器设计思想,根据中国目前工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企业本质安全化模型。主要包括5大模块即人的本质安全、机具设备的本质安全、工作环境的本质安全、管理的本质安全和企业安全文化。通过在煤炭企业的应用和实践,大大控制了事故率和人身伤亡。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化电网企业本质安全管理,采用文献检索、理论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提出本质安全型电网企业和电网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并分析其内涵特点;根据电网企业管理实际,借鉴优秀企业实践,研究提出构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圈层”模型;设计构建涵盖4大方面33项要素的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框架;按照各层级、各直属单位的实际管控要求,策划提出构建1个“圈层”模型、1个建设规范、1套手册(省、市、县分层级)、1系列制度标准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落地路径;最后,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为例,提出关键要素的完善建议,对指引其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郑君 《劳动保护》2014,(4):101-103
<正>对于危化品和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工作,国家正逐渐向本质安全型引导,从源头设计抓起,运用标准化、信息化等手段,不断强化基础工作,落实企业主体责任。2014年2月2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召开视频会议,部署2014年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孙华山强调,做好2014年度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重点工作,一要牢牢坚守安全生产"红线";二要始终抓住重特大事故防范工作重点;三要坚决打好烟花爆竹企业整顿关闭攻坚战;四要大力提升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保障煤炭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阐述了本质安全的内涵和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特征,从"人、机、环境、管理"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提高从业人员本质安全素质、提升系统装备和作业环境本质安全化程度和强化本质安全管理等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应采取的综合措施。明确指出将"人、机、环境、管理"等要素有机融合起来构建煤矿本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对指导煤炭企业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建材集团作为建材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将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作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并坚持以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为目标,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积极参与行业安全标准的制定,在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规范化治理、信息化组织、标准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基本特点中国建材集团通过资本运作和联合重组,吸收了一大批国有及民营企业,实现了企业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2.
盘固集团紧紧依靠科技进步,重视以人为本管理,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在产量呈现几何式增长的同时,实现安全生产事故为零的目标,在水泥业安全生产上闯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辛盼盼 《安全》2020,(1):17-22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是我国在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下防止事故发生的积极探索和重要手段,双重预防机制机理的本质是有效的风险控制。为给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构建与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从固有风险和现实风险角度研究双重预防机制的科学机理,并基于系统建模理论和方法,分析归纳了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体系设计的七大要素。然后,以有效的风险控制为核心,利用霍尔三维模型及应用RBS理论与方法,并融合一系列科学、有效、实用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构建了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体系模型,以指导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构建工作。  相似文献   

14.
余洋 《劳动保护》2022,(1):40-41
面对中小型矿山企业机械化程度低,人员安全素质低的现实情况,如何做好企业的安全环境文化建设,打造本质安全型非煤矿山企业,本文作者介绍了所在企业的实践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命重于泰山。  相似文献   

15.
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安全防护、应急救援为主的新型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加快了常树煤矿的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进程,自2006年以来,常树煤矿连续4年实现了安全生产事故为零的目标,企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安全是煤炭企业"天字号"工程,是煤炭行业永恒的主题。它既是企业命脉所系,又是一个家庭的幸福之源,更是一个人生命意义的象征。如何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一直是煤矿人苦苦思索的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重大课题。近年来,一些权威人士将"本质安全"理念引入煤炭行业这一领域,为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拔云劈雾,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是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一、建立本质安全型企业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途径 建立本质安全型企业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湄洲湾电厂的安健环政策,是实现湄洲湾电厂运行分公司关于"零工时损失,零责任事故,零安全违章(简称‘三零')"的长远目标和"人、设备、环境和谐统一"的终极目标的根本.经过多年不懈的、持续的努力,到2004年11月30日,湄洲湾电厂(包括在厂区内作业的分包商员工)实现了年度零责任事故、零人身伤亡、零交通事故、零环保事故的目标,年度连续无损失工时达到1,138,232小时,创造了连续安全生产1533天、连续无损失工时5,468,449小时、连续安全行车2046天的安全纪录.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本质安全型企业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途径建立本质安全型企业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湄洲湾电厂的安健环政策,是实现湄洲湾电厂运行分公司关于"零工时损失,零责任事故,零安全违章(简称'三零')"的长远目标和"人、设备、环境和谐统一"的终极目标的根本。经过多年不懈的、持续的努力,到2004年11月30日,湄洲湾电厂(包括在厂区内作业的分包商员工)实现了年度零责任事故、零人身伤亡、零交通事故、零环保事故的目标,年度连续无损失工时达到1,138,232小时,创造了  相似文献   

19.
本质安全,就是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因此,本质安全管理的核心就是本质安全型人员、本质安全型机器设备、本质安全型环境和本质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仙 《安全》2012,33(9)
1班组安全建设的意义 (1)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夯实基层基础管理,从源头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