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旭 《劳动保护》2000,(2):10-10
鲁抗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全国三大抗生素生产基地,职工7000多人,公司历来重视安全工作,20多年未发生大的事故。及时组织安全教育活动要想使员工的安全意识有一个提高,每年必须搞几次大的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黑板报比赛等,这种活动需要由下而上选拔、发动、组织,大量的员工参与,活动过程本身就是员工接受安全教育的过程,往往能收到比较良好的效果。搞一些这样的大型活动,以引导职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举办“三违”学习班据统计,80%以上的事故都是违章…  相似文献   

2.
企业在基层班组开展安全活动;一是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安全技能,二是营造安全氛围,培育安全文化。那么如何开展安全活动,使安全活动易于被员工接受,真正地起到提高员工安全技能、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3.
<正>道路客运行业的安全稳定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是行业平稳有序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江苏省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关于运输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扎实开展"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全面落实运输客运安全监管各项工作任务,保持了道路运输行业安全形势的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认为,推行基于员工切身利益的"柔性化"安全管理模式,是消除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产生抵触心理的重要途径。图为某企业开展的现场安全教育。(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笔者认为,推行基于员工切身利益的"柔性化"安全管理模式,是消除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产生抵触心理的重要途径。首先,企业应全面推进员工参与的安全管理协同合作机制建设。很多时候,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工作内容安排并没考虑到员工的意愿和建议,这种安全管理模式极易使  相似文献   

5.
1.安全活动是过程。安全活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过程,安全工作是一项没有终点的工作,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各层级安全管理者应将所开展的安全活动由形式化向行事化转变,再由行事化过渡到规范化、习惯化及标准化,通过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控制人为失误而引发的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6.
浅谈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性及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庆国际工程公司厄瓜多尔分公司中外方特别是外方员工的数量近年来在成比例增长。通过几年的安全管理工作实践表明,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首先是领导重视,这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二是强化安全素质教育,这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三是加强现场的监管,这是搞好安全工作的保证。其中员工的安全素质教育作为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对于大力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有效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保证体系,根本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点和关键环节,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安全标准化的基础和关键。要想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就必须持续、深入的强化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增强企业员工"要我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和我管安全"的工作影响力和生产安全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8.
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安全理念的传播、安全行为规范的落实,都离不开安全信息的传播与沟通。在企业内部,有效的沟通可以获得员工对安全工作的理解、合作和支持,提高全员参与安全工作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营造上下级之间相互信任、员工之间团队互助的安全氛围。与此同时,安全信息传播沟通的渠道也正在通过"亲情助安全""国企开放日"等活动,拓展到企业外部,辐射出独特的安全文化温度。  相似文献   

9.
柴德文  童克文 《安全》2012,33(7):35-37
正安全是民航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具有"一票否决"的决定意义。机场公司的一线单位是员工生产工作的主要场所。要保证机场持续安全与发展,应从以下方面下功夫:1理解"机场安全"的含义,落实规章制度机场安全定义为在机场活动范围内,在机场运行的过程中,旅客、机场人员、航空器和财产免受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一个企业里,"一把手"若抓安全,则企业的各级管理者通常都会认真完成各项安全工作,反之则安全生产工作很难开展下去。笔者建议"一把手"应亲自给员工做安全培训工作,使员工深刻认识到领导是重视安全的,时刻关爱员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认为,应从广泛宣传安全、建设安全文化、加强安全思想教育、采取人性化管理、注重安全奖励等方面,来消除员工"抵触"情绪。图为某企业安全宣传栏。(图片由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消除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抵触"情绪,可使员工能够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在企业内部逐步形成"安全为人人,人人为安全"的良好安全工作氛围。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开展工作,来消除员工"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12.
"三讲一落实"活动,是指班组在组织生产过程中,讲工作任务的同时,讲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工期和质量风险,讲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并抓好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在现场的落实。归纳为"讲任务、讲风险、讲措施、抓落实",简称"三讲一落实"。"三讲一落实"活动,是从保护员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出发,从每项现场作业的风险辨识和控制入手,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规范现场作业行为,有效控制现场作业风险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企业打造"平安工程",关键在员工。因此,倾听一线员工对此工作的反映和呼声,是实施"平安工程"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笔者看来,要做到安全沟通无梗阻,需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观念认可:各层级必须首要解决员工安全观念的误区,使所有员工形成安全利益共同体。安全工作是一项积德行善的工作,及时纠正作业行为的偏离,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不能对安全检查及安全监管抱有抵触情绪,不能因被安全惩戒而心存症结。全员参与:各层级必须充分发动、全员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来,每名员工也必须主动提升自身的安全素养及安全技能,将自己视为旁观者必将受到事故的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油田公司开展安全经验分享与工作安全分析,搭建全员参与平台,调动了全体员工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了"从领导到员工,从个人到全员"的应用体系,实现员工思想转变,提升员工安全技能,培养员工安全习惯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6月,我们迎来了以"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为主题的全国第9个"安全生产月"。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推进公司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素质,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泰氯碱)面向基层、面向员工,在全公司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了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安信 《劳动保护》1997,(4):43-43,45
在被国际上认为是“民航灾年”的1996年,我国民航却成功地实现了第二个运输飞行安全年。这一年民航总局党委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部署,落实民航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旗帜鲜明地把安全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经过民航15万员工的辛勤工作,连续29个月累计安全飞行235万小时,保证了30个月的空防安全,实现了第二个运输飞行安全年。从1994年“7·20”重大飞行事故至今,中国民航已连续29个月保证了运输飞行安全,这是民航自1982年以来,间隔时间最长的…  相似文献   

17.
从事安全监管工作以来,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老生常谈’"。这话听起来没毛病。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性工作,确实需要"老生常谈",天天讲,时时抓,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但笔者认为,安全管理不能仅是"老生常谈",因为,反复强调会使员工产生"安全生产工作流于表面、走马观花"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对于基层安全管理而言,并没有一种"特效"的方法.基层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开拓思路,多方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技能,多渠道促进安全文化建设,才能最终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实现企业安全的良性发展. 作为一名基层安全管理人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提高员工安全责任意识和技能、对待违章要"小题大做"、鼓励员工...  相似文献   

19.
员工轮流主持由谁主持班组安全活动,是开展好班组活动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根据某企业调查:100%的班组安全活动由班组长或安全员主持,其中由班组长主持的安全活动占80%,由班组安全员主持的安全活动占20%。这样造成了少数职工认为安全活动是班长、安全员的事,大家只要来参加就可以了,效果并不一定好。实际上完全可以将班组安全活动主持方式进行改变,施行安全活动责任制分解,每月让班组的每个成员轮流负责一次安全活动。安全活动主题可以自拟,也可由班长列出。每月月底安全活动由班长主持,总结、评比、考核本月的安全活动开展情况,安排好下月各周安全活动主持人的顺序。这样安全活动质量不仅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发挥了每个员工的能力和特长,提高了每位员工  相似文献   

20.
1.塑造企业安全文化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是预防事故的基础,各层级应树立防微杜渐的安全意识。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应如履薄冰,事故的发生仅仅在于一时的失误,往往在一念之间,应严格执行员工进厂的安全准入制度,对所有的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进行改进,任何时候都必须体现安全绝对优先的原则,确保每名员工都能直接参与到安全工作中,使每名员工成为"自我主动安全控制中心",用企业安全文化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