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安科院职业危害研究所 《劳动保护》2013,(4)
目前,我国尘肺病和职业中毒呈多发趋势,其职业病报告病例数占职业病总数的96%,且群发性职业病危害事件时有发生,如:河北省高碑店市农民工苯中毒事件,福建省仙游县、安徽省无为县、云南省水富县农民工患尘肺病事件等,职业病事件的发生,往往随之而来的是一定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容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3.
4.
我公司是一个有30多年生产历史的大型联合企业,在采、选、冶、化、加工等主要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危害严重。由于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加上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差,给尘毒治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近年来,我公司推行目标管理,制定了《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尘毒岗位目标管理实施办法》下发各厂矿执行,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6.
目前,我国的乡镇企业 大多是就地取材、因陋就简 而土法上马的,生产设备比 较简陋、不配套,工艺落 后,机械化程度低,工人的 劳动强度较大,作业环境和 劳动条件较差,生产性粉尘 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较 高。随着生产的发展,乡镇 企业的生产设备、机械化程 度有所改善,但由于人们 相似文献
7.
8.
1990年国家科委会同有关部委共同组织完成的《2000年中国重大问题研究》中,把缩短我国劳动工作时间列为本世纪末的重要改革项目,并强调指出:在我国,全面实施缩短工时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加快进行科学的定性与定量性论证。 相似文献
9.
周本广 《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2,(3):19-20
送风式尘毒净化器采用拦截方式除尘、吸附方式除毒、微型风机供风、直流电机作动力、充电电池作电源,配合口罩、安全帽、电焊面罩等个体防护装置,适用于各行业粉尘浓度小于200mg/m^3,氧气含量大于18%,含微量有毒气体的作业场所,能有效控制作业区粉尘和微量有毒气体对作业人员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地下公共建筑能见度降低场景中,个体及小群体楼梯上行疏散特征,在某公共建筑楼梯间进行个体疏散和小群体疏散实验,分析不同能见度条件下个体在梯段及平台上的疏散速度、疏散行为、小群体特征等关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梯段速度受能见度影响程度大于平台速度,在正常能见度条件下,小群体行为会对疏散移动速度产生负面影响,在低能见度条件下,小群体行为有助于提升疏散效率,表现在小群体平均速度高于群体中最慢个体速度且小群体和个体之间的速度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静态爆破水化过程中因周围介质散热太慢导致的喷孔问题,基于物理降温原理,利用水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和钢质材料导热性能好的特点,吸收水化产生大量的热,研制一种静态爆破防喷孔装置,对静态爆破过程中破碎剂的温度和膨胀力进行测试。研究表明:未加防喷孔装置,破碎剂反应迅速,破碎剂的温度和膨胀力剧增,能量集聚,容易发生喷孔;加防喷孔装置,破碎剂水合温度增加缓慢,膨胀力增加稳定,且不影响最终膨胀力值,达到防喷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对某焦化厂焦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及环境尘毒逸散物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作了初步调查及有关数据的监测。通过参照对比,发现焦化厂工人患呼吸道病症、鼻炎、咽喉炎、肺炎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该焦化厂所测到的毒物为苯、甲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虽大部分测点未超标,但对人体仍然产生轻度中毒影响,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尘毒分级管理的现状与展望杨冬萍,蔡希智,赵寿堂(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1尘毒分级管理的目的和意义1.1我国尘毒危害管理的现状尘毒危害,是我国职业危害中影响最大的,关于尘毒职业危害的管理指标,在我国一直没有很好解决。过去采用的管理指标有两种:一... 相似文献
15.
16.
1989年底至1990年8月,对我省工业企业的尘毒危害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随着采矿、冶炼、建材、化工以及有尘毒危害的加工工业的发展,我省有尘毒作业的企业和接触尘毒的职工人数急剧增加,尘肺病的年检出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据调查,全省县以上有尘毒作业的企业约占工 相似文献
17.
指出用沥青、水泥砂浆或土壤覆盖尾矿砂面的降氡效果有明显差异,沥青覆盖降氡效果最好,土壤质地不同,降氡效果也有较大差别。尾矿砂面氡析出率随着覆盖层厚度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19.
城市控制爆破工程的爆破事故和爆破公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爆破事故和爆破公害是关于爆破工程中的安全问题 ,笔者对爆破事故中的早爆、拒爆和爆破公害中的爆破振动、爆破空气冲击波、爆破飞石进行了详细论述 ,分析了爆破事故及公害产生的原因 ,从而给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 ;进而依法采取了爆破安全管理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