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闸调度对河流水质变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沙颍河干流上的槐店闸为例,在研制水闸调度影响模型(由考虑水闸影响的一维水动力模型和考虑底泥作用的一维水环境数学模型组成)基础上,设置不同的水闸调度情景,并对各种情景进行模拟计算及对比分析,进而评估水闸调度对河流水质变化的影响。通过模拟分析发现:水闸调度使河道的水位、流量及流速等水动力学条件有明显的变化,从而对河流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小型入海河流数量众多,每年输运大量沉积物、营养盐与污染物入海,会对河口海岸地区的地貌演化、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系统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在入海河口建闸,改变原有的物质输运格局,将产生一系列需要治理的河口问题,如河口淤积、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以盐城海岸主要入海河口为例,分析了建闸河口的主要特征,提出了建闸河口可持续治理概念与对策措施,以确保河口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浦江水质规划和综合防治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浦江的污染现状和特点作了分析和评价。阐述了治理污染的水质目标须综合考虑不同江段的水体功能、自净能力及经济发展、财政能力。对于黄浦江实际系统进行仿真,建立了水力、水质数学模型体系。根据对黄浦江水环境容量及大水体稀释能力的研究,通过多方案比较,归纳了5项综合治理方案。进一步优化的结果表明,采取上下游均截流的 E 方案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马迹山铁矿石中转港建港前后的海域水质、沉积物、浮游动植物及潮间带生物资源现状监测资料的回顾评价,分析了铁矿石港口营运对海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铁矿石港口的运营对海洋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潮间带生物量、底栖生物、港口前沿沉积物中油类含量的变化等。并分析了产生环境影响的原因,提出防止港口对海域环境影响的相应环保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铜陵市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2020年12月(枯水期)、2021年3月(平水期)和6月(丰水期)的水环境和浮游生物采样调查,综合分析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水环境因子、水闸分布等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共采集到的浮游植物有7门60属102种,主要隶属于蓝藻门和硅藻门,春季、夏季物种数多,冬季物种数少;共采集到的浮游动物有3门21属32种,其中轮虫占优势。铜陵市河湖湿地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主要受水温、溶解氧、总磷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此外还与水闸分布密度密切相关。高密度的水闸分布影响河湖的自然生境,浮游生物密度较高。从城市河湖湿地长期保护与生态修复的角度考虑,在保障防洪排涝的条件下,适当调节水闸的分布以及开启频率,可为浮游生物提供更有利的湿地生境条件。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各地区地下水的水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地下水环境管理和保护工作中的问题,指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的工作等级划分、环境影响识别、环境现状调查、影响评价及污染防治等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汇总了评价导则执行后,对各类项目进行地下水评价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在对各种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西南涌属于北江下游大堤左岸的分洪河道。西南水闸重建后,通过调节西南水闸闸孔的开度,引入北江水进行河涌整治,将导致西南涌上游污染物向下游迁移,但涨潮时须关闸门,不让污染较严重的西南涌水进入北江。由于下游珠江口河水的上溯,上下游河水交汇处河水流速最小,污染物的交换能力最弱,导致污染物的最大浓度沉积。本研究将应用珠江口一维感潮河网模型,从水环境效果的角度出发,模拟分析在水环境容量较小的平、枯水期,不同的引水方案对水质的影响程度,提出最佳引水方案和河涌整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探析入海河口水质评价标准的合理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入海河口(简称“河口”)是陆源污染入海的主要途径,对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至关重要.几十年来,河口究竟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还是《海水水质标准》进行管理备受争议.本文通过比较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的异同点,剖析了在河口水环境管理中衍生出的边界划分不清、环境功能类别交错混乱、评价指标及限值,以及与其他标准的衔接不够合理等问题,提出需将河口作为独立水体类型进行管理,有效划分河口边界,深入水环境基准研究,积极开展两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构建流域—河口—海域陆海统筹的水环境管理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是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黄河河口已有治理开发的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为例,对区域的回顾性评价工作进行初步探讨,分析了人民治黄60余年来河口治理开发活动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产生的环境效益和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大气环境、噪声与土壤环境、水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可持续4个方面构建页岩气开发环境影响指标体系,并建立基于熵权法和云模型评价法的页岩气环境影响评价模型。针对四川省某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页岩气开发环境影响处于中等程度。页岩气开发对水环境影响最大,其次是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再次是对噪声与土壤环境,对生态、安全与可持续方面影响相对最小。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页岩气开发环境影响现状相符,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太浦河开通对上海市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全面摸清太浦河开通前后黄浦江上游工况、水量、水质、污染物变化的基础上,采用大范围产水、河网水流运动和小范围水质动态模拟的方法,开展多方案的水环境变化研究,揭示上海市主要水源地黄浦江上游水环境的变化规律,综合分析太浦河开通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提出污染物削减方案,并优选合理的防治措施,避免不利影响,从而更好地发挥太浦河工程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就河口水域水环境状况模型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和分析,包括二维和三维河口水动力数学模型以及描述水环境中介质运移的数学模型。本文以河口水域尾水海洋处置排放口近区和远区的模型研究为对象,对该水域模型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另外,考虑到河口水域复杂的水动力状况、不同环境介质的相互作用等,本文对模型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一些建议,对河口水域资源管理和模拟预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环境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期规划是把丹江口水库作为其水源区 ,建成后预计年均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将达 14 5× 10 8m3 ,为此大坝将增高 14 .5m。工程对该区域环境影响不可避免 ,因此进行该区域的环境评价和预测是必要的。本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 ,分别对该区域水环境、气候和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评价和短期预测 ,并得出如下结论 :(1)该区域水环境短期内具有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 ;(2 )气候会向冬暖夏凉逐步转变 ,这种转变对降雨和洪水过程、洪水频率的影响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水土流失程度会在目前的基础上在库区上游有所降低 ,库区下游加剧。  相似文献   

14.
沿江感潮水闸环境引水量的计算方法及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墅沟临江水闸对上海嘉宝北片的北引南排以及水资源调度提供了重要保护,本文以墅沟临江水闸为例,采用回归分析法和流量系统法探讨了基于水利调度方案下的沿江水闸环境引水量计算过程,并分析了沿江水闸环境引水量计算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影响墅沟水闸引水量的主要因子是闸门的开度;(2)流量系数可以校正一次过闸流量的影响,但难以反映一潮引水中水闸开度动态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仍需进行校正;(3)沿江感潮水闸环境引水量的计算,难点在于闸门开度随闸内外水位差而发生复杂的变化,墅沟水闸闸门开度的设计调度方案与水位的变化是逆向的,人为调控的因素起到很大的作用。分析计算表明不同年型对水闸引水量影响较小,可以认墅沟水闸基本能够保证在不同年型的持续稳定引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镜泊湖湖区污染源现状调查,及近几年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对镜泊湖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黄浦江污染综合治理规划方案研究,经过各方面四年的努力,现已胜利完成计划任务。不久前,在国家环保局和上海市科委主持下,通过了鉴定。为了较彻底地改变黄浦江水环境严重污染的现状,该课题于1982年即被列为国家“六五”重点攻关科技项目。上海市环保局为承担单位,上海市科委为保证单位。通过组织多学科、多方面力量的通力协作,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在各子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归纳、优  相似文献   

17.
区域电网火电厂对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电网内所有火电厂对区域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是进行区域火电厂规划环评的基础.通过对区域电网内火电厂对区域水环境影响的共性研究,提出了区域电网内火电厂取水影响、排水影响和水污染物影响3项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和积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依据权重求得区域水环境综合影响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在华东电网火电厂区域水环境影响评价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华东电网火电厂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黄浦江、太湖、巢湖、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相似文献   

18.
现有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估研究大多从确定性角度进行评价,从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超载风险角度评价的较少.为弥补以上不足,本文从不确定性分析角度,耦合水环境和水资源两个水环境承载力分量超载风险及其对应的概率,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超载风险评价模型,并依据超载风险的概率分布确定流域各控制单元的超载风险指数.最后以北运河流域为例,对其水环境承载力超载风险进行了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进行超载风险分区.结果表明:中度超载风险区包含清河闸、榆林庄、大红门闸上、东堤头闸上4个控制单元,重度超载风险区包含南沙河入昌平、前侯尚村桥2个控制单元;基于“卸荷”和“强载”的双向调控理念,在产业结构、技术手段和环保意识等方面从全过程控制角度提出降低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超载风险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小河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①对受纳拟建工程废水的河流水环境质量现状和环境特征进行详细,全面的调查和评价.②对拟建工程水污染源进行全面分析、调查,恰当地估计可能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发生量,处理设备的污染物去除量及最终入河的污染物量.③根据①②两点选择恰当的预测方法和计算模式,对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做出预测或估计,并做出评价.④提出经济,合理的防治对策建议和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20.
闸坝调度对污染河流水环境影响综合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闸坝各种调度方式下河流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索了闸坝调度对污染河流水环境的作用机理,在槐店闸前期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闸坝调度方式对污染河流水环境影响的综合实验方案,并开展了现场实验,研究了槐店闸浅孔闸在现状调度、闸门不同开度和闸门全部关闭3种调度方式下的水体、悬浮物及底泥污染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闸坝调度会对河流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影响过程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闸坝调度也会对水体、悬浮物和底泥中的污染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促使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进行转化;流量和水深等因素会对底泥和悬浮物中污染物的释放产生影响.研究工作为构建闸坝作用下河流水环境模型、研究闸坝作用规律、实施闸坝科学调度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