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4年3月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了有加拿大、奥地利、丹麦、芬兰、法国、荷兰、挪威、瑞典、瑞士和西德十国参加的环境部长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关于酸雨污染问题.出席会议的部长或代表都表示,要尽可能的加强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会议签署了一项联合声明,主要内容是各与会国到1993年底,同1980年水平相比较各自承担降低30%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联合声明的内容还  相似文献   

2.
<正> 为认真贯彻全国酸雨测报工作会议的精神,继续开展一九八三年酸雨普查工作,逐步模清我省酸雨危害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贵州省环境保护局于一九八三年一月二十五日至一日二十七日在贵阳市召开了贵州省酸雨监测工作专业会议。省内各级环保监测站、省环保科研所、省气象局、气象台、部分厂的企业专业监测站等36个单位共41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首先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最近关于酸雨问题的重要批示、“曲格平同志在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及“全国酸雨测报工作会议”的精神;学习了“关于一九八三年继续开展全  相似文献   

3.
中国酸雨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酸雨和环境酸化,在中国也受到广泛的关注。中国的酸雨监测始于七十年代末。1981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酸雨科学讨论会。这次会议对中国的酸雨研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82年,国家环境保护局组织了全国酸雨普查和西南地区酸雨研究,开始了对酸雨的形成、影响和对策的综合性研究。1985年取得了第一批成果,初步阐述了中国酸雨形成和影响的现状和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1986~1990第七个五年计划中,国家把酸雨研究列为重点研究课题,组织许多科研单位,在酸雨严重和对酸化敏感的西南和华南地区,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以期弄清中国酸雨的形成、危害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合中国实际的控制对策,保证经济建设健康和顺利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简讯     
十八个国家同意共同控制酸雨污染在有34国参加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上达成一项减少硫氧化物排放量的协议,有18国政府(包括苏联和加拿大)保证,到1993年将硫氧化物排放量减少30%。英国和美国拒绝参加这一协议。美国代表说,“欢迎”防止大气污染的各种努力,但酸雨的成因和影响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并说,美国在1973年~1982年间已将硫氧化物排放量减少了26%。英国代表说,它只能把减少30%的硫氧化物排放作为一个政策目标,而不能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前不久,在河南省焦作市召开了“中国酸雨发展趋势及控制对策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及环境管理工作者近1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文兴教授主持。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0余篇,在会上交流40多篇,内容涉及我国酸雨的现状,时空分布,化学组份,形成机理,大气物理过程,传输模式,发展趋势及控制对策等.酸雨作为“七五”国家  相似文献   

6.
全国第二次降水污染及酸雨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5月12日至17日在本市召开。这次会议受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委托,由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和重庆市环境保护局联合筹备召开的。来自全国各省市有关的科研所、环境监测站、高等院校等85个单位的教授、专家、工程师、讲师、农艺师、医师等科技人员和建设部、林业部、冶金部、气象部门的代表共136人参加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和技术资料57篇,其中有20篇论文在大会上进行交流。这些研究包括了酸雨的采样布点、监测分析、数据处理、酸雨的影响、危害和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于1991年10月23~25日,在河南省焦作市召开了中国酸雨发展趋势及控制对策学术讨论会。来自国内各省市56个单位的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80多篇,其中有40多篇作了大会报告或书面交流。这次会议,总结了我国“七五”酸雨研究成果,并为推进“八五”期间对酸雨来源、控制对策的更深入的研究,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大会报告中,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提出了用于估算广东地区酸沉降量分布的统计模式;广东省监测站介绍了酸雨前体物的中距离输送,并以此论述了该地区的酸雨传输通道;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报道了位于丽江的全球内陆降水背景点测定的内陆降水背景值水平;杭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提出运用环境离子的酸碱平衡来控制酸雨的新颖思想;上海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及上海市环保所,分别就利用轨迹模式探讨气流长距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酸雨的来源、危害及昆明市近年来酸雨污染水平、酸雨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控制和防治昆明市酸雨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简称建设部)于1982年12月21日至25日在无锡市召开了酸雨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建设部环保局、中国监测总站,科学院环化所、国家气象局、中国环科院以及各省、市环保局、监测站等42个单位的52名代表。会议上,全体代表学习了中央领导人对环保工作的重要批示,总结了1982年全国酸雨测报工作,讨论了1993年的酸雨测报工作安  相似文献   

10.
<正>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简称建设部)于1982年12月21日至25日在无锡市召开了酸雨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建设部环保局、中国监测总站、科学院环化所、国家气象局、中国环科院以及各省、市环保局、监测站等42个单位的52名代表。会议上,全体代表学习了中央领导人对环保工作的重要批示,总结了1982年全国酸雨测报工作,讨论了1983年的酸雨测报工作安  相似文献   

11.
自七十年代以来,酸雨已成为世界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发现较早、受害最严重的是工业发达国家,如联邦德国、瑞典、挪威和美国等。即使是幅原辽阔、人口密度很低、三百多年前还是个处女地的加拿大,今天也同样遭到酸雨的危害。酸雨的现状酸雨主要是由现代工业的两大副产物——二氧化硫和氧化氮造成的。这些污染物排入大气以后,遇  相似文献   

12.
邹晶 《世界环境》2004,(6):32-33
前不久,加拿大驻华大使馆主持举办了2004中国和加拿大资源再生高级研讨会。来自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世界著名稀有金属开采和冶炼公司——Noranda公司、加拿大协德技术公司、欧盟和美国国家环保署电子废弃法规专家以及中国大型电器生产企业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引言解决酸雨问题是一项涉及科学、政策及人民利益的复杂问题。在进行公众利益决策中,需仔细拣别上述因素。美国面临的基本问题是根据现有的酸雨科学知识和环境损失估算是否需提高美国现行清洁空气法的控制目标。本文的目的是阐明与酸雨有关的科学和政策问题。 1983年6月,美国发表了三篇重要的酸雨报告。国家酸雨工作组的报告认为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的90%以上的酸雨来自人为源。科学院的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认为广大  相似文献   

14.
引言近年来,环境问题已为全球所关注,酸雨的危害就是其中之一。酸度高的雨、雾、雪、粉尘等酸性沉降物造成森林死亡、湖泊酸化、生态系统破坏,乃至水生生物绝迹。酸雨形成的原因一般认为是SO_2及NO_x等大气污染物在远距离扩散过程中,因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而以酸性沉降物(以下简称酸雨)的形式降落所致。世界上受酸雨危害最严重的地方是北美五大湖两岸的美国和加拿大、欧洲的联邦德国及瑞典等北欧诸国。就日本产业公害防治协会每月收集的国际环境情  相似文献   

15.
不能忽视酸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研究酸雨问题.这是因为,酸雨已遍及很多国家,同时,酸雨的确给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危害,有些地方的破坏程度还是很严重的.但是,随着对环境污染研究的深入,美国科学家发现,酸雨和烟雾起反应后形成的酸雾酸度更高,危害也更大,而酸雾却往往被人们  相似文献   

16.
中国今天参加了北方工业国就“酸雨”展开的辩论。酸雨是由烟筒排出的污染物长距离飘浮造成的。它正在毁坏斯堪地那维亚半岛和加拿大北部的大量湖泊和庄稼。中国出席(第十一届联合国环境理事会)会议的代表团团长杨克明说:“酸雨造成的灾难性的污染和破坏已经传遍了整个世界,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际湖泊污染与恢复会议”(Inlernational Congress on Lakes Pollution and Recovery)于1985年4月15—18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欧洲、北美、亚洲等二十多个国家的二百多名有关专业的专家、学者,中国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中心议题是解决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对酸雨与湖泊酸化问题也作了讨论。会议反映欧洲、北美以及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尽管在近一、二十年内普遍采用了污水二级处理,但并没有能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召开10周年,瑞典政府于1982年在斯德哥尔摩组织了酸雨会议。出席这届会议的有22个国家的代表。这是一次重要的政府会议,是在跨国界空气污染方面进行国际合作的一大突破。会议认为: 1.即使酸化物质的沉降率保持稳定,水土的退化  相似文献   

19.
酸雨是当代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五十年代以来很多国家对雨水的酸化非常关注,尤其是日本、美国、北欧等国,这些国家的酸雨给本地区生态系统、农业、水产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最近几年来我国已开始监测和研究酸雨,1981年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和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情报网联合召开降水污染和酸雨问题讨论会,把酸雨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国务院环办开展了对全国酸雨的普查工作,发现我国长江以南和西南地区的一些城市出现酸雨,其中以西南地区的重庆和贵州最为严重,降水的pH  相似文献   

20.
酸雨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危害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本文主要阐述了酸雨的成因、危害及目前比较流行的控制方法及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