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敏 《安全》2009,30(8):38-4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用电的不断增长,近几年电气火灾次数呈上升趋势。在配电系统中,良好的接地可以降低接触电压,防止电击事故,但人们对接地设置不善引起的火灾危险则认识不足。事实上,用电设备完善的保护接地措施不但对减少电击事故、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非常重要,而且对防止电气火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用电的不断增长,近几年电气火灾次数呈上升趋势。在配电系统中,良好的接地可以降低接触电压,防止电击事故,但人们对接地设置不善引起的火灾危险则认识不足。事实上,用电设备完善的保护接地措施不但对减少电击事故、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非常重要,而且对防止电气火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用电的不断增长,近几年电气火灾次数呈上升趋势。在配电系统中,良好的接地可以降低接触电压,防止电击事故,但人们对接地设置不善引起的火灾危险则认识不足。事实上,用电设备完善的保护接地措施不但对减少电击事故、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非常重要,而且对防止电气火灾十分重要。 一、低压接地故障的概念及危害 低压接地故障是指相线与地或与地有连接的导体之间的短路。这些导体  相似文献   

4.
《江苏劳动保护》2011,(5):35-37
漏电保护器又叫漏电保护开关(以下简称RCD),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进行保护,是目前最有效防止接地故障、引起人身电击和电气火灾的保护电器。RCD应用不当往往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着重讨论RCD的功能与作用,并分析应如何正确选用和安装RCD。  相似文献   

5.
从保障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的角度出发,分析在化工生产中静电产生的机理;探讨了静电效应和静电在生产中引起的危害,主要有静电引起的设备故障、火灾爆炸事故和人体电击事故;提出化工生产设备防范静电危害比较重要和实用的技术措施,主要有静电接地、增加环境湿度、防止和消除人体带电。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生产、生活中触电事故增加,采用故障树的分析方法,对用电设备触电事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得出保护接地在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简要介绍保护接地,并指出目前我国用电设备保护接地中存在的问题及接地故障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电气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形势下,要防止触电事故增多,必须在电气安全管理、标准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相应采取措施。 低压电网接地保护系统的内容,主要是指1千伏以下的配电变压器中性点是否接地,中性线与保护地线是否分开,用电设备外露的金属壳体是接地线还是接中性线,以及与此有关的设备配置等。这是防触电事故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拟就此提出一些探讨性意见。 一、低压电网接地保护系统的发展和现状 接地保护系统由于涉及问题较广,电网条件不同,至今在认识和执行上并不一致。目前,国内仅有煤矿、少数农村电网和个别易燃场所等采用中性点不…  相似文献   

8.
《劳动保护》2021,(2):86-87
电气安全工作主要防范触电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从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可以看出: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缺乏用电安全常识或不遵守用电安全规程,触及带电的导线带电部位;或是用电设备管理不当,导致绝缘损坏发生漏电等。配电线路、高低压开关柜、熔断器、插座、照明器具、电动机等电气设备设施,由于使用不当、操作失误、防护不到位等原因均可能引起火灾。  相似文献   

9.
住宅配电系统的接是是电气安全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系到广大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根据世界各国不完全统计,我国因电击死亡的人数与用电量相比名列前茅,我国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次数和电气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各类火灾的首位,而在电气引发的火军中有60%以上是由故障接是引起的,因此,对住宅配电系统接地应给预足够的重视,下面就住宅配电系统的故障接地对住户电气安全的影响及其防措施等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1985—1987年间,湖南湘西自治州的电气事故呈愈演愈烈之势。1986年全州各类特大事故中,电气事故就占20%,电气火灾烧毁房屋124间,80多户、400多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0余万元。1987年全州发生的88次火灾中,电气火灾占整个火灾事故的43%,经济损失较1986年上升43.6%。 鉴于上述情况,州政府于1988年采取了一 措施,使电气事故得到了控制,当年电击死亡事故降到了25起,死亡人数减少到25人,电气火灾降到了18起。电击死亡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电气火灾起数分别比1987年下降52%、84%和 73.7%。 湘西自治州能够把电气事故有效地降下来,是由于措施得力,狠…  相似文献   

11.
在发供电企业电气事故中,因人为引起的恶性误操作事故仍时有发生,除了造成发供电设备的中断供电外,还将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在<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中明确规定:"发生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刀闸),带接地线(接地刀闸)合断路器(隔离开关),不论有无后果,均应定为事故."由此可见,防止电气误操作是电业安全生产的一件大事,必须认真分析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并采取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2.
漏电保护器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雅轩 《安全》1995,16(4):10-13
漏电保护器是一种电气安全装置,主要用来防止由于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而引起的单相触电事故,也用于防止由漏电引起的火灾,并用于监测或切除各种一相接地故障。有的还带有过载保护、过压和欠压保护、缺相保护等功能。1 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按动作原理分,漏电保护器可分为电压动作型和电流动作型两大类。但由于电压  相似文献   

13.
施工用电牵涉面广、专业性强,稍有不慎极易造成电气伤亡事故,因此施工临时用电管理是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接地、接零保护是用电管理薄弱环节,本人根据在现场施工的8年经验,浅谈施工用电中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介绍380/220V系统的接地方式,分析了保护接地、保护接零和漏电保护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范围,指出应当结合工地供电系统的具体情况选择保护接地的TT、IT系统及保护接零的TN-S系统,并采用漏电保护技术,有效地防止电气事故。  相似文献   

15.
在民用建筑、宾馆大楼、商业大厦、工矿企业的建设中 ,电气安装与检查至关重要。调查结果表明 ,由于接线错误和电气故障所酿成的火灾 ,电击 (触电 ) ,大批烧坏家电设备情况相当多 ,而且 ,往往是一次事故会造成几十万几百万的经济损失。为了防止上述事故 ,本文分析了目前建筑电气中存在的问题。说明了应该采取的措施 ,提出了电气安装人员 ,维修人员、总监人员等快速检查电气安装质量的方法。可作为电气人员和总监人员参考。1 建筑电气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目前 ,民用建筑、宾馆大楼、商业大厦、矿工企业办公楼等 ,配电系统的基本特点是 :( 1)多数…  相似文献   

16.
浅谈常用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炳林  黄龙林 《安全》2009,30(1):39-40
纵观我国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严峻形势,提醒人们要加强防火与防爆。要实现安全用电,避免或减少电气事故发生,做好电气防火与防爆尤为重要。电气防火防爆的相关常识及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王敏 《劳动保护》2002,(5):49-49
在大型建筑的建设中,电气安装与检查至关重要。调查结果表明,由于接线错误和电气故障所酿成的火灾、电击(触电)等事故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8.
正三相同步发电机的三相绕组通常接成星形而不接成三角形有以下四个原因。一、在发电机的端电压相同的情况下,星形连接的相电压是三角形连接的相电压的0.577倍,也就是说:星形连接的相电压比三角形连接的相电压低接近一半。因此采用星形连接有利于绕组的绝缘;二、采用星形接法,中性点引出接地,便于设置接地保护或接零保护,对电机的安全运行有利,可以对用电设备的故障漏电进行有效的保护,防止用电设备因故障漏电,造成接触用电设备的人员触电事故的发生;三、采用星形接法,在每相感应电动势中3次及3的倍数次谐波不会形成环流。而采用三角形接法  相似文献   

19.
<正>三相同步发电机的三相绕组通常接成星形而不接成三角形有以下四个原因。一、在发电机的端电压相同的情况下,星形连接的相电压是三角形连接的相电压的0.577倍,也就是说:星形连接的相电压比三角形连接的相电压低接近一半。因此采用星形连接有利于绕组的绝缘;二、采用星形接法,中性点引出接地,便于设置接地保护或接零保护,对电机的安全运行有利,可以对用电设备的故障漏电进行有效的保护,防止用电设备因故障漏电,造成接触用电设备的人员触电事故的发生;三、采用星形接法,在每相感应电动势中3次及3的倍数次谐波不会形成环流。而采用三角形接法  相似文献   

20.
零线带电分拆 所谓零线带电,系指零线带有足以觉察到的对地电压。零线带电必然导致接零设备外壳带电,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触电事故,还可能产生电气火花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合格的保护接零是不会造成零线带电的。造成零线带电的主要原因是: 1.零线断线可以造成本线带电。如图9所示,当零线断线,且断线后边的设备漏电时,故障电流只能沿重复接地RC和工作接地B0构成回路。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得断线后边零线对地电压 Uc和断线前边零线对地电压 U0分别为Uc和 U0都是相电压 U的一部分, 二者都可能是危险电压。 如零线断线,没有设备漏电,但在断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