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贺明静 《灾害学》2007,22(2):141-141
这是笔者在实地考察时收集的地震碑文。一则是记述1303年山西洪洞-赵城8级地震在陕西省蒲城县震情的《重修蒲城县廨宇记》,过去在《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和《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中,这次地震在陕西省的地震灾害只有朝邑县(今大荔县朝邑镇)“县厅倾圯”一则。这则碑文证明蒲城于当时“屋宇垣牖倾倒尤甚”,所受破坏不低于朝邑;同时也提示我们,至少在蒲城以东的韩城、合阳、澄城、大荔等地也有可能找到这次地震破坏的史料记载;  相似文献   

2.
1556年华县8级大震死亡人数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料记载1556年陕西华县一带发生强烈地震,死亡人数达83万。这是否可信?有人曾提出质疑;为什么这次地震造成如此之惨的亘古横祸?不少人曾进行过探讨。笔者在主编《陕西省志·地震志》一书过程中,全面查阅了有关华县地震的历史史料,对此数字亦表示疑虑,本文即是对华县地震中死亡人数及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有关1556年华县大地震的历史资料里,曾记载有地震时“潼关道壅,河逆流,清三日”一语。研究者多认为震时在当地发生有大型滑坡,但迄今未见有对这一滑坡的调查报导。 1985年10月,笔者实际观察了潼关原北缘一处老滑坡,现简介于下。滑坡位于远望沟口以东近百米处(图)。由于黄河向南岸侧蚀,滑坡体已大部无存。现存遗址仅为部份滑坡后壁,其宽度  相似文献   

4.
1556年关中大地震的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毓寿 《灾害学》1992,7(1):10-13
作者根据大量的历史地震资料和本人的研究成果对1556年发生在西关中华县大地震的震级提出了质疑,认为此次地震的震级应该定为8.5级。  相似文献   

5.
2004年3月24日9时33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与西乌珠穆沁旗间(北纬45.4°,东经118.2°)发生5.9级地震。北京、辽宁朝阳、吉林白城、河北承德地区有感。自治区地震局迅速确定“三要素”,召集紧急会议确定考察队与局留守队,并迅速向灾区了解灾情,向自治区政府报告。同时启动破坏  相似文献   

6.
量化调水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的不同等级丰枯遭遇,揭示其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对工程调水方案的制定与优化意义重大。然而,以往丰枯遭遇的研究主要关注全序列静态结果,忽视了其动态变化。基于此,文中以引汉济渭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Copula函数构建水源区与受水区不同时间尺度(年、汛期、非汛期)的二维联合分布模型,定量分析9种组合事件的丰枯遭遇规律,揭示不同组合事件的动态演变特征,并将基于Copula的似然比率法与小波相干结合探究丰枯遭遇动态变化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在不同时间尺度下,黄金峡-华县和三河口-华县联合区的丰枯异步性大于丰枯同步性,具有较强的丰枯补偿特性,且2个联合区对调水的有利影响(概率约0.62)远大于不利影响(概率约0.38),在理论上保证了供水的可能性;(2)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丰枯遭遇的联合概率普遍呈上升趋势,且黄金峡-华县联合区发生丰枯遭遇的概率比三河口-华县联合区大;(3)丰枯遭遇的动态变化与遥相关因子关系密切,北极涛动对年和汛期的丰枯遭遇变化具有主导作用,非汛期时丰枯遭遇的变化主要由厄尔尼诺现象主导。  相似文献   

7.
金磊 《防灾博览》2002,(6):18-19
2002年7月26日在北京市委主办的第22届市长与专家“季谈会”上,北京减灾协会、北京系统工程学会的七位专家,就“安全奥运”的主题向市委、市政府及各委、办局的领导逐一汇报了研究分析成果。笔者现就报告中有关问题进行理性归纳,旨在探讨扎实可靠的“安全奥运”建设与传播有效途径。 倡导“安全奥运”观是前提 笔者早在2001年9月14日“全国大城市灾害防御研讨会上”便提出了“安全奥运”的观点。但“安全奥运”并非新提  相似文献   

8.
1556年华县大地震前的大旱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可兴  王志莲 《灾害学》1998,13(3):72-75
简述了1556年发生在陕西华县大地震概况和大震前小震活动异常平静的事实,分析讨论了大震前的大旱灾及其物理机制,强调指出重视研究大震前的大旱问题,对当前的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灾害学》2020,(1)
地震灾害经济损失的科学评估对减少突发地震灾害损失和实现震后快速救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易损性分类清单法提出考虑主体结构损失、建筑物装修损失及室内财产损失的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并确定其主要参数取值;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各评估区震害程度及各生产部门直接经济损失占比,计算各生产部门停减产损失,进而采用投入产出法建立考虑停减产损失和产业关联损失的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最后将所提出的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以1556年华县地震为例在西安市灞桥区进行应用示范,将所建立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在四川省进行应用计算。结果表明,灞桥区在华县地震下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76.51亿元,与中国地震局评估结果相差约6.54%;四川省在汶川地震下的间接经济损失为11 209.29亿元,与实际震害数据相差约8.83%,上述对比结果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谈灾害的社会防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何作顺 《灾害学》2001,16(2):93-96
基于世界范围内“天灾人祸”的严峻形势,作者简述了灾害发生、发展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即环境恶化、化学与辐射灾祸增多和交通事故日趋严重,并提出了相应的社会预防措施;由于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群体性、破坏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树立灾害防制的“社会大卫生观”,应在全社会介导社会“大救援”。  相似文献   

11.
陈露  殷启洋  封超 《灾害学》2022,(2):12-15+35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洞视“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之根源在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知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该思想观念和生产关系下的社会生产实践。基于此,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引领,坚持并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克服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的根源,修正思想观念,从以人类为中心走向人类主体,运用技术创新,驱动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化解“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危机”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2.
<正> 1548年4月22日(明嘉靖廿七年八月十一日)山东半岛北部蓬莱县附近海域曾发生一次破坏性地震,山东半岛普遍受到破坏,有感范围远及今黄河口、北京、辽宁等地。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状况如图所示,陆地上的最高烈度区登州府(今蓬莱县城)记“城为之萌、坏民庐舍无算”(光绪增修登州府志)。最近根据文物部门提供的资料,考察了两处地震前的大建筑,其地震遗痕可与文字相印证。一是蓬莱县城南二公里的无梁殿,县志上谓之泰山行宫,建于1537年,是一座拱形无梁的砖石建筑,面积约70平方米,墙厚1.45米,相当  相似文献   

13.
我在新疆学习、工作和生活了22年,由于工作关系,几乎跑遍了天山南北。 当初春的朝阳拥抱万物时,我曾在那拉提草原上住过哈萨克族特异的毡房;当盛夏的烈日烘烤大地时,我曾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看过落日;  相似文献   

14.
姚徐 《防灾博览》2005,(2):46-47
2005年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四,正是农民朋友赶集过大年的好日子,泗洪县地震局为使泗洪县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在今年开个好头,不失时机地抢占宣传阵地,借县“送科技下乡”的东风,精心组织筹划,积极参与。在县科技局的统一组织领导下,与县农林局、卫生局、水产局、计生委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即赶“科普大集”。  相似文献   

15.
《防灾博览》2011,(1):89-89
2011年春节期间,中国科技馆连续第四年推出了春节“科技大联欢”活动,秉持“用时尚诠释科学,将传统变为风尚”的活动理念,以科学的视角、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为观众提供新年全家出游的好去处,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科学,还可以收获快乐,精彩加刺激,好看义好玩。  相似文献   

16.
针对装置平台抗震能力的现状 ,研究了江苏油田真武液化气装置平台的抗震加固。即在原设备不拆除的情况下 ,提出了对框架梁、柱采用钢构套进行加固 ,并对框架柱采用钢构斜支撑加翼补强的加固设计方案和具体的加固措施。经加固后的装置平台 ,整体抗震性能得到提高 ,从而消除了隐患 ,增强了日常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陕西五曲湾滑坡发育特征和~(14)C测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西省凤翔县五曲湾滑坡的滑带土中发现一段树根,表面被炭化,并且发生了强烈的剪切变形,分析认为此乃滑坡滑动所致。经过14C测龄,年龄为462±45年B.P,这一年龄与地质分析获取的认识基本吻合,与1556年"华县大地震"发生的年份非常接近,从而为研究五曲湾滑坡的触发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最后提出,如果在滑带土中发现可用于定年的样品,采用14C法测定滑坡年龄,是对滑坡进行定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防灾博览》2023,(5):38-39
<正>2023年9月6日,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的2023北京国际安全应急产业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隆重开幕。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马培华,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郑国光,原银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副主任陆玉华,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艳出席开幕论坛并致辞。  相似文献   

19.
杭东 《防灾博览》2012,(1):28-31
近期,有天“2012年地球未日”的言论被传得沸沸扬扬。有许多网站还列举了从2008年以来全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灾害,用以证明“预青”的可靠性。“2012年地球毁灭”的言论毫无科学根据.不足以信。  相似文献   

20.
《防灾博览》2014,(6):8-8
2014年10月14—15日,全国活动断层探测方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共组织了23场学术报告。来自国际国内的院士、专家围绕“对活动断层现有技术方法的检讨评判”、“活动断层探测理论创新及新技术推广”和“活动断层探测工作成果应用以及从应用角度对相关工作成果产出的要求”等内容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