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书田  白光 《环境科学》1982,(3):71-73,32
由于核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核动力工业的发展,在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的同时,还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废热和一些化学物质.七十年代后期,国外开始研究放射性、化学物质和废热对环境的复合影响.本文重点讨论这些物质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复合影响.  相似文献   

2.
有机固废热转化过程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热化学反应,给深入理解其机理、优化转化过程技术参数及实现产物定向调控等带来挑战。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建模方法可推动有机固废的智能化和精细化处置。综述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建模方法在有机固废全链条处置中的应用,总结了机器学习对有机固废上游产生量与理化特性、中游热转化过程及产物特性、下游产物利用与效益评估等的预测并对比了不同模型的适用场景及优缺点,以期构建有机固废全链条智能化处置方案,实现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高值化及智能化于一体的有机固废高效处置模式,为实际固废的有效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蒸汽喷射式热泵供热系统及废热资源化研究节能是大气污染防治的核心。该项目采用专门研究和独特设计的热力单元设备进行优化和模块组合形成新型的热泵供热系统,替代目前普遍应用的常规热力系统,使能量的品位及数量都得到合理的利用,以回收低温废热蒸汽为重点,实现废热...  相似文献   

4.
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节省资源和能源的重要性。从保护生活环境,有效地利用资源的观点出发,强烈要求处理垃圾。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当前,必须积极开展废热的利用。即:在采用目前实行的以焚烧处理为中心的城市垃圾处理方法后产生的废热。回收焚烧炉的废热,通常是通过锅炉进行热交换,这种锅炉是处理废气时,冷却废气用的。平均低位发热量1500kcal 左右的垃圾  相似文献   

5.
利用硫铁矿渣(灰)制取海绵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硫酸生产的特点,充分利用废热的方法,提出一种采用流态化技术,还原回收硫铁矿渣(灰)中铁元素的工艺流程,并对流程中的流态化还原炉进行了初步的物料,热理衡算,同时对该工艺流程技术经济比较作了小结。认为此工艺流程技术可靠,有直接经济效益,对综合利用硫铁矿渣(灰)中的铁元素,消除渣(灰)对环境的污染,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影响环境的废触媒,通过焙烧,重铬酸钠制备,硫酸铜制备,最佳工艺条件选择等研究,实现了废触媒的综合利用,既能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为企业化生产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庆油田原稳装置采用立式加热炉,烟气中存在大量的废热。在现有装置运行中,烟气直接排放,浪费了大量的热量。通过在实验装置中可回收废热资源及废热回收技术研究,采用热管技术回收烟气废热,用于预热空气,不仅会节能降耗,给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会减少大气污染,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大量工业废催化剂的丢弃,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针对工业废催化剂的回收利用进行了探讨,着重介绍了几种工业废催化剂的综合回收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铅酸废蓄电池处理现状作了剖析,总结回收铅酸废蓄电池的各种工艺方法,并论述集中处置可治理铅酸废蓄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又可回收重金属及化工原料,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工业生产或制冷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热.一般要用冷却水来导走。冷却塔的作用是将挟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并散人大气中。  相似文献   

11.
可燃固废无害化处理需求日益增长,采用焚烧方法可有效实现其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可燃固废的热化学特性对燃烧过程的组织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可燃固废来源和种类的多样性,可燃固废特别是混合可燃固废的热化学性质表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以某几种典型的可燃固废作为基元,可以简化、高效、系统地表征其他可燃固废的热化学特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降维,再通过层次聚类方法将可燃固废归类,基于完备性、独立性和确定性3种基元性质和中心原则、简单原则2种筛选机制的约束下,量化比选出乳胶手套、硬塑料袋、PE、PET、淀粉、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8种物质作为基元,并对基元的热重特性进行表征,依据热重特性分析并建立了可燃固废热转化基元表征的方法。并通过对一种工业可燃固废(包装布)进行拟合(灰色关联度高达0.989),验证了降维和聚类筛选基元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为可燃固废的热转化特性和处置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置现状与再生铅清洁生产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铅酸蓄电池属危险固体废物,若不妥善处置,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本通过对国内外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与处置现状分析,结合国家废电池污染防治政策,提出了利用废铅酸蓄电池生产再生铅的清洁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3.
蒋然 《沿海环境》2000,(2):16-16
人们对于废气、废水、废渣的“三废污染”都比较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但对“热污染”,一般人却知之甚少,更缺乏关注。所谓“热污染”是指日益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废热可以污染大气,也可以污染水体。比如热电厂排出的冷冷却水进入河流,能使对水温度升高到35—40℃,不仅给一些致病微生物创造了大量繁殖的条件,而且导致水中氧气减少,使鱼虾等水生生物受到威胁。实际上,造成热污染的来源不只是发电厂,矿产业、工厂、汽车、家庭炉灶甚至电灯等,因消耗能源,也会释放废热进入大气。湖南省衡…  相似文献   

14.
典型农药废盐热处理特性及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农药行业的迅速发展,农药废盐的管理和无害化处置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农药废盐热处理适用性的问题,推进废盐热处理工业化进程,选择盐城某企业典型农药废盐开展热重试验和动力学模型研究,分析废盐的热处理特性;基于热重试验和动力模型获取的优化参数,进一步利用管式炉模拟试验研究循环流化床焚烧炉处置废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农药废盐热解和燃烧的失重过程相似,在升温过程中一直处于缓慢失重状态,但均只有一个明显的失重阶段.其中,热解的失重阶段为170~298℃,700℃时减重率达到84.08%,燃烧的失重阶段为194~315℃,700℃时减重率达到81.45%,为了使废盐充分反应,根据热重结果确定热处理温度为350℃.热处理动力学分析表明,燃烧和热解在失重阶段反应机理相同,氧气的存在可以促进废盐的热处理过程,确定了热处理的组分为空气组分,该农药废盐属于低热值成分复杂的固体废物.在上述条件下,利用管式炉模拟试验进一步优化了废盐的热处理条件为温度350℃、停留时间45 min、空气组分、空气流量40 mL/min.对热处理后的残留物及烟气进行GC/MS分析发现,热处理法可有效降低废盐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烟气中有害物质以苯系物为主,含有少量氯苯及氯代烃类有机物.研究显示,经过管式炉热处理试验后,废盐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达82.93%,可以有效降低有机污染物含量,从而验证了该类废盐热处理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以下简称“废电器”)环境管理方面,中国目前已形成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为核心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十余年来,废电器环境管理体系助力废电器环境管理工作逐渐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有效推动了废电器处理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持续做实做细废电器环境管理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废电器回收管理体系,完善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加快废电器处理行业绿色转型,注重科技赋能,创新引领废电器处理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城市固体有机废物的热解气相色谱初试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热解相色谱法作为废物质热解特性的研究手段是行之有效的,其热解工艺试验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煤矿开采造成地表下沉,形成塌陷地,导致耕地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而采煤过程中排出的煤矸石已堆积成山,同样侵占土地,影响环境,用煤矸石填塌陷坑,造地还田,植被绿化,既能改善环境,也是以废治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废CRT玻璃的含铅量很高,属于危险废物,废CRT玻璃中铅的分离、提取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通过高温熔融碳热还原工艺,在还原金属铅的同时,制取出玻璃熔块,再对玻璃熔块进行水解处理,制备水玻璃。熔融温度在1 200℃,保温时间为2 h时,金属铅的回收率可达90%以上,而残渣物中的含铅量仅为1%左右。该文对废CRT含铅玻璃中金属铅回收的工艺、技术、方法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从分子水平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对废CRT含铅玻璃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有重要作用。回收废CRT玻璃中的铅,能有效避免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不仅具有重大的环境价值,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该研究为电子废弃物中铅的回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废干电池再生利用技术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我国废干电池再生利用技术研究提出了几点看法,认为我国废干电池再生利用技术既要注意环境无害化、资源化,还要考虑产业化和适应性问题,使我们的技术既有高的技术含量又符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环境管理模式与推行清洁生产(无废、少废及高效转换工艺)的关系,剖析市场经济国家环境管理模式的精髓,密切结合推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包括环境标志这种反向控制手段),提出加快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工业环境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