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外国地质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enderbite与charnockite两词。“英汉综合地质学词汇”(1973年),都译为紫苏花岗岩。但是我们发现,这两个词经常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有时甚至出现在同一岩石系列中(例如),因此,都译为紫苏花岗岩,看来有欠妥当。 最近我们查阅了美国地质协会所出版的《地质学词汇》(Glossary of Geology) (Bates和Jacken  相似文献   

2.
<正> 引言玻安岩(也称玻苏玄武岩)是根据日本小笠原群岛命名的一类岩石。人们早就发现了这类岩石,但把它列入重要岩类加以研究则是七十年代末的事情。近几年来,随着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尤其是一系列深海钻探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Geogncsie”     
<正> Geognosie(英文:Geognosy,俄文:Геогноэия)一词,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编的《综合地质名词》(1957年版)译为记载地质学,在1970年的版本中(即《英汉综合地质学名词》)译为记录地质学;地质部地质书刊编辑部编的《俄华简明地质辞典》(1958,1965年两个版本)译为记载地质学、  相似文献   

4.
托尔顿期的石膏(硬石膏)和灰岩广泛分布于乌克兰西部、俄罗斯地台西南部地区和前喀尔巴阡坳陷的外带,并向西北延伸到波兰,向西南延伸到罗马尼亚内境(1967;Pawlowski,1970)。化学岩层的厚度变化大,为0—40米,很少达到65米。 在关于前喀尔巴阡地质学的文献中,对化学岩层岩石的年令和成因问题已探讨了80多年。随着在灰岩中查明有巨大储量的自然  相似文献   

5.
<正>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160号专题“先寒武的外成作用”,已于1979年全面执行。它的内容是研究先寒武岩石的沉积学和火山学以及这些岩石在成岩作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已面临一项大的突破,这项突破有可能从根本上影响先寒武地质学的某些概念。 在火山-沉积地体和成岩作用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大都是由于应用了均变作用-反应模型(Uniformitarin Process-response models)而取得的。虽然我们可以观察到古老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但我们不能  相似文献   

6.
我国泰山核电站已于1991年12月15日成功地并网发电,大亚湾等另一批核电站也将惊续建成发电。核电站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置,必将成为我国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核废物管理过程中,地质学研究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后阶段涉及放射性废物最终处置这—环节,地质学研究更是必不可少。纵观整个放射性废物管理过程,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等领域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下列研究环节中:固化体的矿物学研究,回填材料的矿物学研究,处置介质的岩石李、矿物学研究,库(场)选址的地质学…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分析方法在选择性、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分析速度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进,为地质学研究服务的岩石分析也不例外,不过分析的总的可靠性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 本文对西澳大利亚戈德菲尔兹绿岩带东部因达尔古达湖与超镁铁岩伴生的镍硫化物矿化和沉积黄铁矿矿化进行了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及地质学研究。根据所得到的岩石地球化学资料,可得出下列结论: (1)在戈德菲尔兹绿岩带东部的莫尔兰建造,是与超镁铁岩伴生的镍硫化物矿化的最有利的组合。  相似文献   

9.
<正> 铀在岩石中的氧化态能指示铀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类型。至今,已对一些矿物、岩石和中间产品中U(Ⅳ)/(Ⅵ)比值进行了测定。本文提出一种精确测定含沥青铀矿的岩石中UO_2/UO_3比值的方法,为了保留价态,采用1.5M正磷酸浸取U(Ⅵ),该溶剂可使其他氧化还原电对如Fe(Ⅱ)/Fe(Ⅲ)等的干扰降到最少,而且是在氮气氛中分解样品以防止空气的氧化,U(Ⅵ)可直接在悬浮液中用差示脉冲极谱法测定,测定结果与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较,以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时 间 1 月 1 月7—1 0日 1 月7—1 1日2 月 2 月1—1 0日 2 月I 1一l 4日 2 月1I一14日 2 月24—28日2月25日 ·82· 名 称酸性硫酸盐土壤会议AClD-SULPHATE SOILS(Meeting)低渗透性岩石的水文地质学国际会议(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第十七届大会)★HYDROGEOLOGY 0F ROCKS 0F LOW PERMEABILITY (17th International Congre S S of IAH)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百年纪念高分辨电子显微镜会议ASU Celi.termial Conference onHigh—ReSOlution Electr012 Micro scoPv论题1.获取高分辨图象和化学分析 数据的原理和仪器;2.…  相似文献   

11.
从重熔谈起     
在对我国花岗岩特别是南岭(广义的)花岗岩进行的岩石化学、同位素地质学、实验岩石学和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地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课题:花岗岩的地壳断裂重熔说。“断裂重熔”问世以来,在一部分地质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笔者试图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看法,作为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 “什么是新的”,这就是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年会的议题,重点是能源勘探的新进展。过去一直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使用象三度地震测量这类技术上,而今年则把重点放在世界范围内冲断层带和前陆盆地的勘探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 热释光(Thermoluminescence简称TL)又名热发光,热发光是我国的早期译名,近年来大多命名为热释光。从产生TL的原理出发,并且为与其它发光相区别,称做热释光较恰当。热释光测定岩石、矿物和古陶的年代是通过测量剂量的方法来完成的。热释光现象早在1663年就被人发现,并有文字记载。被广泛应用于辐射剂量防护、放射医学、地质学、矿物学和考古学等各个领域,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  相似文献   

14.
<正> 本文的目的是讨论西尔里矿床的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和岩石的化学蚀变及其与Cu-Ni矿化的关系。西尔里矿床位于安大略桑德贝西北450km。钻探已圈出一千四百万吨矿石,含铜1.60%。西尔里矿床产于镁铁-超镁铁岩及其剪切带中。  相似文献   

15.
<正> 研究来自地幔的岩浆和溶液与地壳岩石相互作用时的同位素交换过程,是同位素地质学的现实问题之一。地幔岩浆作用的产物在地壳条件下的同位素混染,以及地幔岩浆和热液对地壳围岩同位素平衡的影响,是解决许多岩石学概念的关键。它们也是同位素地球化学中目  相似文献   

16.
<正> 1978年1月16—18日,日本东海大学海洋学部在星野通平主持下召开了“不整合专题讨论会”。会上,笔者作了关于“不整合概念的理解”的发言,本文是根据这一发言写成的。一、不整合现象是属于层位学(地层学、沉积学)的单元或范畴的问题。也就是说,虽然不整合是地球演化、岩浆演化和造山  相似文献   

17.
前寒武纪沉积岩石学和沉积地质学是现代地质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因为陆地的前寒武纪杂岩在地球开始的历史阶段中占主要位置,并且包括了绝大多数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 1973年4月16—19日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十次全苏沉积岩会议。来自88个单位的7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讨论议题有:(1)沉积变质岩的岩石学、原生介质和研究方法;(2)前寒武纪风化作用和沉积作用的各种问题:(3)前寒武纪的活质和有机质及其  相似文献   

18.
<正> 质谱分析碳同位素(δ~(13)C);岩石热解参数(S_1/S_1+S_2)及碳比(C_R/C_T)变化;干酪根的物化分析获得的元素变化(H/C)、红外光谱(IR)特征、差热(DTA)曲线特征、热重(TGA)损失率、电子顺磁共振(ESR)自由基数等8项指标,都能鉴别有机质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岩石蠕变效应颗粒流数值模拟中岩石蠕变参数的取值方法,基于颗粒流理论,采用平面颗粒流程序(PFC~(2D))以及由Maxwell模型和Kelvin模型串联而成的Burgers模型,开展了岩石试样在单轴压缩状态下蠕变模拟试验,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Burgers模型中弹簧的弹性模量(E_m、E_k)、黏壶的黏度系数(η_m、η_k)和摩擦因数(f)对岩石蠕变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axwell模型中黏壶的黏度系数η_m对岩石试样蠕变过程的影响不显著;η_k、E_m、E_k和f主要影响岩石试样的瞬时蠕变值和初始蠕变阶段的蠕变速率。  相似文献   

20.
对巢湖地区6组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进行磷素形态连续提取,这6组岩石包括殷坑组、龙潭组、灯影组青灰段、灯影组紫褐段、孤峰组及双山组的微风化、弱风化和强风化岩石,研究岩源磷磷素在风化作用下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随风化过程进行,6组岩石中总磷含量均降低,其中多数组别岩石中易溶性和弱吸附性磷(Ex-P)、铝结合磷(Al-P)、闭蓄态磷(De-P)、自生和生物磷灰石碳酸钙结合磷(Ca-P)和碎屑磷灰石及其他无机磷(Oc-P)呈下降趋势,而铁结合磷(Fe-P)及有机磷(Or-P)则呈上升趋势;大部分岩石磷素的主要赋存形态是碎屑磷灰石及其他无机磷;对比6组岩石磷素赋存形态分布、含量及相应的pH值可知,岩石的酸碱度对磷素的赋存形态影响较大.巢湖地区富磷岩层在风化过程中的磷素释放潜力大,因而岩石的风化作用是巢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