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聚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中和混凝-厌氧十好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在不同工况和运行参数条件下处理聚醚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中和混凝能有效地降低生物处理的污泥负荷,调节pH值6.7,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为l00mg/L时.聚醚废水COD去除率可达28%,当进水的COD为3000~4000mg/L时,聚醚废水经此组合工艺处理后,COD的总去除率达96%以上,出水COD值约150mg/L.  相似文献   

2.
试油废水具有粘度高、COD高、色度深、气味恶臭等特点,高粘度虽不是污染指标,但却影响试油废水的絮凝处理效果。高粘度废水的流动性较差,投加的PAC、PAM等常规絮凝处理剂在废水中很难扩散,传质作用缓慢,造成絮凝沉淀时间长,絮体虚浮、污泥体积比大。针对粘度>5 mPa.s的废水,以膨润土为凝聚剂可促进高粘度废水的絮凝处理,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加快絮体沉降。实验表明:絮凝处理配方为膨润土加量600 mg/L~800 mg/L、PAC加量200~300 mg/L、PAM加量5 mg/L时;混凝处理后SS去除率达95%以上,石油类去除率85%以上,污泥体积减少50%以上,沉降时间缩短88%;且使絮凝处理适应的pH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3.
以高浓度铜镍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絮凝和加载絮凝工艺,探究了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投加量、回流污泥量对出水效果、污泥的脱水性能和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载工艺比传统工艺处理效果更好,更节省药剂投加量,对药剂投加量的波动变化适应性更强;PAC的投加量对同种工艺下污泥CST值的影响明显,传统和加载絮凝两种工艺中,不同PAC投加量对应的CST差值最大分别达到9.4 s和8.6 s;不同APAM投加量下,加载工艺产生的污泥CST值总体比传统工艺的小8~9 s,表明加载工艺的污泥脱水性能普遍优于传统工艺;药剂投加量相同时,加载絮凝工艺得到污泥的沉降性能比传统工艺更好;结合出水效果、污泥脱水性能、污泥沉降性能和处理成本,确定采用加载工艺处理铜镍废水,其最佳工艺条件为:PAC=20 mg/L,APAM=4 mg/L,污泥回流量=100 mL。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用以氯化钙为除氟剂,碱式氯化铝和膨润土为混凝剂和助凝剂,对高氟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用此法能将含氟达几百mg/l 处理到10mg/l 以下,工艺简单,适应性强,不仅适用于萤石矿选矿废水的处理,亦可用于一般含氟饮用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高浓度有机磷农药废水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平 《环境导报》1995,(2):27-28
农药是消灭植物病虫害的有效药物,在农牧业的增产保收和农产品的保存以及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和农药使用范围的扩大,农药的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加。我国目前农药已达百余种,其中杀虫效率高、残留量低的有机磷农药产量较大。但这类农药生产因合成原料工序多、产生的废水量大、有机盐含量高,废水治理困难,国内许多有机磷农药生产厂废水往往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标就直接外排。因此,有机磷农药废水治理已成为农药工业的一个突出问题。 高浓度有机磷农药废水成分复杂,毒性大、生化治理难。以甲胺磷农药废水为例,废水的COD浓度为20000~40000mg/l、有机磷含量则为1000~18000mg/l。 目前,国内外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很多,主要有氧化法、吸附法、生化法、水解法等。  相似文献   

6.
亚麻沤制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经过厌氧处理后,出水COD、BOD_5仍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采用接触氧化法处理后,出水COD在154.75mg/l~291.72mg/l之间,BOD_5在17.01mg/l~56.6mg/l之间,达到了国家行业排放标准,处理后水回用沤麻,既避免了环境污染,又做到了废水再利用。  相似文献   

7.
改进的高密度污泥法是一种处理含有大量锌和氰化物的高炉废水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铁加入高炉废水中以分解锌——氰化物络合物,用高密度污泥法使锌呈氢氧化锌,氰化物呈亚铁氰化物沉淀析出。试验室结果表明,对于含锌达70mg/L,含氰化物达30mg/L的高炉废水,加入可溶性铁可使可溶锌浓度降低到0.3mg/L以下,总氰化物浓度降低到2.0mg/L以下。浓缩池浓浆的污泥密度可达到10~25%(含固体),从而使处理费用降至最少。  相似文献   

8.
污泥压滤废水经厌氧消化后仍具高COD与高氨氮的特点,C/N比严重失调,属于典型的高氨氮废水。采用生物膜-活性污泥组合工艺(IFAS)处理污泥压滤废水的厌氧消化液,运行方式为好氧/缺氧反复交替,并向废水中添加磷源。系统运行稳定后,系统进水ρ(COD)为900~1 000 mg/L、ρ(NH3-N)为240~400 mg/L,COD、氨氮去除率分别达88.34%、96.53%。出水各指标达到污水处理厂的接收标准。IFAS系统有利于硝化菌的附着,同时向废水中添加磷源有利于活性污泥与生物膜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纯氧生化处理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污水处理工艺,采用S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纯氧曝气系统的污泥浓度、污泥沉降性等特性。结果表明:纯氧曝气污泥浓度大于空气曝气,MLSS,MLVSS分别为4 225.57mg/L,3 155.71 mg/L,MLVSS/MLSS保持在0.72左右,污泥中有机成分更高,活性更大。纯氧曝气菌胶团结构较空气紧密,稳定期SV,SVI分别达到25.67%,60.12 mL/g,污泥的沉降性更稳定。低曝气量、高含量DO有利于纯氧污泥的浓度提高、沉降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10.
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混凝法处理焦化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用Fenton试剂结合自制聚硅硫酸铝对焦化废水进行了催化氧化—混凝试验研究 ,选择了最佳的工作条件。结果表明 ,经氧化—混凝处理后废水的COD从 1 1 73mg/L降至 38.2mg/L ,去除率达 96 .7%。研究中还发现 ,Fenton试剂具有将废水的 pH值调节为 2 .5~ 3的特性 ,为该工艺实际处理焦化废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SBR法处理啤酒生产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SBR法处理啤酒生产废水,稳定有效。废水COD为1000~2000mg/l时,处理后出水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工艺流程简单,费用低廉,且能控制污泥特性。  相似文献   

12.
酵母菌处理系统中氮缺乏引起的污泥膨胀控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酵母菌处理色拉油加工废水系统中投加氮源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及对污泥膨胀的恢复作用批量实验结果表明:①添加氮源有助于提高去除效果,碳氮比(COD/N)为50/1~20/1的条件下,油去除率最高,达90%以上;②添加氮源能够改善污泥沉降性,COD/N比为50/1、20/1时污泥沉降性明显优于100/1、200/1和不加氮的条件.连续试验中按COD/N为20/1添加氮源,污泥体积指数(SVI)稳定在100~200,油和COD去除率分别达95%和90%以上.氮缺乏色拉油加工废水中添加氮源是控制污泥膨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采用UASB-兼氧-接触氧化-气浮工艺处理高浓度生物制药废水,以废水中BOD5、COD和SS为主要因子,进水浓度为15000、8800和2500mg/L的条件下,经4个单元的处理,出水浓度可达164、20.3和38mg/L。该工艺具有系统稳定、污泥量少,产生沼气和综合利用等特点,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品绿染料废水水质复杂,COD_α达16000mg/L,色度达20万倍,含有大量盐类。经工艺试验研究,采用混凝-电解氧化的方法,取得较满意效果,各项水质指标达到规定要求。本文主要介绍有关工艺参数与流程的确定,为治理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污泥转移的SBR工艺污泥沉降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具有污泥转移功能的SBR工艺是利用SBR工艺的间歇运行特性,通过污泥回流的方式在并联运行的SBR间实现活性污泥的转移,使各SBR反应器中反应阶段污泥量增加,沉淀撇水阶段减少,从而提高系统除污效能和处理能力。以某低浓度城市污水为水源,进行了中试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污泥转移量下系统中污泥的沉降界面、污泥指数等关系,考察了污泥转移对SBR处理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污泥转移可改善污泥沉降性能,30%的污泥回流比下反应器中污泥的SVI值由无污泥转移时的140降低为93左右;采用30%的污泥回流比进行污泥转移可将传统SBR工艺处理能力提高近1/2。  相似文献   

16.
采用塔式曝气活性污泥法进行了啤酒废水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塔式曝气活性污泥法可有效处理啤酒废水。对进水COD平均浓度1052mg/L的啤酒废水,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4h的情况下,出水COD去除率即可达91.98%,同时此工艺还能减少污泥排放量。整个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使用UA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食品发酵废水,研究了中温条件下反应器的启动、污泥颗粒化及废水处理效果。研究表明:采用接种颗粒污泥与消化污泥的混合泥,以增加进水浓度的方式提高负荷,运行92 d后,反应器启动成功。当进水COD约为8500 mg/L,COD容积负荷为2.8 kg/(m3·d)时,COD去除率接近80%;启动结束时,反应器内VSS达到26.33 g/L,VSS/TSS为0.78;粒径>0.5 mm的颗粒污泥的比例增加到83.3%,粒径>0.5 mm污泥的平均沉降速率为56.17~86.45m/h;污泥产气量达到157 mL。  相似文献   

18.
复合混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  姚桂红等 《环境与开发》2001,16(3):20-20,25
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以及更为复杂的聚合物硫酸铝铁作混凝剂处理COD为1000-3000mg/L印染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pH范围为7.5-8.5;搅拌速率为130r/min;搅拌时间为20分钟;一次处理混凝剂投加量为240mg/l,沉降时间为120分钟,COD去除率在85%左右。若分二次处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法组合的三种工艺系统,对含酚废水进行了工艺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浓度<30mg/l含酚废水,采用氧化凝聚处理是有效的;而对于30~80mg/l含酚废水,选用氧化凝聚和吸附组合的工艺系统处理,能使排放水中酚和COD达标。  相似文献   

20.
炼焦废水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试验了①Fenton氧化、汽提、稀释和添加微量葡萄糖对炼焦废水生物处理的影响;②在活性污泥中添加粉末活性炭(PACT工艺)对强化COD脱除的作用;③凝聚对生物处理后剩余COD的脱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稀释和汽提,可以明显改变废水的生物处理性;在活性炭添加量200mg/l,HRT12小时,SRT 15天的条件下,PACT工艺的COD脱除率可由常规活性污泥法的50%,提高到80%。上海焦化厂炼焦废水采用PACT凝聚工艺处理,进水COD_(cr)为1000mg/l时,处理后COD_(cr)可以达到或接近10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