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只是为社会带来了便利,也无形中增加了水资源消耗的速率与水环境污染的负担。自“十三五”以来,为提高断面水环境质量、提升整体水质环境,各省市相继出台了水环境提升、水污染防治以及生态补偿政策。南京市江宁区顺应中央要求并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制定并实施了断面生态补偿工作方案,建立了由考核指标、补偿方式、核算方法、补偿标准组成的成套断面生态补偿考核系统。明确了补偿标准机制、补偿责任分配以及补偿资金使用等关键问题。为推进江宁区断面水质达标工作与水环境提升的总体目标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及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环境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的迫切需求,河南省实施了水环境生态补偿政策.为更好地促进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分析总结了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历程,并运用对比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客观地对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浅议生态补偿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有效的补偿方式,能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资金积累,文中对生态补偿的方式作了有益的探索,对如何补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流域生态现状,指出了流域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迫切性,叙述了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即生态资本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效应理论),在对中国现有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和法律规定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现有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从流域生态补偿金、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嘉兴市构建的县域跨界水污染补偿机制,不仅是一项流域水污染防治制度刨新,而且是浙江省跨行政区水污染补偿政策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了3种补偿标准,并运用跨界水污染补偿模型,模拟测算了2个市级断面和2个县级断面的补偿额.模拟测算结果不但能描绘出县域跨界水污染的现状,而且能够明确补偿对象和补偿额,对流域水质根本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已成为社会共识,各级政府就开展生态补偿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与实践.乐清市结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以生态环境功能禁止准入区为切入点,试行生态补偿,以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区域平衡和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7.
以规划分析、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为基础,以规划实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为依据,采用多种方法建立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体系,确定补偿主体、客体及补偿方式,建立生态补偿保障体系,最后将生态补偿机制纳入规划文本,实施规划,并对生态补偿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反馈,不断修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补偿机制.该机制的建立将有效降低规划实施带来的生态损失,实现从源头预防和控制生态影响,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试谈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分析了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以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为基础,积极探索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努力形成“谁受益、谁补偿,全社会受益政府统筹、社会投入”的新型机制,真正使森林生态建设有一个可靠的资金来源保障。  相似文献   

9.
差分吸收光谱法(DOAS)应用于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检测时,烟气的非线性吸收对测量气体浓度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必须对非线性吸收的影响进行修正。提出了一个新的非线性补偿方法,将反演浓度与实际浓度之比和反演结果之间对应关系拟合成非线性补偿函数,利用这个函数对浓度反演结果进行补偿。对6.67~673.66mg/m3范围内的NO气体实验研究表明,得到的非线性补偿函数能很好地修正非线性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气体浓度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10.
如何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唯一的家园,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对环境产权和生态补偿的融合性研究,探讨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促进人类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在环境产权视角下建立和完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准确理解环境产权和生态补偿的深刻内涵,把握两者复杂的本质联系;加强生态保护立法,建...  相似文献   

11.
在污染治理成本法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大样本重叠数据进行最佳聚类分析,以聚类后的样本数据建立拟合曲线模型,并对建立的模型方程进行统计检验,通过统计检验的方程确定为核算生态补偿标准的模型方程.同时,以河南省辖淮河流域63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确定最佳聚类分组后,采用SPSS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并对拟合的方程进行检验和选择,最终确定生态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环境污染损失内容的分析 ,认为环境污染损失量是由生产损失、固定资产损失、健康损失、环境质量损失、舒适性损失、预防支出构成 ,这些损失是可以计量的 ,而且是构成生态补偿定价的基础 ;对污染实施制度性经济补偿不仅可保护受害者 ,而且有利于减少排污、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3.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9):712-712
为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在4个领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生态补偿机制是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落实新时期环保工作任务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4.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COD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COD是利用有机物吸收紫外线的特征来测量水中的有机物浓度。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作为水样,验证了水样中COD与254nm紫外线的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125.33x-2.3605,相关系数r=0.9945。由于一般污水中有悬浊物的影响,因此研究了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补偿浊度的影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生态补偿机制要素、系统结构与概念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解析生态补偿机制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生态补偿机制的主体、对象、方式、标准、法律与政策等基本要素和系统结构,构建了包括补偿主体子系统、补偿对象子系统、补偿操作子系统和补偿保障子系统的生态补偿机制概念模型,该模型描述了生态补偿机制的自身运行方式和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最后指出科学构建和成功实践生态补偿机制亟待解决的若干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全面介绍了南亚地区的主要国际河流,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水资源开发的地理和历史背景。详细评述了印度河用水争端的来龙去脉和印度河条约的谈判和签署过程,以及印度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在分享印度河和恒河水资源问题上的立场,笔者还分析了南亚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的现状,提出了流域综合开发,以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建议。 文章中,笔者简要介绍了国际法律界经常采用的水资源分享的理论和学说。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论述了中国和世界的水资源状况,并论述了中国的水资源短缺状况、中国用水的优劣势,以及如何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和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水资源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针对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旨在协调各方面间存在的矛盾,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及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等问题,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山西省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使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当地突出问题,同时山西省作为煤炭能源大省又具有其独特的水资源短缺冲突,故以山西省为例对水资源的承载力进行研究。选取了山西省的10个地级市,从需水量和供水量两个方面对水资源的现状及未来进行分析及预测。而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摒弃传统较单一、片面的方法,在原先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从水环境、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4个层面对水资源的承载力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运用STELLA软件模拟2020年山西省10个地级市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结果表明,山西省水资源的供给无法满足需求量,并且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将一直处于这个状况。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从分析城市水资源系统结构入手,提出了城市水资源系统的一般特点和建立城市水资源系统数学模型的任务,较全面分析了目前投入产出方法在城市水资源系统中应用的状况和利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季节性水量平衡投入产出模型,同时给出了必要的数学描述和模型的分析过程。这种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扩大了一般水量平衡模型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其可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