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2005-2015年的MODIS NDVI数据计算了青岛市崂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覆盖指数,并分析了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5年间崂山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三个功能区的植被覆盖指数大小关系为核心区 ﹥ 缓冲区 ﹥ 实验区。总体来说,崂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保护效果明显,但实验区变化较大,主要原因是实验区长期处于无监管状态。  相似文献   

2.
应用遥感技术,利用长时间序列的SPOT VEGETATION NDVI数据集,结合改进的像元二分模型,对豫西山区1998年、2003年和2008年的植被覆盖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豫西山区植被覆盖总体上略有上升,局部地区植被覆盖度有所下降。高海拔区域植被覆盖相对稳定,退化概率较低;低海拔区域植被退化和恢复的概率都相对较高;坡度小的区域植被退化和修复的概率都较高;坡度较大的区域植被轻微退化概率增大,坡度越大,植被覆盖修复的概率越低;南坡和北坡植被覆盖度相对较高,东坡和西坡植被覆盖度较低;西南坡向的植被退化相对严重,东南坡向植被退化概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利用河北省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计算河北省2010年省级生物丰度和植被覆盖指数归一化系数,并对各县市的归一化系数进行分析和研究,绘制2010年河北省生物丰度和植被覆盖指数等级图,清晰反映出全省的区域分布特征,为河北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区植被变化的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1987年和2000年的TM影像,对成都市区植被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首先, 利用1:25万数字地形图对2000年的TM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并将1987年的TM影像与其配准.其次,利用TM影像的第四和第三波段计算植被指数,根据植被指数提取植被.第三,对成都市区1987~2000年的植被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研究表明,1987~2000年成都市区植被有增有减,但总的趋势是减少:增加部分集中在老城区,是人工绿化的结果;减少部分主要集中在市区西北和西南的面状区域以及因城市道路扩展而占用的线状区域,这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5—2015年的MODIS NDVI数据计算了青岛市的植被覆盖指数,并分析了2009—2015年的植被覆盖指数与区域年降水总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5—2015年间青岛市植被覆盖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青岛市8个评价单元中,市内3区植被覆盖指数最低,平度市最高;除崂山区外,植被覆盖指数与区域年降水总量整体呈指数函数关系,相关系数达0.90。  相似文献   

6.
低温雪灾后莽山保护区森林植被恢复遥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8年1月的低温雪灾为背景,选择反映植被长势的植被覆盖度为研究对象,以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少、最能体现植被自然恢复的莽山保护区为研究区,以像元二分模型为基础,通过计算样区植被遥感直方图的拐点来确定NDYI(soil)和NDVI(veg),通过植被覆盖的变化情况来衡量低温雨雪后森林植被的恢复状况,并对不同地形条件下、不同林龄和树种的森林植被恢复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整个莽山乃至南方受灾地区的受灾程度评价提供方法支持,为灾后重建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
8.
白文龙  张福平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6):483-485,528,480
冬小麦是关中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冬小麦产量估算的研究可使国家有关部门及时掌握粮食生产状况,对国家制定粮食政策和经济计划,及时进行宏观调控有着重要的意义。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1999—2007年的SPOT VGT/NDVI遥感数据对冬小麦产量进行预测。首先,选取冬小麦关键生长期内0.2—0.8范围内的旬NDVI数据,利用最大值合成法合成后的月NDVI数据建立与冬小麦产量之间的关系;其次,使用相关分析方法筛选出冬小麦关键期内与产量相关性较好的月份和旬,分别建立这些月份、旬与冬小麦产量之间的回归关系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精度验证。结果显示,NDVI与产量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4月上旬的相关性最好,其相关系数R2为0.605,即利用4月份上旬的数据预测冬小麦产量最好。在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对比的基础上,得出估产的相对误差为-5.2%—-7.9%,表明估产精度良好,可运用于冬小麦的实际估产。  相似文献   

9.
孙慧  刘敏 《四川环境》2023,42(1):203-207
为解决地下水位特征识别中存在的识别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基于CNN算法的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识别方法。首先分析地质结构与水化学特性,获取地下水储存层与水的种类;其次计算地下水位关联维度,从初始时间序列内挑选时间延迟;再次根据圆形颜色确定识别的地下水位图像,将图像转换成YCrCb色彩空间格式,并通过二值化转换挑选自适应色调阈值,最后借助CNN卷积架构将地下水位图像进行分层,通过CNN判据的两次确定,实现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的识别。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在正常时刻和地震纵波影响下采集到的水位特征较为一致,且能够量化识别结果,一天内其监测水位最大误差仅为0.07m,具有较好的监测性能,有效提高地下水治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96年和2001年2期1:10万TM假彩色影像资料,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分析了福建省5年的土地利用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林地、耕地的减少和草地、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5年间,城镇建设用地的年变化率最大,因此。加强林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是切实可行的土地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以华北农牧交错带为切入点,选取晋北长城沿线大同市8个气象站点,利用线性趋势分析、5年滑动、M-K检验以及Thormthwaite模型,分析了近38年来大同市气候变化及其气候生产力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近38年大同市气温呈现显著增加趋势,且在1994年发生突变.②降水量呈现不显著的减少趋势.③气候生产力呈现缓慢增加趋势,出现南部高于北部,东西方向上呈现由中心向四周递增.④暖湿气候的气候生产力呈现正距平,最适合作物生长;冷干气候的气候生产力呈现负距平,最不适合作物生长.现阶段气候暖干化趋势显著,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对气候生产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NOAA—AVHRR遥感数据为基础,使用彩色合成法对新疆地表植被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证明,利用不同时相的NDVI影像进行彩色合成可以直观地反映地表植被的变化趋势,通过遥感软件对彩色图像处理,还可以对地表植被变化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Many ecological studies use popular variables such as percentage cover of the vegetation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r conditions. Starting with sparse vegetation, the growth in percentage cover is likely to be sigmoidal, and, unless repetitive cover is measured, it will have an upper asymptote of 100%. If the initial cover value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or management regimes are not equal, then the different growth rates due to the unequal starting values will be confounded with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A family of suitable growth curve models can be fitted to the data arising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so that one or more of the interpretable fitted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can be considered as "responses"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These responses can be analysed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using either parametric or non-parametric methods. The suggested approach is illustrated by application to a particular data set from the literature.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field studies and for the analysis of other vegetational variabl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若尔盖草原NDVI的季节特点和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但尚铭  王彬  但玻 《四川环境》2009,28(6):115-117,122
文章使用NOAA17/AVHRR数据,采用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模型,对2006年3月~2007年2月若尔盖及周边地区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NDVI在7月最大,12月最小;结合降水量和气温的年变化,分析了NDVI的季节特点和变化规律的气候基础.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Analyses of major elements, environmental isotope ratios (δ18O, δ2H), and PHREEQC inverse modeling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controlling the salinization of groundwater within the Datong Basin. The hydrochem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groundwater with high total dissolved solid (TDS) concentrations was dominated by sodium bicarbonate (Na‐HCO3), sodium chlorite (Na‐Cl), and sodium sulfate (Na‐SO4) type waters, whereas low‐TDS groundwater from near mountain areas was dominated by calcium bicarbonate (Ca‐HCO3) and magnesium bicarbonate (Mg‐HCO3) type water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groundwater and PHREEQC inverse modeling indicated that the aluminosilicate hydrolysis, cation exchange, and dissolution of evaporites (halite, mirabilite, and gypsum) governed the salinization of groundwater within the Datong Basin. The environmental isotope (δ18O, δ2H) and Cl?/Br? ratios revealed the impact of fast vertical recharge by irrigation returns and salt‐flushing water on the groundwater sali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es of major hydro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REEQC inverse modeling, evaporite dissolution associated with irrigation and salt‐flushing practice was probably the dominant controlling factor for the groundwater salinization, especially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basin. Therefore, groundwater pumping for irrigation and salt‐flushing should be controlled to protect groundwater quality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培育--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倒“U”型发展现象进行解析,接着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构建进行了概述,然后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在同等规模城市中的可持续竞争能力。最后根据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分别提出了培育其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