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焦化废水中的多环芳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焦化厂排出的废水是一种较典型的含多环芳烃(PAH)的工业废水。PAH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人所共知的,有些PAH已被公认为是致畸和强致癌的有机污染物。本文研究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焦化废水中的PAH的富集、分离、分析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强、重现性好,分离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苯并[a]芘(简称Bap)是一种强致癌的多环芳烃.污水中的Bap进入环境后,迅速沉积于土壤,和土壤粘粒成结合态长期存在下去.一部分可以被光解或生物降解,也有一小部分被植物吸收和被代谢.本文利用~(14)C-Bap示踪方法,通过放化分离,把~(14)C分成若干形态,来研究环境要素和植物中Bap的存在和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快速而准确的测定聚氯乙烯热解并燃烧后所产生的尘粒中多环芳烃(PAH)的色谱法。高压液相色谱使用了μ-硅胶和μ-聚苯乙烯柱分离PAH组分。气相色谱(GC)和GC/质谱用超级键合(Ultra—Bond)柱定量测定了颗粒中的  相似文献   

4.
锅炉烟道气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燃煤锅炉是煤烟型大气污染中多环芳烃(PAH)的主要来源之一。研究锅炉烟道气中PAH的测定方法,对于研究PAH的排放规律,评价各类燃烧工艺的污染程度,为控制污染提供依据,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固定污染源烟道气中PAH的测定,国内外在样品采集方法方面尚无统一的标准。本文介绍了采用过滤、冷凝和吸附三级串联的采样装置,用有机溶剂超声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萤光两检测器联用的分析技术。本方法准确、快速、实用,可在野外和高空等工作条件较劣的现场使用。  相似文献   

5.
一、摘要: 本文报道了用毛细色谱一质谱法测定大气飘尘中多环芳烃(PAH)的方法。将采集并吸附于滤膜上的飘尘,用苯提取、酸碱洗涤后浓缩,经硅胶氧化铝层析,收集其中性的苯馏分,浓缩后分析测定。在色谱分析所得的七十余个组分中,鉴定并定量了29种PAH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鲁奇煤气化工艺低温煤焦油的组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液-液提取分离和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相结合的预分离程序、GC-MS结合保留指数的定性方法,分析研究了鲁奇煤气化工艺低温煤焦油的化学组成,推测鉴定出12大类共400余种化合物,并对其中脂肪烃、PAH、NPAH和酚类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讨论了鲁奇低温煤焦油的组成特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索氏提取和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了东京湾及河口区表层沉积物 中20种多环芳烃(PAH)。其总量(∑PAH)范围在225-5967ng/g(干重)之间; 其中,分子量为202的组分,相对丰度最高,其次是分子量为252的组分。这些 PAH主要来自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过程。 PAH总量与重金属Cu、Zn、Pb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并随底层水盐度的 增大呈对数增加。通过河流等搬运的PAH,主要沉积在离河口附近的东京湾内湾 沉积物中。  相似文献   

8.
<正> 多环芳烃化合物(简称 PAH),是一类已被证实的致癌物,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以前报导的分析方法,大多是先用柱层、纸层、薄层分离,再将分离好的 PAH组分逐个进行比色定量,这些方法烦琐,费时。近年来,毛细管色谱、高效液体色谱法(HPLC),尤其是 HPLC 与萤光检测器联用法以其灵敏,特效的特  相似文献   

9.
利用混合溶剂超声波提取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通过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μ-%CD)实现对土壤中残留的20种有机氯农药进行分离和测定。研究了使用气相色谱-毛细管柱测定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分离条件、萃取方法、净化方法以及用替代物回收率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净化效果好、色谱峰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适用于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电场耦合高效液相色谱柱改善极性芳烃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燃烧的煤和油中排放出来的极性污染物,包含有多种含氮、氧和硫的极性多环芳烃(PAH),这些极性组分比非极性组分常具有更强的致癌和致突变性。目前,正相高效液相色谱(NP-HPLC)常被用来分离分析这类极性组分。 但是,要提高这些极性组分分离的选择性,现大多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也就是改变流动相极性的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高压电场耦合色谱柱的新方法。这种技术除了具  相似文献   

11.
<正> 前言大量的调查研究证实苯并(a)芘(Bap)可致人体肺癌、皮肤癌、胃癌等~[1].目前,Bap已被列为研究癌的标准致癌剂之一.进入人体内的Bap可逐渐代谢为亲水性化合物,大部分经胆汁排出体外,小部分则由尿中排出.空气中的Bap污染量加重,导致了  相似文献   

12.
巢湖水体和水产品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与健康风险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GC-MS测定了巢湖水体15个样品及9种主要水产品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并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估算了巢湖地区居民由于饮水、洗澡及食用水产品造成的PAHs暴露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概率风险评价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分析了巢湖水体与水产品中PAHs的健康风险及其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巢湖水体中16种优控PAHs总含量(PAH16)范围为95.63~370.13ng·L-1,平均为(170.72 ±70.79) ng·L-1,BaP当量浓度(Bapeq)为(1.43±0.79) ng·L-1;水产品中PAH16的干重含量范围为129.33 ~575.31 ng·g-1,均值为(320.93±147.50) ng·g-1,BaP当量浓度为(4.67±6.68) ng·g-1.巢湖地区居民由于饮水和洗浴造成的PAH16暴露量分别为(5.76±2.39)×10-3 ng·kg-1·d-1和(25.08±10.40)×10-3 ng·kg-1·d-1,城镇与农村居民食用水产品造成的PAH16暴露量分别为(190.86±84.17) ng· kg-1· d-1和(75.88±33.47) ng·kg-1·d-1;水产品食用是巢湖地区居民PAHs暴露的主要途径.洗浴和饮水造成的PAH16暴露风险分别为(6.33±4.70)×10-9 a-1和(4.32±2.47) ×10-7 a-1,城镇与农村居民食用水产品造成的PAH16暴露风险分别为(3.17±3.79)×10-5 a-1和(1.25±1.50) ×10-5 a-1;居民食用水产的PAH16暴露风险高于USEPA建议的可接受风险(1.0×10-6 a-1),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水产品食用风险的不确定度较高,Bap当量浓度是影响风险评估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具有致突变、致癌和致畸性,危害人类健康。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土壤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预处理及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其中提取方法包括索氏提取、超声提取、微波提取(MAE)、加速溶剂萃取(ASE)等。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各种提取和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土壤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前处理和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建立以乙腈-水为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方法。用玻璃纤维滤膜采集大气颗粒物,以二氯甲烷为溶剂,超声波提取样品,提取液过滤经溶剂转换后在C18硅胶柱上分离净化,洗脱液经氩气吹干浓缩后用乙腈定容,用乙腈-水作流动相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分离,荧光检测器变波长程序检测。通过实验优化了16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分离和测定条件。16种PAH检测限为0.023~0.45μg/L,日内(n=5)和日间(n=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小于1.20%和小于2.3%。该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的优点,适合于大气中痕量多环芳烃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建立以乙腈-水为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方法.用玻璃纤维滤膜采集大气颗粒物,以二氯甲烷为溶剂,超声波提取样品,提取液过滤经溶剂转换后在C18硅胶柱上分离净化,洗脱液经氩气吹干浓缩后用乙腈定容,用乙腈-水作流动相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分离,荧光检测器变波长程序检测.通过实验优化了16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分离和测定条件.16种PAH检测限为0.023~0.45 μg/L,日内(n=5)和日间(n=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小于1.20%和小于2.3%.该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的优点,适合于大气中痕量多环芳烃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重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了重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IP)中多环芳烃(PAH)的分析测定方法和结果.用GC-MS定性和定量分析了重庆IP中的PAH;研究了IP中PAH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确认重庆IP中存在甲基多环芳烃(MePAH)、约占33%;颗粒大小分布表明,约有98%PAH存在于小于3μm的颗粒中.  相似文献   

17.
据过去二十年来发表的资料证明,苯并(k)萤蒽(BkF)是大气飘尘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的一个主要成份,又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中必测的六种PAH之一。BkF的重要同分异构体是苯并(a)芘(BaP)其致癌作用最强;苯并(b)萤蒽(BbF),次之;苯并(c)芘(BeP)与BkF,无致癌作用(或尚属疑问)。但由于其化学性质相近,在分析中相互干扰,因而对这四个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是PAH分析中的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多环芳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建立以乙腈一水为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方法。用玻璃纤维滤膜采集大气颗粒物,以二氯甲烷为溶剂,超声波提取样品,提取液过滤经溶剂转换后在C18硅胶柱上分离净化,洗脱液经氩气吹干浓缩后用乙腈定容,用乙腈一水作流动相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分离,荧光检测器变波长程序检测。通过实验优化了16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分离和测定条件。16种PAH检测限为O.023~O.45μg/L,日内(n=5)和日问(n=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小于1.20%和小于2.3%。该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的优点,适合于大气中痕量多环芳烃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多环芳烃(以下简称PAH)是碳氢化合物在氧气不足的还原气氛下燃烧,经热裂解而产生的一系列不饱和烃类,经高温缩合,烷基化、脱氢等反应而生成的一类物质。以其中最强的致癌物一苯并(a)芘(简称Bap)为代表,它是煤炭、石油、草木等有机物中的烃类、燃烧时热裂解为分子量较少的不饱和烃,然后在700℃左右叠合,再经缩合、脱氢而生成的。这些条件在有机化学反应、煤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海带为试验载体,建立了海藻中多肽(γ-Glu-Cys)n-Gly的分离、提取技术,并建立了反相C18色谱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海带中多肽的含量;研究中利用不同浓度的Zn2+胁迫培养藻体,考察了海带对Zn2+的富集能力,探索了藻体中H-(γ-Glu-Cys)2-Gly-OH(PC2),H-(γ-Glu-Cys)3-Gly-OH(PC3),H-(γ-Glu-Cys)4-Gly-OH(PC4)3种肽对Zn2+的诱导响应。结果显示,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多肽化合物,PC2、PC3和PC4分离效果较好,3种化合物出峰时间主要集中在16.6~20.2 min间,方法线性相关性良好(r0.9995),检出限较低,重线性较好(RSD2%),该方法实现了多肽化合物快速、准确定量分析;海带对Zn2+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及金属浓度的增加,藻体内Zn2+含量增加明显;藻体中PC2、PC3和PC4随着Zn2+诱导时间的增长其浓度稍微增加,并与藻体内Zn2+的含量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