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需水量急剧增加,导致许多城市地下水被过量开采。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不透水面积比例逐年升高,阻断了雨水下渗通道,导致地下水补给量逐年减小。地下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引起了地面不均匀沉降、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某市为例,从水量、水质、工程可靠性等方面比较了人工调水回灌与海绵城市促渗补给地下水方案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人工调水方案地下水补给量约为779万m3/年,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地下水补给量为339万m3/年,2种方案补给水水质中污染物种类相似,但雨水径流污染物浓度波动较大。因此,人工调水具有补水量易于控制、水质相对稳定,但调水水量受可利用水源的制约。海绵城市建设在保证地下水补给效果的同时,还具有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洪涝缓解等多重效益,综合效益相对较高,且更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1 水资源慨况 天津市规模性的开发地下水可以追溯于1923年,随着地下水资源的严重短缺,被迫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包括地面沉降在内的一系列的生态地理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资源是一种以水为基础、以水为主要特征,具有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地下资源。有些地方由于无序开采和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深度下降,引发了一系列的地面沉降和湿地萎缩等地质和生态问题,既影响了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又严重制约了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建立健全的地下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其的保护,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矿山开发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开采中的环境地质问题目前引起了足够重视,含水层破坏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将会影响到地下水资源.文章以个旧矿区为例,探讨了矿山开采引起的含水层结构破坏、地下水水位变化、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改变和水质污染等现象,对矿山地下水综合利用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提出参考建议,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煤炭开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的框架下,结合煤炭开采工程的环境影响特点和多年矿井环评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在导则中地下水评价专题的编制思路,即以煤炭开采和配套的水源地作为地下水评价内容,以煤系地层上覆含水层及下伏含水层作为评价对象,以地下水水量作为评价等级划分依据及评价重点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
煤矿开采通常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根据崔木井田地下水的赋存特征,通过分析煤矿开采过程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程度,提出了保护具有区域供水意义的洛河组含水层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地区地下水环境状况研究表明,该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地下水开采过量导致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日益加重,威胁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地下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表明,工矿企业排污、农业面源污染和垃圾填埋场对地下饮用水源均已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型灌区对保障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造成的径流变化已经对其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挑战。该文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研究了泾惠渠灌区渠首来水量、气象要素和灌区水量供需状况变化趋势,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探讨了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表明,泾河来水量和渠首引水量呈明显的减少趋势,灌区气温呈升高趋势,降水呈微弱减少趋势,灌溉亩次呈上升趋势,而灌区目前依靠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来弥补灌区渠灌水量不足,已造成了灌区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和枯竭,未来灌区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为此,灌区今后应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科学调控地表地下水水资源、涵养地下水源,增强灌区地表地下水资源的综合供水能力,加大渠道防渗衬砌工程建设力度,推广先进实用的田间节水技术等,以期为灌区建设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许昌市区水资源贫乏,全区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水,基本上全靠地下水资源,由于连年超量开采,已产生了三个环境方面的问题:1、形成了大范围的地下水降落漏斗;2.地表污染物质下渗造成了地下水的水质污染;3、出现了大面积的地面沉降。市区应多渠道引用外水;暂停或限量开采城区地下水,节约用水,积极开展引水补源,以保障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青岛市的主要环境问题可分为3大类型10个亚类,主要包括区域环境工程地质,水质污染,水土流失、海湾与港口淤积,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海水入侵,不合理排污,倾倒垃圾和不合理城市规划造成的环境问题等。本文简要地探讨这些问题的基本特征与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煤炭开发过程中常常产生地表沉陷、土地挖损、地下水资源破坏、煤矸石堆存占地等环境问题.本文以明水泉域为例,分析研究了明水泉附近不同煤层开采正常排水和矿坑突水对泉水出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龙岩城区供水系统存在地下水局部地区由于过量开采,造成了水位下降和岩溶塌陷;二次供水设施不完善以及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应实施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管理机制,保证供水量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水质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城市供水中,地下水逐渐成为重要水源,特别是在地表水体较少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更成了一些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迅速增加,而集中过量开采和不合理的利用,以及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引起地下水的显著减少和水质恶化。如果说过去水文地质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查明和评价地下水资源,那么在当前,保持地下水免遭枯竭和污染,将成为近代水文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水资源。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的组成的部分。我国地下水资源丰富,不仅分布广而且水质好,不仅供水保证程度高而且调蓄能力强。经过长时间的大规模开采,我国地下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地下水资源被超量开采,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在一些地区还诱发了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地下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环境的基本要素。为了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必须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外国发达国家在地下水资源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它们的相关经验,加强和完善我国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本文介绍了地下水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和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外地下水管理经验,提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一直是人类的重要水源之一。进入工业社会,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和开采深度也进一步加大,洁净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为农业灌溉、工矿生产和城市生活源源不断地注入着活力。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地下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特别是地下水更加贫乏.而我国煤矿的开采对我国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目前我国半干旱和干旱地下水资源已经因为被煤矿开采破坏而无法修复.文章结合开采煤矿对地下水破坏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煤矿开采破坏地下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煤矿开采影响地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分析,以及对地下水流失量的计算的讨论,揭示了矿区地下水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及利用情况的分析 ,认为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处于超量开采状态 ,将对水环境系统构成破坏性影响。针对地下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昆明的水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明瑗 《云南环境科学》1997,16(3):21-23,30
昆明地区地面水紧缺,地下水资源虽然丰富,但部分富水地段过量开采,已形成严重后果。目前除从流域内水库开发外,规划从牛栏江、普渡河引水,满足近、中期需要。至2010年,昆明供水预计出现280×106m3/a的缺口,必须制订相应政策,采取控制和治理滇池污染等措施,才能缓解矛盾,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以来,辽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开采量逐渐增加,局部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漏斗、地下水水质超标的情况日益严重,引发了天然植被退化、海水入侵等生态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严重威胁着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辽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对地下水位、水质的影响及其相关的生态问题。并提出节约用水、加强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统一调度、建立健全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沿海地区充分开采利用海水、已形成严重漏斗区建设利用地下水库等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