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协调农产品贸易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农产品环境贸易措施对各国而言都有积极作用。为应对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应当从基本原则、具体措施及配套机制等层面全面完善我国农产品环境贸易措施。  相似文献   

2.
贸易与环境问题已成为这个依存度不断提高的现实世界中日益重要的因素,产业层次的提升与环保贸易措施的运用已逐渐成为国际间评估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未来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谈判中,环境议题已成为一重要的议题.以碳关税、碳足迹为标志的绿色贸易措施作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贸易措施的组成成分在国际贸易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贸易政策审议是与谈判、争端解决并列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三大基本功能之一,在保障WTO多边贸易体制正常运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环境措施能够通过生产、运输等环节影响贸易,因此各成员实施的与贸易相关的环境措施在贸易政策审议中日渐受到重视。中国已开始利用贸易政策审议机制表达对其他成员与贸易相关环境措施的关注,同时在被审议过程中积极向其他成员阐释我相关措施,增信释疑。本文梳理分析了WTO贸易政策审议环境议题的发展特征、中国审议其他成员时提出的环境议题主要关注领域以及被审议时其他成员向我提出的主要关注。为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加大WTO贸易政策审议环境议题工作的参与度,特别是全程参与对华贸易政策审议工作;二是开展能力建设,进一步熟悉贸易政策审议工作流程、语言,有效利用该机制,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三是推动企业参与贸易政策审议环境议题工作。  相似文献   

4.
梁开卷 《环境》2001,(1):21-2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环境保护自然要纳入贸易议题中。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时期,环保容易成为贸易保护的手法。我们应从长远利益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贸易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着巨大的动力,但快速的贸易发展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初步研究表明,我国贸易价值量顺差但资源环境却在产生“逆差”。对此,应充分把握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难得机遇,以制定绿色贸易政策为切入点,以绿色贸易措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以绿色贸易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6.
WTO的基本贸易规则和环境保护的约束冲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西文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WTO的基本贸易规则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多边贸易制度中以环境为目标的贸易措施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冲突;多边环境协议中的贸易条款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关系;环境措施对市场推入的影响以及消除贸易壁垒带来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7.
“入世”对环境保护和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着重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应遵循的环境与贸易政策取向 ,系统评价了WTO及其贸易协定可能对环境与贸易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提出了利用贸易手段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国家试图通过必要的贸易限制措施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或本国市场的目的.因此,由于环境问题而引发的贸易争端越来越多.本文重点阐述WTO关于贸易争端的解决机制,并对WTO成立以来几起重大环境-贸易争端的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绿色壁垒的法律依据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贸易壁垒以鲜明的时代特征正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限制措施,并且这种贸易限制措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鼓励和保护,原因是一系列的法律依据成为其合法存在的有力保障。本文主要从绿色壁垒产生的法律依据及其特点的角度对这种贸易限制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际上某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越境转移废物这一倍受关注的现象,阐述了废物贸易,尤其是非法废物贸易产生的机制和发生的后果,对目前有关废物越境转移的国际公约作了介绍,并着重探讨了中国对于非法废物贸易相应国内立法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介绍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应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既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枢纽。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成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经贸联系日益加强。研究全球最大粮食消费国、进口国以及世界稻米最重要主产区和出口区之间的粮食生产和贸易发展态势,对中国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改善地缘安全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基于FAO数据库中国-东盟各成员国1961-2013年粮食生产与贸易数据,利用集中化指数与回归分析法,定量揭示中国-东盟粮食生产与贸易的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从粮食生产来看,50多年来自贸区粮食总产增长4.06倍,至2013年底总产达到8.09×108 t;就粮食贸易而言,1961-2013年自贸区贸易量增长3.19倍,其中粮食进口量年均增长率为2.95%,粮食出口量增长2.40倍,粮食进口总体大于粮食出口,受中国粮食进出口战略调整的影响,自贸区各个子区粮食贸易日趋均匀化。2)从空间格局来看,自贸区主要粮食生产国集中在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其中中国的玉米、水稻比重占明显优势;中国的粮食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其贸易重心开始转向东南亚。3)自贸区的粮食生产与粮食进出口量关系密切,具有显著相关性,但国别差异明显。其中,中国粮食出口量受国内粮食生产与需求影响较大,是自贸区粮食贸易变动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3.
仝川 《环境导报》1996,(5):29-31
分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日益重要的地位,阐述国际贸易中环境标准的内涵以及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认为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尽力合作,缩小认识上的差距。最后分析了环境标准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绿色贸易壁垒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即环境问题的全球化、社会化以及西方国家第三次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的兴起;介绍了这种新兴的技术性壁垒的基本形式,包括环境标准和法规、环境标志制度及其门槛提高、成本内在化与绿色补贴、包装的环保要求等;最后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一些特点作了客观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境问题的全球化、政治化、社会化、累加化和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使形成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可能,关贸总协定中达成一些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协定为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提供了法律依据,而“环境标志”制度则是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的通常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规范排污权交易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阐述了排污交易产生的背景,排污权与排污许可的概念,排污交易政策在美国的发展,并以闵行区10多年来的工业废水排污交易为例,说明了排污交易的巨大环境经济效益,提出了有关规范排污权交易,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峰 《福建环境》2003,20(5):7-9
排污交易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总量控制的有效手段。该文介绍了排污交易的起源和特征,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排污交易方法和在福州市实施排污交易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排污权交易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排污权交易的基本概念,排污权的初始分配,交易机制等方面讨论中,提出应按我国的环境管理模式排污权交易政策,发挥其在总量控制以及环境管理的特殊作用;排污权初始分配应实行偿形式;其交易适宜在较大的总量控制区域;政府在交易中可抽取一定比例排污权作为“交易税”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污染物排放总量交易政策的重要影响、在总量控制和许可证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论述 ,提出了污染物排放总量交易原则、交易条件、交易方式和总量交易的实施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绿色贸易转型政策框架及“十二五”重点政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绿色贸易转型政策框架,是指一切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同时缓解贸易资源环境代价和改善环境质量的贸易手段和措施构成的政策集合体系。本文基于环境保护部环境与贸易专家组(以下称专家组)多年研究探索基础上,依据贸易政策理论,构建促进绿色贸易转型的政策框架,梳理出主要绿色贸易手段的政策矩阵,并顺应"十二五"贸易政策取向和国家"十二五"环保规划目标,提出相应的重点政策建议:一是绿化海关进出口产品目录,进行产品环境分类管理;二是制定实行以征收出口环节的环境关税为主导的绿色贸易政策;三是对生态标志产品实施出口退税差别税率政策;四是推行鼓励进口替代政策,促进节能减排;五是及时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防范外商直接投资西部转移的环境风险;六是制定企业境外投资国别指导目录,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延伸至境外投资项目;七是健全进口废物贸易政策,有效防范废物贸易环境风险;八是适度提高人民币汇率,促进绿色贸易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