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998年末 ,鞍山静电技术研究设计院研制的静电除雾器在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冷轧厂首次应用 ,取得了非常理想的净化效果。本文概述了酸雾对该厂 2 0 30CM0 1酸洗工艺段的危害 ,并对静电除雾器的工作原理、净化过程、设计特点和现场使用等方面作出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2.
饮食业油烟净化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饮食业油烟污染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比较分析了目前国内使用的几类油烟净化设备的性能及应用现状,提出不同规模的饮食业单位应选择的油烟净化技术。通过比较发现,静电油烟净化技术和静电复合式油烟净化技术是目前国内油烟净化技术的主流,并提出等离子体技术、催化燃烧技术是今后油烟净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饮食业油烟净化技术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首先通过专家调查的方法建立了饮食业油烟净化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相应的权数,然后采用模糊决策分析方法对现有净化技术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复合式和静电式技术是现有各种技术中最好的。  相似文献   

4.
中央空调净化系统的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及其特点。针对中央空调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将活性炭吸附技术、TiO2光催化技术与静电除尘技术结合的静电活性炭-TiO2光催化复合技术,这一组合技术可能成为今后空调系统空气净化系统重要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饮食业油烟污染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比较分析了目前国内使用的几类油烟净化设备的性能及应用现状,提出不同规模的饮食业单位应选择的油烟净化技术.通过比较发现,静电油烟净化技术和静电复合式油烟净化技术是目前国内油烟净化技术的主流,并提出等离子体技术、催化燃烧技术是今后油烟净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新型除雾装置——自由旋片除雾器。在实验室条件下,从除雾效率、压力损失两方面研究了自由旋片除雾器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风速在11 m/s左右时,自由旋片除雾器的除雾效率达到最大值。对比实验发现,自由旋片除雾器的除雾效率远高于固定叶片除雾器的除雾效率,二者的除雾效率最大值相差约10%。自由旋片除雾器的除雾效率变化曲线在6~13 m/s的流速范围内相当平滑,说明自由旋片除雾器对含雾气流流速的波动有很好的适应性。另外,增加液气比和雾滴粒径会提高自由旋片除雾器的除雾效率。自由旋片除雾器压力损失系数仅为4.3,而固定叶片除雾器压力损失系数为6.6。所以,自由旋片除雾器的阻力特性远优于固定叶片除雾器。  相似文献   

7.
静电除尘技术由于其风阻小、PM_(2.5)净化效率高等特点,在空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备受关注。针对民用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的高压静电模块产生臭氧的问题,对比了在不同尺寸密封舱中高压静电模块与催化模块耦合前后臭氧浓度水平。依据单空间充分混合假设下的臭氧质量守恒方程和室内臭氧浓度衰减特性,针对有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室内环境建立了可工程实用的臭氧浓度预测模型,并结合密封舱实验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高压静电耦合催化模块后能使舱内臭氧浓度维持在安全限值以内。该预测模型能有效预测室内臭氧浓度,对静电式空气净化器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通过专家调查的方法建立了饮食业油烟净化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相应的权数,然后采用模糊决策分析方法对现有净化技术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复合式和静电式技术是现有各种技术中最好的。  相似文献   

9.
除雾器是用来除去烟气中细微液滴、降低污染物、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设备,故除雾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分析无钩板与带钩板除雾器转折次数对除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雾器增加转折次数和钩板都可以提高除雾效率,但同时会造成压降增大;增加钩板对除雾效率和压降的影响要高于增加转折次数的影响,带钩板的除雾器对2~10μm直径的液滴具有较理想的去除能力,对于粒径为8μm的液滴,当入口气体流速为3 m·s~(-1)、B=4时,带钩板除雾器除雾效率已达78.2%,并且增加带钩板除雾器的转折次数对除雾效率的提升要高于无钩板除雾器;液滴捕集模拟计算发现,当入口流速为3 m·s~(-1)、B=3时的除雾效率已达91.45%,比初始结构提升约20%。通过分析可知,除雾器可以通过增加钩板以及转折次数来提高对细微液滴的除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实验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板片型式及板间距对除雾器除雾效率及压降的影响规律,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除雾器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操作条件对压降和流场影响较小,而板片型式特别是迎风面的几何结构是影响流场与压降的关键因素;随着气速的增大,除雾效率增高,但当气速增到某一临界值(4~5 m/s)后,除雾效率随着气速的增大而迅速减小;除雾器压降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除雾器内存在2个回流区,回流区是产生除雾器临界气速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可为除雾器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伞罩型除尘脱硫塔内除雾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雾器是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内重要的设备之一,其性能对WFGD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利用Fluent6.2软件对新型伞罩型除尘脱硫塔内的三维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气相采用RNG湍流模型,液相采用离散相模型,选择SIMPLE算法进行计算,分析塔内的折板除雾器和旋流板除雾器的速度场、压力场和液滴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烟气经过折板除雾器,产生了明显的压降,且在拐角区域湍流耗散强烈,是实现气液分离的关键区域;烟气经过旋流板除雾器,速度和压强分布具有良好的对称性,液滴被气流旋转抛向壁面实现气液分离.模拟结果对新型的WFGD除雾器的设计和运行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及其特点.针对中央空调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将活性炭吸附技术、TiO2光催化技术与静电除尘技术结合的静电活性炭-TiO2光催化复合技术,这一组合技术可能成为今后空调系统空气净化系统重要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折板式除雾器性能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FD软件对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折板式除雾器的主要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数学模型,对气体相采用基于雷诺时均方程的SST -ω湍流模型封闭N-S方程,对液滴相采用基于Euler-Lagrange的DPM方法。通过调节除雾器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揭示了气液两相流动的流场,分析了结构参数对除雾器分离效率和工作压力降的影响,可用于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折板式除雾器的设计和优化。  相似文献   

14.
等离子体与光催化复合技术净化污水处理泵站臭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种等离子体-光催化复合技术净化污水处理泵站臭气,研究表明该复合技术具有较显著的协同促进效应,通过改变等离子体发生单元与光催化单元的距离以及在两者之间放置去静电网,可消除等离子体单元产生的负电荷对光催化单元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高其复合效应。同时还对这一复合技术产生协同效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在污水处理泵站实地考查了这种复合技术对臭气的净化效果。该技术对臭气中NH3的降解率可达46.1%,对H2S的降解率可达67.3%。  相似文献   

15.
张志平 《环境工程学报》2011,5(5):1133-1136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WFGD)中除雾器是一个十分关键的设备.我们利用CFD三维软件模拟计算研究最顶端喷淋层与除雾器之间距离(D)以及空塔速度(V)对进入除雾器浆液量(M)的影响.结果表明,M与D成幂指数关系,而与V成线性关系.此外,进入除雾器的浆液粒径分布可以用Rosin-Rammler分布来拟合.  相似文献   

16.
环保而有效的废润滑油净化再生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介绍了目前各种废润滑油处理工艺的优势与不足,并利用了基于静电吸附技术的再生工艺对工业用齿轮油进行了净化再生回收。针对静电吸附装置处理废润滑油的处理要求和纳污能力,采用真空脱水处理与三级并联式循环过滤处理方式。整个处理过程在密闭装置下进行,避免了油液再次受到污染的可能。实验证明,经多级过滤和静电吸附技术处理后,齿轮油的污染等级由NAS10下降到NAS7。通过对废齿轮油处理前后含有的主要元素和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废润滑油中的主要污染元素有效地减少,并且润滑油性能有所改善,说明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处理废润滑油中的污物,处理后的废润滑油已经达到了再次循环利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雾化电晕净化烹调油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雾化电晕放电极雾化过程、荷电液滴的捕集原理、自清洗作用进行探讨,在相同电压下雾化负电晕放电电流高于干式负电晕放电电流,极间大量荷电液滴具有很高的荷质比,并高速向极板驱进,对烟尘具有静电凝并和动力凝并除尘作用,具有高效净化油烟、自清洗极板的功能,此项净化烹调油烟的新技术,优于传统油烟净化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对雾化电晕放电极雾化过程、荷电液滴的捕集原理、自清洗作用进行探讨,在相同电压下雾化负电晕放电电流高于干式负电晕放电电流,极间大量荷电液滴具有很高的荷质比,并高速向极板驱进,对烟尘具有静电凝并和动力凝并除尘作用,具有高效净化油烟、自清洗极板的功能,此项净化烹调油烟的新技术,优于传统油烟净化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自由旋片除雾器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运用CAD软件建立了自由旋片除雾器的简化三维模型,运用RNGk-ε湍流模型模拟了自由旋片除雾器内部三维两相流场,得到压力场、速度场分布。结果表明,叶轮轮毂前形成局部高压区,轮毂后形成局部低压区,轮毂后有回流存在。叶轮后气流的旋转运动是由旋片的仰角引起的,而与叶轮旋转无关。当入口速度在11.5 m/s时,旋片后的最大切向速度达到20 m/s。这一现象有利于气液离心分离的实现。叶轮迎风面大部分气流的运动方向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反,背风面气流运动较复杂,在靠近旋片中心处存在局部涡流。对液滴相运动轨迹模拟表明,自由旋片除雾器能有效实现气液分离。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文丘里水膜除尘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文丘里 旋流板 喷淋 折流板除雾器的方案改造原有的除尘器,在系统阻力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赛姆洛图表对其理论除尘效率进行估算,与工程改造后实际应用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