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动态     
西德Degussa公司开发成功利用过氧化氢净化烟气进行脱硫的新工艺,这种工艺过程适用于50兆瓦以上负荷的烧油加热炉或烧煤炉窑的烟气脱硫,还可用于净化工业装置含SO_2的废气。采用这种工艺,可使净化后烟气或气体中剩余SO_2小于20毫克/米~3,同时,可生成70%(重)的浓硫酸,使整个工艺过程的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2.
国外动态     
托普索烟气脱硫法 Topsoe公司技术座谈资料,1988年。丹麦托普索公司(HALDOR TOPSOE A/S)开发的WSA-2(湿式硫酸)法,是从任何含硫废气或烟道气中除硫并产生93—97%浓硫酸的催化过程。所处理的废气组成:SO_20.05—6%,H_2S0.05—50%,H_2O0—25%,烟尘0—10毫克/标米~3。关键过程与设备有两个。一是燃烧与氧化过程,即将含H_2S或其他可燃气体在焚烧催化剂作用下生成SO_2,然后SO_2在硫酸催化剂作用下于420℃转化为SO_3,焚烧与氧化过程在SO_2转化器中进行。二是SO_3水  相似文献   

3.
张兆云  刘超  吕晓英 《化工环保》2017,36(5):557-561
采用乙醇胺、乳酸及乙醇合成了乙醇胺乳酸盐,并将其与水复配制得含水量为15%的乙醇胺乳酸盐离子液体脱硫剂(ELIL脱硫剂),探讨了中试脱硫试验过程中脱硫剂的SO_2吸收性能及重复使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长达72 h的吸收过程中,该脱硫剂的硫容(以SO_2计)与吸收时间呈一次函数关系;在硫容达到3.0%左右时,ELIL脱硫剂的黏度达到最大值;以w(SO_2)为0.69%的模拟烟道气连续中试运转72 h,尾气中的SO_2质量浓度远小于50 mg/cm~3,达到GB 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使用5次后,ELIL脱硫剂的饱和硫容基本稳定在4.6%,重复使用性良好;随着重复使用次数的增加,SO_4~(2-)积累量逐次增加,可通过加入Ca(OH)_2除去SO_4~(2-),提高ELIL脱硫剂的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4.
电厂飞灰湿式烟气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燃用褐煤的电厂飞灰是一种优良的低浓度SO_2烟气脱硫吸收剂,可以代替石灰应用于烟气脱硫工艺。本次试验研究重点为固液比、pH、SO_2浓度、温度等因素对电厂飞灰湿式烟气脱硫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脱硫脱硝喷淋装置上采用氨法-络合法处理工业烟气。考察了吸收液pH、Fe(Ⅱ)EDTA浓度、初始烟气浓度、液气比对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收液的酸碱度通过影响Fe(Ⅱ)与EDTA的络合形式进而影响NO去除率;SO_2去除率主要受吸收液pH和初始SO_2质量浓度的影响;当吸收液pH大于8、吸收液Fe(Ⅱ)EDTA浓度大于0.100 mol/L、初始SO_2质量浓度小于1 500 mg/m3、初始NO质量浓度为1 200 mg/m3时,SO_2去除率均在95%以上,NO去除率为54%;当液气比由1 L/m3增大至4 L/m3时,有效脱硫时间和有效脱硝时间分别增长了7 min和4 min。  相似文献   

6.
从70年代初迄今,我国电力部门为控制火力发电厂烟气的二氧化硫排放,进行了多次烟气脱硫(FGD)试验,取得了不少成绩。如湖北松木坪电厂使用含碘活性炭,吸附SO_2氧化为SO_3,实现了脱析操作法;湖南300电厂采用Wellman-Lord法,设计了造型合理的蒸发罐;上海闸北电厂用双塔串连布  相似文献   

7.
德国电厂烟气脱硫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德国SO_2污染控制概况目前世界上普遍应用烟气脱硫装置的三个工业化国家为日本、美国和德国。应用脱硫技术最早的是日本、至今已约27年,美国22年,德国(主要指原西德)15年。  相似文献   

8.
1990竿11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洁净空气法1990年修正法案。新法规定,2000年时美国每年降低 SO_2排放置1000万吨。为实现这一目标,环保暑(EPA)将分两期发布允许排放 SO_2限额。第一期,111个污染严重的公用电厂必须在1995年1月1日前将 SO_2排放水平降至2.51b/10~8Btu(1.07kg/10~8kJ)。第二期,约有200个电厂到2000年时须将 SO_2排放水平降到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乙烯动力锅炉烟气的特点,进行烟气模拟,采用臭氧氧化—钙法吸收同时脱硫脱硝工艺处理模拟烟气。实验对比了单独脱硫和脱硝过程与同时脱硫脱硝工艺的脱硫、脱硝效果,探究了烟气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臭氧投加量和烟气含氧量对SO_2去除率和NO_x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_2和NO的共存可促进污染物的去除;烟气停留时间延长,SO_2去除率提高,NO_x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臭氧与NO摩尔比增加,NO_x去除率提高,SO_2去除率略有降低。综合考虑选择烟气停留时间3.4 s,烟气含氧量12%(φ),臭氧与NO摩尔比0.7,在此工艺条件下反应70 min,NO_x去除率为73.8%,SO_2去除率为74.1%。  相似文献   

10.
李焱  赵纪光  凡明  陶文亮 《化工环保》2016,36(3):317-320
采用流程模拟软件对固定床活性炭干法烟气脱硫过程进行模拟,并用已公开发表的文献实验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模型验证结果与文献值吻合较好。利用该模型对活性炭干法烟气脱硫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探讨了脱硫过程中床层高度、进口烟气中SO_2质量浓度、吸附温度等工艺参数对SO_2脱除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床层高度增加,SO_2脱除率提高;随进口烟气中SO_2质量浓度增加,SO_2脱除率提高;在吸附温度为100~160℃的范围内,随吸附温度升高,SO_2脱除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焦炭燃烧过程中使用钙基添加剂固硫的基础上,探讨了Fe_2O_3或K_2CO_3对CaO脱硫脱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剂的种类对焦炭燃烧过程中排放的SO_2和NO的浓度及总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加入Fe_2O_3或K_2CO_3替代部分CaO后,焦炭燃烧过程中排放的SO_2和NO比单独加入CaO时均有所下降;向焦炭中分别混合3.0%(w)CaO),1.5%(w)CaO+1.5%(w)Fe_2O_3,1.5%(w)CaO+1.5%(w)K_2CO_3的添加剂时,焦炭的SO_2排放总量分别降低了69.93%,75.98%,79.98%,NO排放总量分别降低了64.38%,79.73%,84.14%;加入Fe_2O_3或K_2CO_3后,钙基添加剂的表面性质发生了变化,同时增加了反应的活性中心数,因而复合添加剂能更有效地进行脱硫脱硝。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臭氧氧化—湿式钙法吸收工艺对模拟烟气进行同时脱硫脱硝处理。O_3于150℃下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可将NO氧化为高价态氮氧化物,且NO氧化率随n(O_3)∶n(NO)的增大而逐渐提高。烟气中SO_2和H_2O的存在对NO氧化率的影响不大。O_3对SO_2的氧化率较低,约为5%。3%(w)石灰石浆液对SO_2的吸收率接近100%,NO_x吸收率随n(O_3)∶n(NO)的增大而逐渐提高,当n(O_3)∶n(NO)为1.6时NO_x吸收率可达约65%。SO_2能促进吸收液对NO_x的脱除。石灰石浆液中加入0.2%(w)的(NH_4)_2SO_3或Na_2SO_3后NO_x吸收率可达约85%或82%,且吸收率随添加剂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添加(NH_4)_2SO_3的NO_x吸收率略高于添加Na_2SO_3。  相似文献   

13.
位于海边的电厂一般用海水作为凝结器冷却水。Bechtel研究出一种新的脱硫工艺,使用海水和石灰去除烟气中90%以上的SO_2气体。试验表明,系统中不会排出影响海生生物生长的废物,其含有反应产物石膏晶体的排出液冲稀后可排入海中。  相似文献   

14.
我国开展火电厂脱硫技术的研究历时已达二十多年,但由于技术和经济原因,至今国内仅珞璜电厂由日本三菱公司引进的一套烟气脱硫装置将投入运行,二氧化硫的排放还处于失控状态。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SO_2排放量日益增加,1990年我国50MW及以上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约400万吨,预计到1995年其排放量将达700万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近期内还不可能投放大量资金兴建脱硫装置,目前减轻SO_2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褐煤粉煤灰净化低浓度SO2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佩石 《化工环保》1991,11(3):179-181
目前,我国每年人为排入大气的 SO_2总量已达1800万吨以上,由燃煤产生的 SO_2量约占人为排放总量的87%。火电厂排出的大量灰渣中,有一部分褐煤粉煤灰,其中含有较多的碱性物质,可直接用于烟气脱硫。粉煤灰烟气脱硫是利用粉煤灰中的碱性物质,采用湿式洗涤法除去烟气中的 SO_2。我国具有采用粉煤灰进行烟气脱硫的基础和条件,但目前尚未进行系统的研究。为了探  相似文献   

16.
国外动态     
排烟脱硫新技术日特公昭 60-31764(1985.7.24) 日本吴羽化学公司提出由化工厂等排烟中SO_2制取石膏新技术。即用碱金属亚硫酸盐水溶液吸收排烟中SO_2,使SO_2氧化成碱金属亚硫酸盐,然后向其中加入碳酸钙或氢氧化钙制成亚硫酸钙,再加水制成悬浮液。由该悬浮液经氧气或空气氧化即可生成石膏。本专利新颖性在于,在氧化制石膏过程  相似文献   

17.
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工业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四川绵阳5000-20000 m3/h装置上进行了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蒸气/氨放电活化均能够提高烟气脱硫效率。在水蒸气/氨活化及脉冲电晕联合作用下,烟气温度60-70℃,烟气含湿总量约10%,SO2初始体积分数1500×10-6,氨硫摩尔比2:1,系统耗能率约为4 W·h/m3时,脱硫效率达到93%,形成的副产物中(NH4)2SO4与(NH4)2SO3的质量比大于95:5。  相似文献   

18.
烟气海水脱硫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北京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依托863项目自主研发的大型燃煤电站烟气海水脱硫成套技术及其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研究内容、步骤,及其研发技术在示范工程中的应用。该技术的成功研发与应用对我国海滨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艺和设备的国产化,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廉价的正丙胺及苯酚、乳酸、四氮唑乙酸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了3种丙胺类离子液体(丙胺乳酸盐([PA]L)、丙胺苯酚盐([PA][PHE])、丙胺四氮唑乙酸盐([PA][TAA]),并将其用于SO_2的吸收。测定了3种离子液体的主要理化指标,系统考察了其脱硫性能,并对SO_2的吸收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3种离子液体均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25℃下,[PA][TAA]的密度和表面张力均较高,而[PA][PHE]的黏度远小于[PA]L和[PA][TAA],仅为66 mPa·s;3种离子液体的脱硫能力均较高,且吸收速率快,30℃下吸收平衡时SO_2与[PA][PHE],[PA]L,[PA][TAA]的摩尔比分别为0.570,0.806,0.904;3种离子液体的解吸较容易,对SO_2的吸收具有高选择性,且循环使用性能较好;丙胺类离子液体对SO_2同时存在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简易湿式脱硫技术中各种参数对脱硫塔阻力和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脱硫塔内的气体速度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脱硫塔阻力小于300Pa,脱硫效率大于50%,是一种投资省,阻力低,占地少,适合我国国情扔脱硫技术,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